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故宫博物院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故宫博物院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14: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故宫博物院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青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斩增加,出现了双凤朝日、龙凤是祥彩画,还有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2.下列诗句中,与名胜古迹无关的一项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C.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豁开(huò) 叉腿(chà) 轨道(guǐ) 窦尔敦(dūn)
B.沧海( chāng) 气氛(fèn) 海盗(dào) 厌氧(yǎng)菌
C.一绺(liǔ) 俨然(yǎn) 鏖战(áo) 金箍(gū)棒
D.鳌头(áo) 轮廊(guō) 废墟(xū) 纳(nà)鞋底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用的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使我们对故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B.《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C.作者是以自己参观的路线作为说明顺序的,这也是故宫由南到北的建筑顺序。
D.说明文中没有详写和略写的区别,而记叙文中有这种区别。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在赛场上的表现和平时训练时迥然不同。
B.这个公园里的亭台楼阁造型奇特,色彩鲜明。
C.比赛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D.他和父亲长得特别像简直是惟妙惟肖。
二、填空题
6.《宇宙生命之谜》知识梳理。
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逻辑顺序,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而人类将继续用_________的科学探索精神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文章字里,行间体现出科学小品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准确性。
7.读拼音写词语:
zǐ jìn chéng cuán zhe lún kuò qì fēn fèi xū
( ) ( ) ( ) ( ) ( )
三、语言表达
认真阅读下面的三份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8.填空。
(1)天文馆一层共有______个展览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层还有______个休息厅,______个小卖部和______个书店。
(2)想直接到地球馆,走________门比较近。从服务台向________走可以到达宇宙剧场的入口。
9.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1)10月1日下午妈妈带小华参观天文馆,由于路上堵车,他们4点才到,还能进馆参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28日,学校下午3:30放学了,小华和同学商量到天文馆参观,他们能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这句话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体会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重殿字,层层楼阁,道道宫墙,构成了这样宏伟精美的建筑群。”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1
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放在桌上一旋,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旋过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都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的衣服。而深色的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点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是一定的,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很平凡的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2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说腈(jīnɡ)纶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卫生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3
1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我是通过这个句子了解到的:_________________;短文主要通过介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个例子说明这个中心意思的。
12.根据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分开生熟鸡蛋,为什么可以这样分,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已经用“‖”划分成三个部分,请概分别括出三个部分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②紫禁城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4.第②段主要介绍了故宫的_________和建筑风格。
15.结合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六百年的历史。( )
(2)故宫有四座城门:南边神武门,北边午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 )
16.片段中多处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如“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这样表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17.片段最后一句说明了故宫的建筑有____、_____、______的风格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____________之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东西面的两个门是并列的可以用顿号,之前的南面、北面的不是并列的,用逗号隔开。
B.“三大殿”前都是引述这个词语的话,所以要用破折号。
C.“东六宫西六宫”中间用顿号。
2.D
【详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玉门关)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洞庭湖)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黄鹤楼)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
3.B

4.C
【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所谓说明顺序,就是作者介绍说明对象所采用的先后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A.有误,本文是按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并没有明确的先总说后分说的关系。
B.有误,故宫建筑群的特征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C.正确。
D.有误,说明文中也有详略之分。
5.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和搭配,结合词语的特点和语境进行分析。本题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D项。
A项:迥然不同:意思是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B项: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C项: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D项: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不符合原文的语境。
6.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举例子 作比较 坚持不懈
【详解】
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宇宙生命之谜》。本文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感受宇宙生命之谜。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而人类将继续用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文章字里,行间体现出科学小品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准确性。
7. 紫禁城 攒着 轮廓 气氛 废墟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紫禁城 攒着 轮廓 气氛 废墟。
8. 3 地球馆、古代天文学馆、太空科技馆 2 1 1 北 东
9. 能。因为10月1日是国庆节,天文馆规定的闭馆时间是17:00,他们是16:00到的,所以能进馆参观。 不能。因为10月28日是周一,天文馆周一闭馆,不允许参观。
8.可持续是对阅读信息的掌握情况。从阅读材料一可知:天文馆一层共有3个展览馆,分别是地球馆、古代天文学馆、太空科技馆。这一层还有2个休息厅,1个小卖部和 个书店。想直接到地球馆,走北门比较近。从服务台向东走可以到达宇宙剧场的入口。
答案为:3 地球馆、古代天文学馆、太空科技馆 2 1 1 北 东
9.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10月1日下午,妈妈带小华参观天文馆,由于路上堵车,他们4点才到,还能进馆参观,因为10月1日是国庆节,天文馆规定的闭馆时间是17:00,他们是16:00到的,所以能进馆参观。10月28日,学校下午3:30放学了,小华和同学商量到天文馆参观,他们不能进馆参观,因为10月28日是周一,天文馆周一闭馆,不允许参观。
答案为:能。因为10月1日是国庆节,天文馆规定的闭馆时间是17:00,他们是16:00到的,所以能进馆参观。不能。因为10月28日是周一,天文馆周一闭馆,不允许参观。
10.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原句为双重否定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劳动人民智慧的高度赞美,改后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 层层高厦,缕缕阳光,簇簇鲜花,构成了这样秀丽温馨的城市。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和表达效果比较,双重否定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本题中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构成了什么,注意前三个词语的开头两个字都重复。
11.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趣味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 分生熟鸡蛋 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 加大书包带面积减轻疼痛
12.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旋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转,就是熟鸡蛋。不转的就是生的。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都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则不是一个整体是分开着的。
13.①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味的科学。②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③总结全文,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要去发现,探索科学。

14.总体布局
15. × ×
16. 列数字 真实准确地说明紫禁城的建筑宏伟
17.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赞美
14.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第②段主要写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风格。
15.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①句,“有近六百年历史”和“有六百年的历史”的区别在于一个“近”字,说明了紫禁城的历史还不到六百年,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②句中的四座城门的名字及所在方位需要我们对照片段内容判断。
16.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列数字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好处首先就是真实。从“十米多”“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表示数字的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紫禁城建筑的宏大和雄伟。
17.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从最后一句中可以提取出故宫的建筑风格的特点,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对故宫的赞美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