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综合练习: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自我综合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综合练习: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自我综合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6 07: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自我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2.物理学家卢瑟福在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中,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提出问题的过程 B.验证证据的过程
C.建立模型的过程 D.得出结论的过程
3.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C.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 ℃,分子就停止运动
4.如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这一现象说明了水的(  )
A.分子运动得很快 B.分子数量很多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5.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 ℃以下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分子间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7.下列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C.一般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D.物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下表中所列的分子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封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有空隙
D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大
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如所示是三位科学家及他们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下列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0.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墨水滴入水中发生扩散,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1.关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的尺度,中描述正确的是(  )
12.小明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3.冬天梅花绽放的时候,在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  ;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              。
14.如所示,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有    ;同时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15.气体分子容易被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容器,气体    一定的体积,   一定的形状。(后两空均选填“有”或“没有”)
16.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         的结果。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17.宇宙是由数以亿计的星系组成的系统,天体之间距离遥远,天文学中采用    作为长度单位。
18.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对宇宙的观察,提出了以    为中心的宇宙结构学说,简称“      ”,认为月亮、水星、金星、太阳及其他行星都绕着    旋转。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9.(2分)如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一侧有肥皂液的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             。
20.(10分)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和同学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
21.(8分)小李同学将两个铅柱的接触面用小刀刮平,使刮纹方向一致,将它们互相紧密接触平移直到两个面完全重合,并用力挤压,然后将“粘”在一起的铅柱挂在支架上。
(1)下面的铅柱    (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原因是  。
(2)为什么要用小刀将铅柱表面刮平 你的解释是  。
(3)小张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的。如所示实验中,能帮助小张释疑的是    (填字母)。
22.(8分)如甲所示是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1909年,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 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叫     (选填“控制变量”或“建构模型”)法。
(4)根据以上的现象分析,以氢原子为例,正确的模型是图乙中的    。
四、计算题(8分)
23.质量为1 g的水有3.34×1022个水分子,若这些水分子的流速是每秒1亿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1 g水才流完 (1年按365天计算)
答案
1.A 花香四溢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人便闻到了香味,故A正确;
柳絮飞扬、浪花飞溅、乌云翻滚,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CD不正确。
2.C 3.A 4.D 
5.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BCD错误。
6.D “暗香来”是一种扩散现象,是梅花的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被诗人闻到,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7.B 8.A 9.D
10.D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
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会缩小,是因为海绵中的气体被挤出,故B错误;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尘粒,属于物体,不是分子,故C错误;
墨水滴入水中发生扩散,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11.C 12.D
13.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14.间隙 斥力 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同时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15.很大 很小 没有 没有
16.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合理即可)
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17.光年 
18.地球 地心说 地球
19.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20.(1)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慢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 
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均匀
21.(1)不会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2)使两个接触面接触紧密,达到分子间吸引力的作用范围
(3)D
22.(1)原子核 (2)B (3)建构模型 (4)C
23.1年=365×24×3600 s=3.1536×107 s,
流完这1 g水所需时间:t==3.34×1014 s≈1.06×1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