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6.老 山 界 进阶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6.老 山 界 进阶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21:05:47

文档简介

6.老 山 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  惊惶(huánɡ)  篱笆(lí ba)
B.矗立(chù) 蜷缩(quán) 咀嚼(jǔ jué)
C.缴租(jiǎo) 呜咽(yàn) 冷战(zhan)
D.骨碌(ɡū) 搀扶(chān) 澎湃(pénɡ pài)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涯    疲倦   标语   宿营地
B.峭璧 纯朴 慰问 歇歇脚
C.灌输 欺侮 督促 鱼水情
D.攀谈 厉害 顷斜 运输员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00岁的抗战老兵,正向人们讲述着他经历过的苛捐杂税把穷苦百姓逼得没有活路的苦难岁月。
B.这个人整天不言不语,令人不可捉摸。
C.同学们义务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D.这位伟大的建筑师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4.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闽西自古以来生活着两支不同文化特性的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支系,传承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闽南支系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相互交融、渗透,造就了闽西文化的瑰丽多姿、神秘多元。
答:   
5.(2021·龙岩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6.下列对课文《老山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饥饿。
D.《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老山界》选段(满天都是星光……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回答问题。
1.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山路的特点、山势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   
2.“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是否可以换成“挂” 为什么
答:   
3.①⑦两段写景,观察点有何不同 请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4.第段中,作者前面说“就是寂静”,后面却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声响,这样写是否矛盾
答:   
(二)课外阅读
(2021·三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夜宿天文点
王 宁
  ①雪山,戈壁;戈壁,雪山。
  ②汽车在茫茫戈壁滩颠簸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天文点边防连。一进营区,官兵们用高原植被和红色鹅卵石拼成的“雄鸡版图”以及镶嵌其中的“祖国在我心中”6个大字,格外醒目。
  ③车上,陪同采访的和田军分区政治工作部赵干事,不厌其烦地向我交代到连队以后的“注意事项”:下车不要往下跳,走路不要太快,吃饭不能太饱,睡觉不能太早,上厕所蹲下起来要慢一点……
  ④天文点,我心中向往的圣地。打开车门,我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感觉像是踩在了棉花上。十多个小时的路途,加上缺氧,顿感头昏眼花,四肢无力。
  ⑤连队官兵用拥抱和欢笑,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战友啊!有人说,待在喀喇昆仑山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天文点海拔5 170米,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全年7级以上的大风累计有140多天,最低气温达零下39摄氏度。有人曾经断言:人类无法在海拔4 500米以上的地区生活。但天文点边防连比这个“禁区线”还要高出670米。这里的山脊高过云彩,而哨所就矗立在群山之巅。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守防任务,一代代天文点边防官兵牢记使命、团结战斗,始终坚守着生命禁区和极地哨位,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的界碑;一代代官兵日复一日地背着钢枪矗立边关,年复一年地用双脚丈量着边防线……
  ⑥吃过晚饭,连队干部提出到各班排转转。在连队楼道的阳台上、战士宿舍的窗台上,处处可见盆栽的花草,有碧绿的冬青、火红的杜鹃,还有姹紫嫣红的倒挂金钟,一盆盆绽开着笑脸,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与室外的荒凉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想象,战士们是怎样把花草从千里之外移栽到这里,又是怎样辛勤地浇灌培植,使它们在这高寒缺氧的地方顽强生长。
  ⑦夜幕降临,室外刮起大风。风在吼,尘土在飞扬,电线也被刮得像狼一样“呜呜”叫。正在和我拉家常的连长李改平、指导员燕桂宾,猛然想到俱乐部窗户没关,两个人立即跑出去,轻手轻脚地把每一扇没有关上的窗户关好。匆忙中,李改平被一个板凳碰痛了脚,不觉叫出了声。燕桂宾问他怎么了,他连忙“嘘”了一声说:“别说话,兄弟们刚休息!”
