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5 18: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的说明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气中,学生对周围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充满了疑问,充满了好奇。那么,能不能创设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认识大气的角度出发,从实验出发,从现象出发,从观察出发,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而是亲身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神奇”呢?
气体压强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和液体压强相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虽然没有复杂的计算,但学生在理解气体的压强知识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本节教材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估测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应用三个探究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中加深对气体压强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感受”两个字展开。为此我采用以启发式为主的设疑,演示实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教法,同时指导学生采用观察,讨论,探究、合作为一体的学习方法,并且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帮”,“扶”,“评”,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计划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三、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压强的知识,类比液体压强学生很容易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同时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测量大气压强奠定了基础。
2.心理基础
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实践。
3.思维障碍
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大气压强易被学生忽视,另外,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与固体、液体有一定的差别,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理解大气压强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
(3)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2)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的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是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六、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活动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设置疑问,激发兴趣;演示实验法、科学探究法,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使他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视频展现托里拆利实验,深化学生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法有:建立在观察、实验、探究、应用基础上的探究性学习法,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了“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的方法论。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马德堡半球、大小杯子、饮料瓶、注射器、锥形瓶、酒精灯、熟鸡蛋、火柴、硬纸片等。
学生准备:塑料吸盘、注射器、饮料瓶(带有饮料)、吸管、弹簧测力计、空的酸奶盒、玻璃板等。
八、教学程序
时间分配 教学流程 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约5分钟 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两心壶倒水实验:教师提问:为什么同一瓶饮料能倒出不同种类的饮料呢?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能明白期中的缘故了。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改进过的覆杯实验:拿一个硬纸板,放在空杯子口上,倒过来,纸板掉下来;放在盛满水杯子口上,倒过来,水不流出。为了增强说服力,在玻璃板下方可以用吸盘再挂几个钩码。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不流出 到底是什么托住了纸片和水 再用针将瓶子中部的胶布扎一个孔,此时玻璃板和水就会下落。提出问题:为什么开孔的杯子倒置后, 玻璃板和水就会下落 液体类别引导学生获知:气体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作用, 也有压强。从而,引出大气压强。 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纸片下方空气的作用。可能会疑问:是不是杯子中的水粘住了杯子? 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水不流出是纸片下方空气的作用。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和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这样巧设实验,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从观察实验出发,为顺利完成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约30分钟 科学探究,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开拓视野: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如图2(1)所示)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如图2(2)~(6)所示)。学生实验,强化认识:根据所给的实验器材,结合书本P39图示的内容,你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来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认真观察瓶吞鸡蛋的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学生可能设计出的试验方案:拉真空注射器吸盘吸附实验模拟千斤顶提拉桌子提拉报纸报纸断木 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并感受大气压的威力。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物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实验现象明显的瓶吞鸡蛋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认识。使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有感性上升为理性。
约30分钟 科学探究,新课教学 大气压强的测量半球实验,感受威力:邀请两位"大力士"同学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并感受大气压的威力。马德堡半球中抽气设备的改进紧接着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分组探究,测量气压: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进一步感受大气压强的威力。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用公式p=f/s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学生自己动手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威力,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约30分钟 科学探究,新课教学 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前面所做的“覆杯实验”入手,让学生思考 “换更高的容器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不断增加容器的高度实验后水依然不流出,继续发问:“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降低液柱?”发现问题,水银解决: 发现实验有缺陷,支持水柱过高,实验操作不方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水银来解决问题,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通过实验视频给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结合动画进行分析,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介绍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引导学生在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旁立上刻度尺即成为一种测量大气压的工具,获得水银气压计——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携带方便,给学生介绍使用较多的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观察演示实验: 学生思考: “用密度更大的液体,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学会使用常用的气压计。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老师引导,让学生来分析和解释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已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合自制教具) 学生分析和解释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将物理学知识与生活和生产联系起来
约3分钟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知识大比拼:1.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2.在大气压等于760 mmHg高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结果管内水银柱高度为740mmHg,其原因是( )A 管子内径太小 B 管子上端有少量空气C 管子太长 D 管子倾斜了3.最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个关于大气压强大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搬运乒乓球比赛。提供一根吸管,游戏规则是不允许用手接触乒乓球(用吸管吸球搬运即可)。 学生再次回顾本节重、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物理方法。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习题对应本节课的那个知识点。利用这堂课学习的知识来玩游戏: 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大气压的存在、测量和应用来考查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约1分钟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1)你学到了什么?(2)你有哪些收获?(3)还有哪些疑问?课外作业(1)屋顶的面积是45平方米,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2)自己找资料《乘飞机时,乘务员为什么要发给乘 客口香糖?》 归纳总结知识,加深理解,整理笔记。积极完成课后作业。 锻炼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延伸。
九、板书设计
十、学习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请在你所选的选项后打勾)
知识与技能 大气压强的概念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大气压强的证明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大气压强的测量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大气压强的应用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过程与方法 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优秀□ 良好□ 及格□ 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