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掐住(qiā) 摁倒(èn) 军衔(xián) 投掷(zhènɡ)
B.淳朴(chún) 潮湿(cháo) 过瘾(yǐn) 踹开(chuài)
C.歼灭(jiān) 什物(shén) 豁亮(huò) 惊讶(yà)
D.胸脯(pǔ) 覆灭(fù) 扛住(kánɡ) 谦逊(xù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放纵 奔流 接触 坚韧
B.钢强 壮烈 掩埋 炸毁
C.托付 经历 灵魂 犁耙
D.确实 什物 真切 高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B.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C.乡村的夜来了,到处沉寂一片,只隐隐约约听见蝉的鸣叫。
D.即使已经被警察包围,劫匪仍然奋不顾身地想逃出去。
4.(2021·龙岩期中改编)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答:
5.(2021·漳州质检改编)
文艺媒体要关注中国故事的主流:要关注那些能多层次、全方位反映中国历史与现实,注重突出中国进步与发展,突出中国人在迈进现代化路途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品;要关注那些向世界提供多姿多彩、大有作为的中国人的艺术形象。文艺媒体要率先采用多种方式,彰显出优秀作品是 ,助力那些最能代表中国现实变化和中国精神的形象、那些丰满多元有传播力的艺术形象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中国。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上面语段空缺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何多角度、多视点挖掘代表中国历史现实的典型
②如何将他们的人性魅力与性格描写进行有机融合
③如何将这些典型的刚性表现与柔性表现并举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段(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回答问题。
1.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答:
2.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连用六个“当……的时候”列举许多和平生活场景
答:
3.结尾“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二)课外阅读
(2021·南平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井 冈 读 山
①地处千里罗霄之腹的井冈山,是那么与众不同,来的人不只是以仰视的目光看她,还会升腾起一种亲近的感情。
②我于去年、今年两次上井冈山,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试穿一双山里人做的草鞋,学唱一首当年红军的歌。我抚摸伟人用过的东西和拍照墙上存留的标语,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味出井冈山老表的亲切热忱。
③我登上笔架山,那里有十里杜鹃长廊。每到春天,杜鹃花都会竞相开放,映红五百里井冈山。神奇的是,杜鹃花的花朵呈五角形,远远望去,那是五角星的海洋。我去了五龙潭,瀑瀑跌宕,潭潭清澈,山水怎么看都是一个舞着的少女,舞得灵性飞扬。
④井冈山是红色的,也是绿色的;是阳刚的,也是阴柔的。五大哨口是井冈山的要道,贺子珍是红军和井冈山的牵线人。这个牵线人陪毛泽东搞农村调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我在井冈山雕塑园看到了伍若兰,那是朱德的妻子,她看上去那么羸弱、学生气,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被俘后面对酷刑不曾动摇,最后她滴血的头颅被挂在赣州城门上。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百姓们亲切地拿着红薯给朱德尝。朱德走时,看到路边几株不起眼的兰花,朴素得像一堆草,却骄傲地昂着头,绝不失一分幽雅,他摘了一棵兰花带回北京。人们知道他为什么喜爱兰花,那是应了伍若兰的名字。
⑥红军在这里奋斗的年月,不知有多少井冈山女子为他们织布做鞋,缝补浆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红军离去的时候,这些井冈山人就长久地留下了,继续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那首温情而又凄婉的《十送红军》,使听者止不住眼中涌泪。
⑦江满凤的爷爷是红军烈士,她以井冈山女子的亮嗓为我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民歌,那或许就是送别红军时井冈山女子的真心话: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⑧江满凤是龙潭景区的保洁员,供着两个孩子读书,电视剧《井冈山》的导演邀请她演唱主题曲,给出的巨额报酬被她拒绝了,汶川地震发生后,收入微薄的她却主动捐款。从这个普通的烈士后代身上,我仍能看出些什么。
⑨1965年,毛泽东顺着原来的路线又上了井冈山。他先到了茅坪八角楼,当年的星星之火,后来燃遍了整个中国。之后他来到了黄洋界,停留了40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毛泽东又到了茨坪,那是他之前在井冈山时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很是感慨:“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了。”那个时候上井冈山的路还是碎石渣路,现在从这里到机场全程高速,到长沙和南昌也是一路顺畅。
⑩夜晚来临,井冈山起伏于黛色之中。萤火虫提灯而来,这里闪那里灭,像一群赶路的,等连成串、连成片时,会让人想起红军行军的火把。
