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5 22: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昌市2021-2022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
高一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枢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为缓解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2015-204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及原因足()
A.缓慢降 人口出生率高 B.缓慢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急剧下降 人口死亡率高 D.急剧下降 人口的迁出率较高
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十年内,我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目前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4.图示国家()
A.企业就业压力大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每年新增人口多 D.社会福利水平低
下图为四个面积等大的区域,据此完成第5~6题。
5.工业文明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6.若丁区域为人口迁入地,可导致丁地环境人口容且降低的足( )
A.科技水平提高 B.资源过度使用
C.环境质稳定 D.经济水平提高
图1为某城市略图,不同阴影代表不同的功能区。图2为该城市地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
7.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分布在图1中②功能区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8.若图中城市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可能为()
A.西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9.图2中的曲线,能准确反应出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a B.b C.c D.d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地区策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图中城市群,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1.武汉都市圈中( )
A.武汉和孝感的服务范围相同
B.咸宁市的服务范围包括黄石
C.黄冈市的城市等级比天门高
D.仙桃比咸宁的服务种类更多
2017年4月1日,政府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2019年12月,雄安新区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读右图“河北雄安新区区域交通规划图”,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带来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生态因素
13.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B.“大城市病”严重
C.农业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14.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②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
③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 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下图示意某工业集中区的“城中村”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据此完成第15~16小题。
15.该“城中村”居民就业方式的变化是( )
A.农民全部转化为工人 B.建筑工人比重不断上升
C.体力劳动者比重增加 D.从事商业活动人数增加
16.2002年后,该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
A.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B.城市郊区化的发展阶段
C.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D.“虚假城市化”发展阶段
28°N以南的德昌县位于安宁河谷地带,是发展草莓的天然温室,采用55天以上自然慢熟的方式,果肉细腻致密,酸甜适口,香气浓郁,2020年德昌草莓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此完成第17~19题。
17.德昌县是发展草莓的天然温室,其主要原因是()
A.无冬季风影响,无霜期长 B.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
C.地处向阳坡,日照时间长 D.纬度偏低,冬季光热充足
18.当地草莓多种植在河谷中,河谷地带具有的良好社会经济条件是()
A.城镇密布,市场较广阔 B.工业基础好,加工能力强
C.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D.水利设施完善,水源丰富
19.德昌草莓大量销往各大城市,具有的优势是()
A.草莓种类多,满足多元化需求 B.口感品质优良,上市早
C.保鲜冷藏设备完备,保鲜度高 D.栽培技术先进,产量大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据此完成第20~22小题。
2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基塘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21.甲、丙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下列国家中的()
A.印度 B.日本 C. 美国 D.新加坡
22.甲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有()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粮食商品率高 ④以国营农场为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泰国香米因其香糯的口感和独特的露兜树香味享誉世界,只有在原产地泰国东北部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在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土壤中渐渐降低的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第23~24题。
23.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12月一次年1月 B.9月-10月
C.7月-8月 D.5月-6月
24.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B.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广阔的耕地面积与市场 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完成第25~26题。
25.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混合农业
26.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变化 D.自然条件改变
香港于2013年3月1日施行的“奶粉限购新例”,使国内奶业标准低再次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据此完成第27~28题。
内蒙古 72.8 青海 11.4
新疆 116.7 云南 10.5
黑龙江 70.6 北京 9.6
河北 60.3 上海 5.9
山东 22.2 天津 4.5
陕西 16.8 山西 12.8
27.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和市场 B.饲料和劳动力 C.饲料和市场 D.劳动力和技术
28.对于我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利于刺激我国乳畜业的健康发展 B.奶业发展技术水平较低
C.运输效率低导致牛奶变质 D.市场需求量大,标准高不能满足需求
图甲为非洲南部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乙中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轴代表农产品商品率。据此完成第29~30题。
29.图甲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乙中的a、b、c、d对应正确的足()
A.a B.b C.c D.d
30.该地农业地域类型( )
A.水利工程量大 B.专业化程度高
C.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D.生产活动以牧牛为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40分)
31.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据图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6分)
(2)评价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影响。(6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中,1800年城镇区域的分布特点是 。推测当时该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2分)
(2)图甲中,某城镇的发展变化反映出该城镇城市化的特点是 。图乙中城镇功能分区a、b、c中,地价最高的是 。(2分)
(3)开发商欲在图乙中①处拟建居住区,请你从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原则出发为开发商做一下宣传。(6分)
3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获,生长周期长,喜光喜湿、主要分布在土质疏松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最新研究表明,潍县萝卜中含有木质素,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防癌的作用,药用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工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农户+基地”新生产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优选的良种、肥料和技术服务等,并按保底价进行统一回收,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一体化经营的经济共同体,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销量大增。下图分别示意山东潍县地形和气候资料图。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山东潍县萝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国外,销量大增。试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萝卜生产条件的变化。(6分)
(3)简述山东潍县萝卜发展“企业+农户+基地”模式的优越性。(6分)
西昌市2021-2022学年度下期期中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B 2.A 3.C 4.B 5.D 6.B 7.A 8.D 9.C 10.B 11.C 12.A 13.D 14.A 15.D 16.C 17.D 18.0 19.B 20.D 21.C 22.A 23.A 24.B 25.D 26.C 27.0 28.B 29.A 30.B
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40分)
31.(12分)
(1)方向:甲国人口向乙国迁入(2分)
理由: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4分)
(2)有利: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和交流;可获得较高的外汇收入。(4分)
不利:人才流失,劳动力减少,影响该国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增加。(2分)
32.(10分)
(1)沿河流分布(1分) 河航运便利(1分)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分) a(1分)
(3)有主干道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靠近绿地,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方便;靠近文化教育区,方便孩子上学;处于主导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地处河流的上游,水质高等。(仟答三点6分)
33.(18分)
(1)加大了科技投入,保证了萝卜的品质和产量;国内外的需求增加,市场扩大;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萝卜生产、加工以及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提高;交通条件改善等。(任答三点得6分)(各要点必须突出变化否则不得分)
(2)企业为农户提供优选的良种、肥料等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萝卜产品质址和产量:企业统一回收,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农户为企业提供稳定的、高品质的岁卜供应,有效地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任答三点6分)
(3)通过修建温室大棚等设施,调节温度和湿度,改造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技术投入,培育新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等。(任答三点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