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尽职(zhí) 疙瘩(dá) 侮辱(w )
B.啄食(zhuó) 凄凉(qī) 抡起(lūn)
C.叫嚣(xiāo) 犬吠(fèi) 窥探(kuì)
D.侍候(sì) 陡峭(qiào) 哺乳(b )
下列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找到选出来。
2.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
A.提供 B.供给 C.奉养 D.照顾
3.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
A.任何 B.任意 C.无论 D.虽然
4.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
A.欺骗 B.欺瞒 C.伤害 D.欺负
5.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
A.傲慢 B.高贵 C.傲气 D.自豪
6.下列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水仙花不是龙岩的市花,而是漳州的市花。
B.虽然小虾十分有趣,但是我很喜欢。
C.只要你留心观察大自然,就会有新的发现。
D.尽管妈妈拒绝了他的请求,他还是没有泄气。
7.“举”有以下几种解释
举步奔跑中的举应选择第_____种解释。
A.兴起 B.往上抬 C.推选 D.提出
8.我会选择。
将:jiāng jiàng
①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________衔了。
②我将________来想当一名教师。
调:diào tiáo
③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________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④他家刚买了一台空调________。
二、填空题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2.《蜜蜂》一课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课文节选自他的《__________》。作者从实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蜜蜂有____________的能力,但靠的并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___________。
3.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看拼音写词语
yōu lǜ tān wán zhí zé bǐng qì cèng yí fú gǎo zhǐ kǒu qi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ě mèn zāo yāng huā pén shēng jī bó b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用“像”字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换种说法,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可爱的小狗 美丽的桃花 顽皮的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糖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________________把脚掌往上抬抬,__________________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__________________摆一会儿这个姿势,__________________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 )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 )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做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13.在“__________”上填上恰当的连接词。这句话写出了白公鹅走路 的特点。
14.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这句话写出了白公鹅 的特点。
15.你还从选段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至少找两处,并说说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鹰和鸡的故事
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鸡只能从草堆飞上矮墙。
可是在过去,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同是从蛋中孵出,同是嫩嫩的身架,软软的翅膀。
小鹰和小鸡都在成长,他们的想法可不一样。小鹰向往那白云、蓝天,一心想飞到太阳身旁;小鸡只求找点剩饭、碎米,填饱肚肠。
小鹰常常走出小窝,去呼吸新鲜空气;他常常离开树阴,去接受阳光。羽毛刚刚长成,他就开始练习飞翔,越练越强。他飞上高山,地上的一切都在眼底;他穿过白云,雄健的影子映进大江。
小鸡不肯走出小窝,他怕受风着凉;他不肯离开树阴,担心被太阳晒得发慌。羽毛长齐了,他不肯练习飞翔,最多是在树草堆里扑腾几下,和同伴争几粒草籽尝尝。
小鹰长大了,他在高空展翅飞翔。小鸡长大了,他只会从草堆飞上矮墙。
16.用“‖”把文章分成三段。
17.鹰和鸡过去相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鹰和鸡在成长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综合实践。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存在着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我要就世界和平问题向国际社会呼吁,我最想说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疙瘩”中“瘩”的读音为da。
C项“窥探”中“窥”的读音为kuī。
D项“侍候”中“侍”的读音为shì。
2.C
3.C
4.D
5.A
2.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学生要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用代入法作答。
供养: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所需。
A项,提供:供给(意见、资料、物资、条件等)。
B项,供给:把生活中必需的物资、钱财、资料等给需要的人使用。
C项,奉养:侍奉和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
D项,照顾:考虑(到);注意(到);照料。
据此可知,选C。
3.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学生要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用代入法作答。
任凭:听凭。
A项,任何:指示代词。不论什么。
B项,任意: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C项,无论:不论、不管;不要说、不用说。
D项,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
代入检查,可知,选C。
4.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学生要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用代入法作答。
欺侮: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A项,欺骗: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
B项,欺瞒:欺骗隐瞒。
C项,伤害: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
D项,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可知,选D。
5.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学生要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用代入法作答。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极其骄傲。
A项,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B项,高贵: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
C项,傲气:指自尊心很强,很骄傲而且对自己的各方面有自信和满足,但有时候会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D项,自豪: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可知,选A。
6.B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
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A、C、D选项正确;
B.有误,“小虾十分有趣”和“我很喜欢”之间表示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7.B
【详解】
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
“举”:①兴起;②往上抬;③推选;④提出。在“举步奔跑”中的“举”应选择第②的解释。
8.jiàng;jiāng;diáo;tiào
【详解】
略
9. 温度 湿度 光照 法布尔 昆虫记 辨认方向 无法解释的本能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详解】
1.本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考查了对课文重点语段的熟悉程度,作答起来不难,但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做完应检查一遍。
结合课文《花钟》“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蜜蜂》一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文中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蜜蜂能准确无误地回家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原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0. 忧虑 贪玩 职责 屏气 蹭衣服 稿纸 口腔 解闷 遭殃 花盆 生机 生机勃勃
【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蹭”“ 遭”“勃”“虑”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1.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天上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鹅的吃饭,怎能不常常使我们发笑呢?
【详解】
1.本题考查用词语写句子。“无论……也……”表示条件关系,表示前面的条件怎么变,后面的结果都不会有变化。
示例: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2.本题考查写比喻句。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示例: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栋长长的房子。
3.本题考查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双重否定句是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
把“非……不可”换成“一定”、肯定等词语。
4.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所以这句话可以改为,鹅的吃饭,怎能不常常使我们发笑呢?
12.示例:桃花可真美:远看,就像一个穿着薄如蝉翼的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在阳光下跳舞。一阵微风吹来,它们又像千万个小精灵似的,你笑我唱,热闹极了,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详解】
考查句子的仿写。例句中冒号的作用提示下文,有“例如”的意思。仿写句子时注意语言的优美和通顺。
13.先 再 然后 再 优雅、高傲
14.就算 也 从容淡定
15. 步伐气派,很有大将风采。 很爱干净,毛梳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课外积累的能力。本段选自俄国叶·诺索夫 李颜译的《白公鹅》,原文为: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里体现了白公鹅优雅高傲的特点。
14.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句意大意,可知这里应用假设关系的连词,可用“就算……也……”。这里体现出白公鹅高傲、从容淡定的特点。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掌握。既然是体现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的句子,那么应当是描述的较为正面的句子。通读文段,可知体现作者感情的是:①步伐气派,很有大将风采。②很爱干净,毛梳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③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
16.①‖②③④⑤‖⑥
17. 从蛋中孵出,同是嫩嫩的身架,软软的翅膀。 想法不同,行动不同。
18.要有远大的志向,要不畏艰苦。
16.略
17.略
18.略
19.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不要再让战争夺去亲人的生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幸福快乐地生活。
【详解】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