下山的时候,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茶,如火如荼的茶,星星之火一样的茶,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井冈山的山,是神奇的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也是精神的。是千千万万的山石、植物、水滴构成了井冈山,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呼唤、信念构成了井冈山。
回首井冈山,它就像一支巨大的火炬,昨日燃的是红色的火焰,今天燃的是绿色的葱茏;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选自《党的生活》,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描绘笔架山杜鹃花开与五龙潭潭水清澈,写出井冈山自然景色的生机与灵动。
B.文章引用《十送红军》的歌词,写出军民间的鱼水情深,表现红军精神深入人心。
C.第⑨段插叙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所发的感慨,表现他不忘人民、不忘本的优秀品质。
D.文章语言生动典雅,以描写为主,多处直抒胸臆,表现当代人对先辈的尊敬之情。
2.文中写红军烈士后代江满凤在表现主题上有何用意 请简要概括。
答: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朴素得像一堆草,却骄傲地昂着头,绝不失一份幽雅。(赏析加点词)
答:
(2)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茶,如火如荼的茶,星星之火一样的茶,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赏析画线句子)
答:
4.文章标题为“井冈读山”,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读井冈山” 请简要概括。
答: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 请简要分析。
答:
PAGE7.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掐住(qiā) 摁倒(èn) 军衔(xián) 投掷(zhènɡ)
B.淳朴(chún) 潮湿(cháo) 过瘾(yǐn) 踹开(chuài)
C.歼灭(jiān) 什物(shén) 豁亮(huò) 惊讶(yà)
D.胸脯(pǔ) 覆灭(fù) 扛住(kánɡ) 谦逊(xù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放纵 奔流 接触 坚韧
B.钢强 壮烈 掩埋 炸毁
C.托付 经历 灵魂 犁耙
D.确实 什物 真切 高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B.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C.乡村的夜来了,到处沉寂一片,只隐隐约约听见蝉的鸣叫。
D.即使已经被警察包围,劫匪仍然奋不顾身地想逃出去。
4.(2021·龙岩期中改编)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答: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不够养活一家人。(或: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不够一家人的生活。)
5.(2021·漳州质检改编)
文艺媒体要关注中国故事的主流:要关注那些能多层次、全方位反映中国历史与现实,注重突出中国进步与发展,突出中国人在迈进现代化路途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品;要关注那些向世界提供多姿多彩、大有作为的中国人的艺术形象。文艺媒体要率先采用多种方式,彰显出优秀作品是 ,助力那些最能代表中国现实变化和中国精神的形象、那些丰满多元有传播力的艺术形象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中国。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上面语段空缺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如何多角度、多视点挖掘代表中国历史现实的典型
②如何将他们的人性魅力与性格描写进行有机融合
③如何将这些典型的刚性表现与柔性表现并举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段(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回答问题。
1.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答: 作者直抒胸臆,热情地赞颂志愿军战士是第一流的人、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和祖国之花,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2.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连用六个“当……的时候”列举许多和平生活场景
答: 作者运用一组排比句描绘祖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画面,引起联想,激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启发读者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从而激起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结尾“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二)课外阅读
(2021·南平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井 冈 读 山
①地处千里罗霄之腹的井冈山,是那么与众不同,来的人不只是以仰视的目光看她,还会升腾起一种亲近的感情。
