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5 21:5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了解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
2.了解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3.通过分析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目标】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
蔣介石逃往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隔绝与大陆的联系;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中美正式建交后,美国仍对台进行军售;
少数“台独”分子制造“两国论”
妄图分裂祖国。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他国无权干涉!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以及对台军售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
“台独”势力的活动是台湾问题最大的麻烦制造者,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绊脚石。
针对台湾问题的解决,社会上出现了几种说法法,你更赞同那个呢?
A:台湾就一个岛,不要就不要。
B:台湾必须收复,我们延续内战,解放台湾!
C:台湾必须要回来,我们可以通过和平谈判,实行祖国的统一!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康熙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
三国
隋朝
元朝
明末清初
清朝
1949
1945
1895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郑成功收复台湾
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85年设台湾省(光绪帝)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割裂两岸同胞血脉联系,那是数典忘祖!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所企盼的中国梦也就不圆。2019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也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振兴中华
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
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演变
PART.01
武力解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演变
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1.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海峡两岸的关系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20世纪50、60年代,双方经常还进行大规模的炮战,两岸一直处于隔绝状态,极大局限了两岸的发展……
敌对、对峙、隔绝的状态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演变
2.20世纪50年代
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6年,中国即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不仅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对台湾的政策相应地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这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凡是能够团结的,愿意站在我们队伍里的人都要团结起来”。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党和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演变
3.改革开放后
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P71 相关史事
1983年,邓小平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给予台湾高度自治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针对于台湾问题,而成功实践于港澳地区。
4.1995年
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进程的八项主张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一贯主张。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
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
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演变
根据图片所示,两岸的关系开始出现了什么变化?
厦门环岛路的标语
金门大担岛的标语
随着大陆对台湾政策的变化,两岸关系走向缓和……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02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走向缓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通邮、通航、通商; 进行经济、科学、文化、体育等方面交流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打破隔绝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0C80S台湾当局坚持“三不政策”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台湾同胞绕道日本返乡探亲
蒋经国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作用)
随着两岸交流日趋密切……
(4)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 汪辜会谈(P72)
达成共识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九二共识”即两会均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共识
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针对经济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这一时期,在祖国大陆推动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教等各领域的交流持续扩大……
2005年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国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1995年以后,李登辉、民进党等“台独”势力冲撞一个中国原则,并且通过各种手段,阻隔两岸交流……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这一时期,两岸交往陷入停滞……
(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胡锦涛会见连战
新的发展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交流密切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005年5月,大陆同胞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名为“团团”“圆圆”
每年海峡两岸都会举办万人祭祖活动
(6)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历史性会面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习近平强调: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英九致辞:
巩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
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
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
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上讲话
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课堂小结】
相互影响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时 间 政 策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武力解放)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95年1月 江泽民 八项主张
两岸关系的变化 走向缓和 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打破隔绝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___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
达成共识 ①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_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___”
不断发展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__与胡锦涛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交流密切 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即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历史性会面 2015年11月,习近平与___________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一个中国
九二共识
连战
马英九
三不
隔绝
【当堂训练】
1.我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不运用武力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
A
2.2013年,海协会、海基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在上海举行。“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B
3.毛泽东曾委托赴香港的章士钊先生转去一封中共中央致蒋介石的信。信中提出,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的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这说明党和政府已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写这封信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改革开放后
B
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时强调,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B
5.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次会面的两岸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蒋介石 B.习近平和马英九
C.胡锦涛和连战 D.汪道涵和辜振甫
6.“同文同宗本同根,骨肉别离泪满襟;港澳回归雪国耻,
两岸三通待复兴。”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声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现自由贸易 D.实现祖国统一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