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棉花姑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棉花姑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19: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认识“棉、娘”等 13个生字和大字头一个偏旁,会写“病”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治病的故事,在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给她治病的迫切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因无法帮助棉花姑娘的抱歉。读好祈使句和人物对话。
3.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仿照课文段式,拓展说话训练。
4.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积累“碧绿碧绿的叶子”式的短语。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植物朋友,看看她是谁?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棉花”,齐读。
2.课文里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姑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边板书边讲述:棉花是一种植物,所以“棉”是(木字旁),“姑娘”是女孩子,所以“姑娘”两字是(女字旁)。
3.出示带拼音的“娘”,强调本身读二声。(齐读)
4.出示带拼音“姑娘”,强调和“姑”在一起,就读轻声。指生读、齐读。
5.指导读课题。棉花姑娘雪白雪白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多惹人喜爱呀,请大家亲切地叫出她的名字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识字读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圈一圈棉花姑娘都请谁帮忙治病了。
2.集中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自由读、指生领读。
(2)归类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①“治别瓢颗”指生读、齐读。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②示“奇碧”,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指读、齐读。小结:看,结构相同的字我们就可以这样归类识记。
③出示“燕、然”“吐啦”,引导按偏旁部首归类识记。
④相机指导盗号文中语气词“啦呀吧呢”。
(3)出示去掉拼音并打乱顺序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导读好句子。
过渡:没能难倒你们,调皮的字宝宝又出新招啦,它们跳到句子中去了,你能读好这些句子吗?
(1)课件出示三句话,生自由朗读。
(2)出示第一句话:“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蚜虫。”
①指生读。
②示蚜虫图片,师扮演蚜虫进行自我介绍。
③听了蚜虫的自我介绍,你觉得蚜虫怎么样?(指生谈感受)令人讨厌就是“可恶”,怎么读好这个词?(指读、齐读)
④引导读出对棉花姑娘的同情和对蚜虫的厌恶。
(3)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①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密密麻麻的,不停地啃着她,咬着她,吸着她的汁液,她多难受呀!此时此刻,她会想些什么呢?
②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写出了棉花姑娘的这种心情?(理解盼望)
③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急切盼望的心情?(指读、齐读,相机评价,进行朗读方法指导:读好停顿和语气)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两句话合在一起,还能读好吗?(指生读)
(5)指导读好长句子,积累词语,拓展说话。
①出示句子“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指生读,引导读正确流利,读出棉花姑娘的美丽。
②对比朗读“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体会叠词的妙处。
③指生读句子,引导读出自己的体会的感受。
④引导拓展积累和运用。棉花是雪白雪白的,叶子是()。那春天的桃花是(),秋天的落叶是(),天上的太阳是(),我们的头发是()。
小结:这些颜色被你们说的更美丽,更鲜艳啦,可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写话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这样的词语。
三、学习 2-4自然段。
1.棉花姑娘生病了,她都请谁帮忙治病了?(生齐答,师相机贴图片)。问: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看,谁来了?棉花姑娘对燕子说了什么?现在你就是棉花姑娘了,你会怎么说?指生读。
(2)创设情境: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更多了,被蚜虫咬得浑身是洞,又痛又痒,她多么着急呀!指导读出请求和急切的语气。
(3)燕子是怎么说的?
(4)采访燕子,引导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不能帮忙的原因。
(5)从“对不起、只会”中你听出了什么?指导读出燕子无能为力的抱歉心情。
(6)师生合作,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主、探究、合作学习 3-4自然段,读好人物对话。
(1)同桌合作朗读 3-4自然段中人物的对话。
(2)朗读第 3自然段。
①指生分角色朗读啄木鸟和棉花姑娘的对话。师生共同评价,相机指导朗读。
②啄木鸟为什么也帮不了棉花姑娘?