②我于去年、今年两次上井冈山,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试穿一双山里人做的草鞋,学唱一首当年红军的歌。我抚摸伟人用过的东西和拍照墙上存留的标语,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味出井冈山老表的亲切热忱。
③我登上笔架山,那里有十里杜鹃长廊。每到春天,杜鹃花都会竞相开放,映红五百里井冈山。神奇的是,杜鹃花的花朵呈五角形,远远望去,那是五角星的海洋。我去了五龙潭,瀑瀑跌宕,潭潭清澈,山水怎么看都是一个舞着的少女,舞得灵性飞扬。
④井冈山是红色的,也是绿色的;是阳刚的,也是阴柔的。五大哨口是井冈山的要道,贺子珍是红军和井冈山的牵线人。这个牵线人陪毛泽东搞农村调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⑤我在井冈山雕塑园看到了伍若兰,那是朱德的妻子,她看上去那么羸弱、学生气,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被俘后面对酷刑不曾动摇,最后她滴血的头颅被挂在赣州城门上。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百姓们亲切地拿着红薯给朱德尝。朱德走时,看到路边几株不起眼的兰花,朴素得像一堆草,却骄傲地昂着头,绝不失一分幽雅,他摘了一棵兰花带回北京。人们知道他为什么喜爱兰花,那是应了伍若兰的名字。
⑥红军在这里奋斗的年月,不知有多少井冈山女子为他们织布做鞋,缝补浆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红军离去的时候,这些井冈山人就长久地留下了,继续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那首温情而又凄婉的《十送红军》,使听者止不住眼中涌泪。
⑦江满凤的爷爷是红军烈士,她以井冈山女子的亮嗓为我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民歌,那或许就是送别红军时井冈山女子的真心话: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⑧江满凤是龙潭景区的保洁员,供着两个孩子读书,电视剧《井冈山》的导演邀请她演唱主题曲,给出的巨额报酬被她拒绝了,汶川地震发生后,收入微薄的她却主动捐款。从这个普通的烈士后代身上,我仍能看出些什么。
⑨1965年,毛泽东顺着原来的路线又上了井冈山。他先到了茅坪八角楼,当年的星星之火,后来燃遍了整个中国。之后他来到了黄洋界,停留了40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毛泽东又到了茨坪,那是他之前在井冈山时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很是感慨:“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了。”那个时候上井冈山的路还是碎石渣路,现在从这里到机场全程高速,到长沙和南昌也是一路顺畅。
⑩夜晚来临,井冈山起伏于黛色之中。萤火虫提灯而来,这里闪那里灭,像一群赶路的,等连成串、连成片时,会让人想起红军行军的火把。
下山的时候,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茶,如火如荼的茶,星星之火一样的茶,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井冈山的山,是神奇的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也是精神的。是千千万万的山石、植物、水滴构成了井冈山,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呼唤、信念构成了井冈山。
回首井冈山,它就像一支巨大的火炬,昨日燃的是红色的火焰,今天燃的是绿色的葱茏;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选自《党的生活》,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③段描绘笔架山杜鹃花开与五龙潭潭水清澈,写出井冈山自然景色的生机与灵动。
B.文章引用《十送红军》的歌词,写出军民间的鱼水情深,表现红军精神深入人心。
C.第⑨段插叙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所发的感慨,表现他不忘人民、不忘本的优秀品质。
D.文章语言生动典雅,以描写为主,多处直抒胸臆,表现当代人对先辈的尊敬之情。
2.文中写红军烈士后代江满凤在表现主题上有何用意 请简要概括。
答: ①表现井冈山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情谊;②体现井冈山当代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③体现红军精神在后世得到传承。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朴素得像一堆草,却骄傲地昂着头,绝不失一份幽雅。(赏析加点词)
答: “骄傲”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兰花傲然挺立的样子,抒发作者对兰花的敬仰之情。
(2)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茶,如火如荼的茶,星星之火一样的茶,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赏析画线句子)
答: 示例一:运用比喻(景物描写),既生动写出茶的繁茂与生命力,又象征井冈山精神发扬壮大。
示例二:运用短句,“如火如荼”“星星之火一样”两个修饰语既强调茶的繁茂与生命力,又象征井冈山精神发扬壮大。
4.文章标题为“井冈读山”,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读井冈山” 请简要概括。
答: ①美丽的自然风光(春天的美丽风光);②红色的革命历史;③不朽的革命精神。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 请简要分析。
答: 井冈山是革命的火种,点燃了中国的革命,也创造了井冈山美好的今天;井冈山精神支撑着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