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看出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变异
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
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达尔父子研究植物向光性实验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C.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设-推理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3.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原因一定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4.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5.下列生理过程依次属于细胞膜的哪种运输方式( )
①萎蔫植物的根细胞吸水 ②葡萄糖和氨基酸从小肠腔进入小肠壁的上皮细胞 ③葡萄糖从高浓度的血浆进入低浓度的红细胞 ④氧气进入红细胞
A.简单扩散、主动运输、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B.简单扩散、主动运输、易化扩散、简单扩散
C.简单扩散、易化扩散、易化扩散、简单扩散
D.简单扩散、易化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
6.人体内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下列反应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结合
C.胰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的分解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7.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8.下例不属于细胞产物的是
A. 蛋白质 B. 胰岛素 C. 肠肽酶 D. 精子
9.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 )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10.要使一个生态系统保持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主要的是需要( )
A.增加生产者的个体数量
B.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
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但对外来物种的引种要十分慎重
D.减少最高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
11.在“果醋制作过程”中,获得较多的醋酸菌菌种的最简便方法是( )
A.从变酸的葡萄酒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
B.不必人为加入菌种,在葡萄等水果表面本身就存在大量醋酸菌
C.从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的表面获得菌膜,再培养、分离
D.从土壤中分离提取
12.下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13.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体内多种缓冲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4.城市生态系统容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物质和能量大量输入输出
B.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
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量大
D.城市生诚系统中人类生活物质浪费严重
1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D.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16.下列结构中,兔子和小麦细胞都具有的一组是
A.细胞壁和细胞核
B.中心体和细胞膜
C.内质网和线粒体
D.叶绿体和染色体
17.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出现特大旱灾,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百年一遇的旱情。不仅中国大旱,东南亚国家也陷入严重干旱。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农作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
B.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C.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下降
D.如果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H2O、O2中都可能检测出18O
18.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是( )
A.脂质-蛋白质-脂质 B.糖类-脂质-蛋白质
C.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D.覆盖蛋白-贯穿蛋白-镶嵌蛋白
19.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酵母菌和大肠杆菌 B.病毒和蓝藻 C.痢疾杆菌和衣藻 D.链球菌和乳酸菌
20.右图A、B、C、D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2n)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a、b分别表示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根据a和b的变化,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ABCD B.BCDA
C.DBCA D.CBDA
21.从新陈代谢角度看,下列细胞器既能产生水,又和叶绿体(注:含淀粉粒)产生水机制相同的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液泡
2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S
B.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C.生物界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D.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23.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正确的是
A.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利用γ射线诱变育种
C.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DNA复制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24.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
(表):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蛋壳与蛋的距离
(cm)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25.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右图是人的体温变化简图,请据图回答:(7分)
(1)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当肌肉运动时,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______℃,此时,机体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使散热量大增,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3)由于体温过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下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图C为某地区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等。
(2)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兔体内有机物增加10克,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3)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
(4)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图C所示的人口年龄组成属于 型。
28.科学家注意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特别的细胞器,与其他细胞器不同,它们有双层膜结构,其中外膜与真核细胞的膜系统相似,内膜却与原核细胞的膜系统相似,另外它们有自己的DNA和核糖体。下面是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一种理论——内共生说。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真核细胞的直接祖先很可能是一种“巨大”的且有吞噬能力的单细胞生物,它们靠吞噬糖类并将其分解来获得生存的能量。线粒体的祖先则是一种需氧细菌,它们能更好地利用糖类,能将其分解得更彻底以产生更多的能量。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真核细胞的祖先能为细胞内的细菌提供较好的环境,并供给细菌未完全分解的糖类;细菌由于可以轻易得到这些物质,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这些能量中的一部分可供宿主利用。在细胞内共生的细菌由于所处的环境与其独立生存时不同,因此很多原来的结构和功能都变得不必要而在进化过程中被“丢弃”,最后演变成一种专门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线粒体。
(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指出线粒体可能由独立生活的细菌演变而来的依据
。
(2)如何解释线粒体的外膜与真核细胞的膜系统相似,内膜则与原核细胞的膜系统相似?
29.(20分)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1)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为 基因型aaBb 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 aaBB 与 aabb的比例是
(2) 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品种aaBB的方法是图中_______(填序号),此法理论上获得aaBB的几
率是________。品种aB是_______ 植株,常用的方法④是_______。
(3) ⑥过程常用试剂是_______,作用机理为_______,形成的AaaaBBbb与其他品种是否同一物种?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0.(9分)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一种病毒,含有蛋白质和另外一种物质)、乳酸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
(1)含有水、DNA、RNA、糖原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等成分或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__;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生物。
(4)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
(5)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物中都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成分。
31.下图示某一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
请根据图示的曲线分析作答:
(1)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 来实现的。
(2)温度对上述物质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32.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2)图中B和C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若要调查A中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4)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__________ (抵抗力/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5)利用信息素防治害虫,则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信息;若该农田被弃耕,则该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6)用图中有关字母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33.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l一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l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人l一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刘文迁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上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5)若想确定黑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B
7.A
8.D
9.A
10.C
11.A
12.B
13.A
14.B
15.B
16.C
17.C
18.C
19.D
20.C
21. A
22.D
23.ABC
24.B
25.D
26.1)甲状腺激素;腺上腺素
2) 40;皮肤血管舒张 汗液的分泌增多
3)体温过高,酶活性丧失,新陈代谢停止,造成机体死亡
27.(1)光合 ③④
(2)竞争和捕食 50
(3)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增长
28.(1)具有细菌相似的环状DNA作为遗传物质;有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内外膜成分存在很大的差异,外膜成分更相似于细胞内其他生物膜。
(2)线粒体的内膜由其祖先细菌的细胞膜演变而来;外膜则是真核细胞祖先细胞膜的一部分,由于吞噬作用而包裹在细菌外面。
29.(1)杂交育种 1:1 (2) ①④⑤ 1/4 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3)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否 存在生殖隔离
30.(1)小白鼠(2)乳酸菌 玉米(3)T2噬菌体 乳酸菌 原核
(4)玉米(5)蛋白质 核酸
31.
(1)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
(2)
a.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达到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最大;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不同的酶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的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
32. (1)900 J/(cm2·a)(不写单位不可) 15%
(2)竞争 样方法 (3)CO2
(4)恢复力 (5)化学 次生
(6)
33.(1)光照强度 CO2量(或NaHCO3溶液量及浓度)、温度、pH值、光照时间、黑藻量等(要求至少答出两项)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也随之升高。
(5)缩小光强梯度.在1OOW一400W范围内设置更多组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