  ⑧寂静的高原、寂寞的夜,我边吸氧边采访连队军医姚绍峰。小伙子是湖南人,前几年刚从军医学校毕业,歌唱得好,人也长得精神。小伙子在老家有个女朋友,两人感情很深,只是女方父母听说他在昆仑山当兵,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婚事……
  ⑨我问他,有没有想过离开天文点 他说顾不上想,这里只有他一个军医。话很平淡,却是沉甸甸的。他已把自己的命运和战友的健康、生死紧紧连在了一起。上过昆仑山的人都知道,在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恶劣环境中,军医是多么重要。
  ⑩天文点的夜晚沉静而漫长,我迷迷糊糊地睡了两个小时,头疼得再也睡不着。既然睡不着,干脆起床裹上大衣到外面走走。刚一出门,就感觉掉进了冰窟窿。漆黑中,我被哨兵远远地喊住。两名战士一个叫刘利伟,一个叫范国鑫,都来自甘肃。谈起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工作生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很淡然,“没什么,这里总要有人值守,适应就好了”。这是经过磨砺后的从容,是报效祖国戍守边关的坚毅,是“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这首歌曲的生动诠释。也正是一代代官兵的奉献与坚守,才写就了冰峰雪岭的一个个传奇。借着清冷的月光,眺望云雾中的雪山,我的心潮似滚滚云海。一轮明月遥挂中天,是那样明亮。远处,河床宽阔而静谧,宽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胸怀,静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心境。
  离开连队时,我与官兵深情相拥,热泪也随之夺眶而出。喀喇昆仑作证,这份真情、这份敬意、这份感动,已融入我的血脉,注入我的灵魂,心中的这片精神高地将永远激励我前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写赵干事不厌其烦地向“我”各种“交代”,从侧面反映了天文点的环境特点。
B.文章以“我”所见所闻所感为明线,以边防官兵的爱国情感为暗线,脉络分明。
C.第⑤段画线句子的数据对比,旨在让读者了解天文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D.文章对边防连官兵有群像刻画也有个体特写,较全面地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2.文章以“雪山,戈壁;戈壁,雪山”这样开头有什么妙处 请简要分析。
答: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我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感觉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赏析加点词语)
答:   
(2)远处,河床宽阔而静谧,宽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胸怀,静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心境。(赏析句子)
答:   
4.文章叙述了天文点连队官兵的哪些事迹 请简要概括。
答:   
5.文章末段“心中的这片精神高地”有什么含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PAGE6.老 山 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点缀(zhuì)  惊惶(huánɡ)  篱笆(lí ba)
B.矗立(chù) 蜷缩(quán) 咀嚼(jǔ jué)
C.缴租(jiǎo) 呜咽(yàn) 冷战(zhan)
D.骨碌(ɡū) 搀扶(chān) 澎湃(pénɡ pài)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悬涯    疲倦   标语   宿营地
B.峭璧 纯朴 慰问 歇歇脚
C.灌输 欺侮 督促 鱼水情
D.攀谈 厉害 顷斜 运输员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100岁的抗战老兵,正向人们讲述着他经历过的苛捐杂税把穷苦百姓逼得没有活路的苦难岁月。
B.这个人整天不言不语,令人不可捉摸。
C.同学们义务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D.这位伟大的建筑师留给了世人一幢幢栩栩如生的精美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4.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闽西自古以来生活着两支不同文化特性的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支系,传承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闽南支系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相互交融、渗透,造就了闽西文化的瑰丽多姿、神秘多元。
答: 客家民系和闽南支系,传承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闽南支系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相互渗透、交融,造就了闽西文化的瑰丽多姿、神秘多元。 
5.(2021·龙岩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6.下列对课文《老山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饥饿。
D.《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老山界》选段(满天都是星光……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回答问题。
1.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山路的特点、山势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 山路曲折迂回;山势陡峭险峻。 
2.“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是否可以换成“挂” 为什么
答: 不可以。因为用“缀”比“挂”更生动,写出了当时夜空的美丽,衬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3.①⑦两段写景,观察点有何不同 请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第①段是在山脚向上看,第⑦段是在山腰向上、向下看。这两段景物描写一方面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高和陡,写出了行军的困难,另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积极乐观的精神。 
