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5 21:17:07

文档简介

汕头市金山中学 2020 级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题,每小题 4 分。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 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C. 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 观察菌落的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菌种的鉴定
2.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态模式:
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有的鱼取食稻花,鱼粪可以肥田。稻田养鱼模式实现了农业的绿色生态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
B. 鱼食稻花后,这部分稻花的能量一部分被鱼同化,另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C. 鱼粪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供桑树的生长发育,减少了化肥的用量
D. 稻田中的鱼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但都属于消费者
3. 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 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 可以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蝴蝶的种群密度
C. 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也可来自于非生物环境
D. 为防止果树遭受鸟害,用音响设备模拟天敌声音驱赶鸟属于机械防治
4. 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B. 鸟类求偶时会进行复杂的炫耀行为有利于繁殖,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C. 海洋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5. 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
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 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
D. 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试卷第 1 页/共 7 页
6.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发酵大国,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B. 利用酵母菌等菌种的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C. 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通过发酵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
D. 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农药,作为化学防治的重要手段,可用于防治病虫害
7.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转化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 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还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
重要的作用
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 的能量值最多为 X1 的 4%
D. 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 Z 过程释放的 CO2 中的碳
8.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中,碳元素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
B. ③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9. 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如图为“无废化
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
B. 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C. 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无废化生态社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 “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试卷第 2 页/共 7 页
10. 蓝莓酒和蓝莓醋被称为“液体黄金”“口服化妆品”等。如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
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挑选蓝莓
A. 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 过程③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
C. 在过程④时,榨出的蓝莓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D. 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11.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
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
成坐标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是甲发酵罐
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 4h 和第 0h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C. 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 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12. 人工生物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与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观等,“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
可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如图为人工生物浮床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浮床上的植物与水中蓝藻存在竞争关系
B. 浮床上的植物可吸收水中的 NO 3、PO
3
4 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 浮床上种植凤眼莲可富集 Cu、Hg 等重金属,采收后不适于直接做家畜饲料
D. 在发生水华的水域内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此措施利用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进
而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试卷第 3 页/共 7 页
13. 禾草灵(FE;化学式:C17H14ClNO5)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
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 FE 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 W1 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 FE
的降解效果(FE 特征吸收峰在 239 nm 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
B. 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C. 应使用以 FE 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
D. 据吸收光谱可知,W1 菌株对 FE 有明显降解能力
14.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NaNO3 3 g FeSO4 0.01 g
K2HPO4 1 g 葡萄糖 30 g
琼脂 15 g H2O 1 000 mL
MgSO4·7H2O 0.5 g 青霉素 0.1 万单位
A. 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 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 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 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 NaNO3,并应加入尿素
15. 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进一步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COD 为有
机污染物分解时化学需氧量)能力的菌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 为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可先初选一个较宽的范围,分别涂布培养后,从中选择菌落
数在 30~300 的平板计数
C. 图中平板划线法获得的菌落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
D. 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扩大化培养菌株
试卷第 4 页/共 7 页
16. 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c、d、e
B. 能量流动过程中,化学能转为热能这一步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
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 ATP 中,其余大部分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 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
力稳定性
D. 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 b、e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7.(10 分)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请回答:
(1)在制酒过程中一般是先通气后闭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的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其细胞结构中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它
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
( 3)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
___________________,而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4) 从发酵条件看,泡菜出现的“咸而不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 分)下图所示为我国农村某个庭院生态工程模式,请回答:
(1)该生态工程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通过合理布设,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建设需遵循_______原理。
(2)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食性昆虫的粪
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
(4)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生态工程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看,该生态系统比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不易发生虫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5 页/共 7 页
19. (12 分)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广东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
蓝藻对 N、P 的吸收量及 pH>8 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请回答: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鲮鱼
与小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 4.2cm 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获得的能量
为 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 kg。
(3)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
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 4.2cm,理由是这种鲮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 A 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 B 细菌的菌落,且在 B 细菌周围
A 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请回答:
(1)从微生物的营养构成看,细菌培养基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培养 A 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进行灭菌。
(3)在微生物的数量测定上,同一浓度的同种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与显微直接计数法相比往往偏低,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 A 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 B 细菌,甲同学为探究其原因,认为应在培养基上接种 A 细
菌后,还要用空白培养基做对照,他的设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 B 细菌周围 A 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乙同学认为是 B 细菌产生了不利于(抑制)A 细菌生
存的物质。下图是该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思路,请你在实验③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关于 A 细菌生长繁殖
受到抑制原因的探究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文字和箭头作答)。
试卷第 6 页/共 7 页
21.(12 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
状,且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请回答:
(1)正常结黄色籽粒的植株甲的一个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
精细胞如图甲所示,这说明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外,还发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换相应片段,请在方框中画出和该精细胞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
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基因关系的图解。
(2)已知基因 A、a 位于 9 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 9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乙,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乙所示。
①植株乙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乙的基因 A 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换),最好是让植株乙
_______产生 F1,若 F1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植株乙的基因 A 位
于正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结白色籽粒的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 F1 中,发现了一株结黄色籽粒的植株
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该植株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7 页/共 7 页汕头市金山中学 2020 级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C D C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A D B C C B
17(除说明外,每空 2分,共 10 分)
(1)先充气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当酵母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后,需要闭气造成无氧环境,
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1 分)
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1 分)
(2)醋酸菌(1 分) 核糖体(1 分) 异养需氧型(1 分)
(3)小分子肽和氨基酸(1 分)
(4)食盐浓度过高、发酵温度过低、发酵时间不够长等(合理即可)
18(每空 2 分,共 12 分)
(1)自生
(2)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排遗物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投入的饲料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4)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
强)
19(每空 2分,共 12 分)
(1)(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竞争和捕食
(2)240
(3) ①绿藻 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但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20(除说明外,每空 2分,共 14 分)
(1)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2)固体培养基 湿热灭菌(或答:高压蒸汽灭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用菌落数来代表菌体数,当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在平板上形成的只是一个菌
落,但显微直接计数法直接统计的是菌体数,且死菌也被统计在内
(4)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合理即可)
(5)④去除步骤③中培养皿里的 B 细菌并保留培养基→⑤再接种 A 细菌→⑥培养一段时间→⑦观察 A 细
菌的生长情况(4 分)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21(每空 2分,共 12 分)
(1)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2) ①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或答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自交 黄色:白色=1:0(或答全部为黄色) 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