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十章 第三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十章 第三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5 19:5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学 校 版 本 鲁科五 四学制2011课标版第十章第3节
课 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授课教师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要了解转化过程中遵从的规律。教学的重点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让学生充分观察塑料罐、滚摆、单摆等过程中物体高度(弹性形变)、速度的变化,进而讨论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引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规律。教学中,以渗透机械能守恒思想为前提,加强实验探究,并利多媒体,用投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影响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教师起引导组织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学生体验射箭、单摆、科学世界等内容很好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了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能确认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并了解了决定这些能量大小的因素。也就是说,学生为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但教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对某种能量的变化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的,这恰恰是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求知欲更强,认识事物的兴趣更浓,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2.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及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机械能的守恒。难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机械能的守恒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弓、滚摆、单摆、“罐子”、过山车模型等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复习:动能的定义及影响因素;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弹性势能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使两个塑料罐向前运动。(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自主讲解观察、思考 复习旧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有效铺垫。用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产生强烈的认知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出要学习的课题。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提问:为什么一个塑料罐滚的远,另一个滚了一段时间反而返回来了呢?同学们猜一猜可能是因为什么导致的呢?投屏展示“塑料瓶”的内部结构用手分别向前、向后旋转罐子,模拟罐子滚动过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情况。提问:塑料罐向前、向后滚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引导总结:提问: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体验射箭提问: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转化吗?演示滚摆实验:正面实验,观察现象;侧面实验,观察现象;请小组实验,思考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提问: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根据过山车的视频结合模型,请学生分析过山车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总结: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观察、思考、猜想观看“塑料瓶”的内部结构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思考、回答结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和塑料瓶的动能可以相互转。学生思考回答:体验射箭学生观察、回答通过实验,观察速度高度变化,来探究滚摆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用实验说明弹性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用能量转化的思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个实验可视性好,通过高度和转动速度可以看到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机械能 过渡: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提问:那么一个物体能不能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过度: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一根细线一端系一摆球,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组成单摆。将小球举到一定高度静止释放,观察现象。过渡:我们把摆球左侧摆动到右侧叫半个周期。提问:摆球在1个周期内能量的转化是怎样的呢?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一个周期分为为4个阶段,分别为A→B、B→C。小组实验、谈论单摆摆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提问:摆球的摆动过程中,高度变化可以直接观察到,但是摆球最高点动能为什么最小,最低点动能最大呢?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实验,证明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变化的情况呢?把摆球换成铁锁,看看摆回的铁锁能不能碰到鼻子。提问:为什么摆回的铁锁不能碰到鼻子?提问:有没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播放视频:分析: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是守恒的。科学世界:提问: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从近地点到远地点,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能量是怎么转化的?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后,40多年来我国先后在载人航天、空间站、量子通信卫星、北斗导航系统、探月计划等航空领域取得中的突破,我国航天技术以位于世界前列。这些都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结果,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能投身到祖国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中。 倾听学生思考、回答倾听、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学生思考发言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原理:把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转化为摆球动能的大小。学生演示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回答: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思考回答:太空学生观看视频讨论、交流、回答讨论、交流、回答倾听 引出机械能的定义引出单摆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再次明确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引出机械能守恒做铺垫。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总结什么是机械能?什么叫做“机械能守恒”? 聆听,总结
板书设计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一、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二、机械能1.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势能两种能量之和。3.机械能守恒,如果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