4.第段中,作者前面说“就是寂静”,后面却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声响,这样写是否矛盾
答: 略 
(二)课外阅读
(2021·三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夜宿天文点
王 宁
  ①雪山,戈壁;戈壁,雪山。
  ②汽车在茫茫戈壁滩颠簸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天文点边防连。一进营区,官兵们用高原植被和红色鹅卵石拼成的“雄鸡版图”以及镶嵌其中的“祖国在我心中”6个大字,格外醒目。
  ③车上,陪同采访的和田军分区政治工作部赵干事,不厌其烦地向我交代到连队以后的“注意事项”:下车不要往下跳,走路不要太快,吃饭不能太饱,睡觉不能太早,上厕所蹲下起来要慢一点……
  ④天文点,我心中向往的圣地。打开车门,我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感觉像是踩在了棉花上。十多个小时的路途,加上缺氧,顿感头昏眼花,四肢无力。
  ⑤连队官兵用拥抱和欢笑,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战友啊!有人说,待在喀喇昆仑山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天文点海拔5 170米,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全年7级以上的大风累计有140多天,最低气温达零下39摄氏度。有人曾经断言:人类无法在海拔4 500米以上的地区生活。但天文点边防连比这个“禁区线”还要高出670米。这里的山脊高过云彩,而哨所就矗立在群山之巅。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守防任务,一代代天文点边防官兵牢记使命、团结战斗,始终坚守着生命禁区和极地哨位,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的界碑;一代代官兵日复一日地背着钢枪矗立边关,年复一年地用双脚丈量着边防线……
  ⑥吃过晚饭,连队干部提出到各班排转转。在连队楼道的阳台上、战士宿舍的窗台上,处处可见盆栽的花草,有碧绿的冬青、火红的杜鹃,还有姹紫嫣红的倒挂金钟,一盆盆绽开着笑脸,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与室外的荒凉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想象,战士们是怎样把花草从千里之外移栽到这里,又是怎样辛勤地浇灌培植,使它们在这高寒缺氧的地方顽强生长。
  ⑦夜幕降临,室外刮起大风。风在吼,尘土在飞扬,电线也被刮得像狼一样“呜呜”叫。正在和我拉家常的连长李改平、指导员燕桂宾,猛然想到俱乐部窗户没关,两个人立即跑出去,轻手轻脚地把每一扇没有关上的窗户关好。匆忙中,李改平被一个板凳碰痛了脚,不觉叫出了声。燕桂宾问他怎么了,他连忙“嘘”了一声说:“别说话,兄弟们刚休息!”
  ⑧寂静的高原、寂寞的夜,我边吸氧边采访连队军医姚绍峰。小伙子是湖南人,前几年刚从军医学校毕业,歌唱得好,人也长得精神。小伙子在老家有个女朋友,两人感情很深,只是女方父母听说他在昆仑山当兵,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婚事……
  ⑨我问他,有没有想过离开天文点 他说顾不上想,这里只有他一个军医。话很平淡,却是沉甸甸的。他已把自己的命运和战友的健康、生死紧紧连在了一起。上过昆仑山的人都知道,在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恶劣环境中,军医是多么重要。
  ⑩天文点的夜晚沉静而漫长,我迷迷糊糊地睡了两个小时,头疼得再也睡不着。既然睡不着,干脆起床裹上大衣到外面走走。刚一出门,就感觉掉进了冰窟窿。漆黑中,我被哨兵远远地喊住。两名战士一个叫刘利伟,一个叫范国鑫,都来自甘肃。谈起无法摆脱的高寒缺氧,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工作生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很淡然,“没什么,这里总要有人值守,适应就好了”。这是经过磨砺后的从容,是报效祖国戍守边关的坚毅,是“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这首歌曲的生动诠释。也正是一代代官兵的奉献与坚守,才写就了冰峰雪岭的一个个传奇。借着清冷的月光,眺望云雾中的雪山,我的心潮似滚滚云海。一轮明月遥挂中天,是那样明亮。远处,河床宽阔而静谧,宽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胸怀,静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心境。
  离开连队时,我与官兵深情相拥,热泪也随之夺眶而出。喀喇昆仑作证,这份真情、这份敬意、这份感动,已融入我的血脉,注入我的灵魂,心中的这片精神高地将永远激励我前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第③段写赵干事不厌其烦地向“我”各种“交代”,从侧面反映了天文点的环境特点。
B.文章以“我”所见所闻所感为明线,以边防官兵的爱国情感为暗线,脉络分明。
C.第⑤段画线句子的数据对比,旨在让读者了解天文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D.文章对边防连官兵有群像刻画也有个体特写,较全面地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2.文章以“雪山,戈壁;戈壁,雪山”这样开头有什么妙处 请简要分析。
答: 略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我小心翼翼地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感觉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赏析加点词语)
答: 示例:“踏上”是动作描写,写了“我”到达天文点时的心理状态,也表现出“我”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之情。 
(2)远处,河床宽阔而静谧,宽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胸怀,静得真像天文点边防连官兵的心境。(赏析句子)
答: 示例:借河床的宽阔形容天文点边防连官兵胸怀的宽广,借河床的静谧形容天文点边防连官兵心境的从容、淡定,抒发了对边防连官兵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4.文章叙述了天文点连队官兵的哪些事迹 请简要概括。
答: 略 
5.文章末段“心中的这片精神高地”有什么含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①扎根高原、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②责任担当、奉献坚守的崇高精神;③团结战斗、敢于挑战的坚毅品格;④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⑤热情真诚、友好和乐的战友情谊。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