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学内容) 数与运算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知识。 2.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 4.会使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合理、灵活地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输理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小黑板
教与学设计说明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
教与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必须完整) 一、情景导入: 小组交流。 二、梳理知识: (一)梳理学生学过的数的概念 1.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提示,先让学生说说五年来学过了哪些数,可以要求学生举举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的例子,并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应用各种数的例子) 2.汇总: 3.要求学生填写教材第65页最下面的一段填空,思考并回答: (1)0和正整数1,2,3,…以及负整数-1,-2,-3,…统称为整数。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小于零的数是负数,大于零的数是正数。 (4)2.6666…是循环小数,用简便写法可以表示为2.。 (二)数的结构 1.复习:什么是十进制数? 每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记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用十进制记数法表示的数叫做十进制数。 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都是十进制数。 2.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十进制数位顺序表”;也可以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把表填完整。 3.小数的性质: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阅读并完成第2小题,并回答、概括: 可以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在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在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小组校对,说一说解题思路。) 1.完成教材第69页《练习一》的题1,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数与运算 (1)0和正整数1,2,3,…以及负整数-1,-2,-3,…统称为整数。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小于零的数是负数,大于零的数是正数。 (4)2.6666…是循环小数,用简便写法可以表示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