③随文学习多音字“干”,用不同字音组词。
④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第 3自然段。
(3)朗读第 4自然段,方法同上。
4.拓展运用、练习表达。
(1)看板书小结。
(2)虽然他们帮不了棉花姑娘,但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大自然中像这样的朋友还有很多。(课件出示资料)介绍猫头鹰、杜鹃、蜻蜓的资料。
(3)如果棉花姑娘碰到的是大屏幕上的他们,棉田里
又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呢?我们来当一回小作家,学着课文编一编吧。
(4)指生交流,相机评价。
四、学习 5-6自然段。
1.最终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2.引读:忽然,一群(生接读)。
3.相机出示“惊奇”一词,引导学生做表情体会“惊奇”的意思,在惊奇地问问“你们是谁呀?”学习“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习“大字头”,观察变化。
4.介绍七星瓢虫,学习“瓢”,出示“瓢”由象形字到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进行字理识字。
5.配乐齐读第 6自然段。
五、指导写“病”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病”字,引导学生观察。一看清结构,二看清重点笔画。
2.指生交流,师相机点拨: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里面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第一笔点起笔紧靠竖中线,竖撇要舒展,病字旁上的点、提不能丢,里面“丙”的横折钩横画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描一写二。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评价。同位互评。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1.课下练习读好人物对话,下节课演一演棉田里的故事。
2.推荐阅读“我的日记”系列丛书,了解更多昆虫方面的知识。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评测练习
一、我会读
棉花 治病 姑娘 燕子 别人 树干 惊奇忽然 碧绿 吐出 瓢虫 七颗星星
二、连一连,说一说
青蛙 捉空中的害虫
燕子 捉田里的害虫
啄木鸟 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
七星瓢虫 捉树干里的害虫
三、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碧绿的叶子
碧绿碧绿的___
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的___
四、照样子,说一说例:
碧绿碧绿的叶子
____的太阳____的桃花
____的天空____的麦穗
____的头发____的云朵
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进行教学,环节扎实。
如:1.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归类识字的意识,教给了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后,我将结构相同、部首相同的生字归类复现,引导学生归类识记,教学“奇”让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等,教学“瓢”则进行字理演变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爱上中国汉字。
2.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课文 2、3、4自然段时,我在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入情入境地指导朗读人物对话。通过随机采访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燕子不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的原因,在引导学生抓住“对不起、只会”等词语体会燕子无能为力的抱歉的心情。
在感悟过程中,采用指读、赛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同学们积极地进入学习之中,仿佛它们就是课文中活泼的小燕子、急切的棉花姑娘。
在此过程中,以学生自我感悟朗读,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的方式进行,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 3、4自然段,同位合作读好人物对话。最后,进行汇报展示。
通过汇报,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害虫,感受到了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并能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这样设计,不但能节省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达到我会学的目标。事实证明,在后面拓展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3.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以理解,分别是:可恶、盼望。在教学中,我现通过让孩子们观察蚜虫的图片,配合蚜虫的自我介绍,让学生说说听了蚜虫自我介绍后的感受,然后引出“可恶”一词,并通过朗读,再次巩固理解“可恶”。理解“盼望”一词则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扮演棉花姑娘,说说她会想些什么,自然而然地理解这种心情就是句中的“盼望”。
4.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课文 2—4自然段结构句式相同,教学这部分内容后,我相机进行了扩展,出示猫头鹰、杜鹃、蜻蜓的资料。
介绍后让学生创编对话: 如果棉花姑娘遇到的是他们,棉田里又会发生怎样的对话?仿照课文 2、3、4自然段说一说它们的对话。_______ 来 了 , 棉 花 姑 娘 说 :“ _________ 。” ___________说 :“_____________。”
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课文的第 6自然段,重点在于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能积累此类词语,进行拓展练习。首先,我让学生比较着读读“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然后体会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后面的表达表现出叶子更“绿”,棉花更“白”,写得更美了。以读带讲,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最后进行拓展此类形式的短语。如:天上的太阳火红火红的。春天的桃花粉红粉红的。秋天的落叶金黄金黄的等,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此类词语。除此之外,我还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散难点。当教学到蚜虫和七星瓢虫的时候,我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出现,不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让学生了解了益虫与害虫的区别。纵观整节课,我认为学生参与度广,课堂气氛比较融洽的,能抓住课文的每一个语言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在这节课学到了很多知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美中不足的是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还不够充分,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朗读对话的时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