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词,读准多音字,会写生字词。
2. 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
3. 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4. 比较本文与《猫》在表达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引导: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那么,他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2.板书课题:母鸡。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词语关谁想来挑战
a.课件出示生字,大家都踊跃举手,男生先来读,女生再来读
b.学习多音字恶
c.指导写字 警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研读第 1~3自然段。
(1)师,接下来我们读课文第 1~3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做出批注。
(2)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①因为母鸡叫声难听,所以“我”讨厌母鸡。
a.师: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有这种感觉?预设:两个嘎嘎、没完没了、如怨如诉让你感受到母鸡的叫声难听,让人讨厌。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
b.师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大家齐读,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c.师小结:母鸡的叫声难听,让人心烦,所以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
②因为母鸡欺软怕硬,所以“我”讨厌母鸡。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只母鸡,不但叫声难听,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你还从哪里读出母鸡的讨厌?
③因为母鸡居功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请你来读一读这一段?
2.研读第 4~10自然段。
(1)师引导: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
(2)读课文 4-10自然段,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找出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出批注,小组内合作交流
(3)生反馈、交流。师重点引导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①研读第五段。
a.母鸡总是挺着脖儿,挺着身儿,两个挺着感受到母鸡的勇敢。(你上课不仅认真听课,还很会思考。)
b.请联系上下文想象,母鸡咕咕叫地警告鸡雏,她会说些什么?举手最高的同学,你来回答,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来,这真是一只勇敢、负责的母鸡。请你读出你的感受。
②研读第六段。
a. 谁还想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交流成果?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啄一啄,马上让她的儿女吃,感受到母鸡的慈爱.结果,小鸡雏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你来读一读这里,读出情感的变化。身边有一只那么慈爱的母鸡,你们还会讨厌它吗?(预设:不会)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b.谁还想来补充?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体会到它的勇敢,和第二段它永远不反抗大公鸡对比,前后矛盾吗?预设:不矛盾,突出表现了母鸡在成为母亲后,保护幼子时的勇敢和责任感。
③研读第七段
a. 你找到的句子是哪里?你来,你从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 地、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中体会到了母鸡的辛苦。
b.它为了儿女,任劳任怨,这真是一只辛苦的母鸡,带着你的 感受,请同学们比赛朗读。
c.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妈妈平时是怎样辛苦的教导自己的?
④研读第八段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是哪里?“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体会到母鸡十分负责,在夜间也很警惕,用叫声报警,
3.师小结: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我们对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形象有了深刻的感受,也对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和用词的严谨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再读第 9段此时此刻,你还认为作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你来,赞美母亲,歌颂母爱。
4.大家来读这两句话,说说从不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母鸡,还带有对母鸡的敬佩。
三、与《猫》对比写法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之处?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你打算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五、课后作业
1.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词句,找出来,抄一抄。
2.课外搜集一些有关母爱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并谈谈感受。
14 母鸡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汉字。
tǎo yàn hěn dú chénɡ jì jǐnɡ jiè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侮( )讨( ) 雏( ) 掘( )
海( )付( ) 雄( ) 倔( )
三、填空
1.本文是( )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A.老舍 B.丰子恺
2.课文以作者的( )变化为线索,(A,空间 B,情感)由对母鸡的( )转变为( ),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 )。四、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 )在院里, ( )在院外,它( ) 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 )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 ),看看(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按原文填空。
2.在短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 )——( )
3. 短文主要叙述了 _________ 说明了母鸡很有____________。
《母鸡》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由体会文本,获得阅读感受。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我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居功炫耀。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的讨厌,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解决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体会到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课文结尾作者说“我不敢讨厌母鸡了”。他对母鸡的感情上升到了敬佩。要总结出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孩子用心领会。许多孩子对课文理解得不深,所以读不出作者的这种感情。在教学中,我还注重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既利用了有效地课堂时间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又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
不足之处: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课堂容量过大,还有自己上课节奏比较慢,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就不必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