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基础卷)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基础卷)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6 07: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基础卷)
(完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2.如图所示,是某校六三班的张静同学一周内练小楷毛笔字的情况统计图,图中能表示她一周平均每天练字个数的虚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面  事件用下图表示比较合适。
A.某班五年级五位同学数学检测成绩情况
B.蛋糕店某月5种不同糕点的销售情况
C.小明月份零用钱支出情况
D.某商场3月份5种不同品牌电脑销售情况
4.如图是某公司2021年每月收入、支出情况统计图。结余金额最多的是  月份。
A.7 B.8 C.10 D.12
5.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B.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
C.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
D.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
二.填空题(满分30分)
6.(8分)小明和小强赛跑情况如图。
(1)比赛获胜的是    ,他跑完全程用了    分钟。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情况,小明先    后    ,小强先    后    。
(3)小强跑了400米时小明跑了    米。
(4)第    分钟后,小强超过了小明,小强比小明早到    分钟。
7.(6分)下面是、两市2019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  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  毫米。
(2)市  月到  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  毫米。
(3)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  毫升。
8.(3分)明明和亮亮5次的跳远成绩如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明明和亮亮第一次跳远的成绩相差  米.
(2)他们第  次成绩相差最多.
(3)亮亮的成绩呈现  的变化趋势.
9.(5分)根据统计图信息解决问题.
(1)商品  月份销售量最高,商品  月份销售量最高.
(2)商品第三季度平均每月销售  台.
(3)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商品有可能是  ,商品有可能是  .(把相对应的字母填入上面括号.冰箱 .取暖器)
10.如图是小明一家周末出去游玩的行车情况,从图中可看出小明一家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共用了   时。如果不算休息时间,那么小明平均每时行   千米。
11.(6分)某地区医院2017年感冒就医人数统计图.
(1)这一年中,因患感冒就医的人主要集中在第  季度和第  季度.
(2)春、夏、秋冬四季中此地区在  季人最容易感冒.
(3)这是一个  统计图,从  月到  月发病人数持续增多.
三.判断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12.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13.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14.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   
四.操作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15.(6分)下面是生物小组同学记录的一棵杨树6年的生长情况。
树龄 1 2 3 4 5 6
高度 90 140 230 260 310 440
根据以上数据,请你画出折线统计图。
16.(6分)某水泥厂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1月份计划生产水泥400吨,实际生产450吨;2月份计划生产400吨,实际生产440吨;3月份计划生产水泥500吨,实际生产600吨.
请完成折线统计图.
五.解答题(满分42分)
17.(8分)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问题。
、两种品牌扫地机器人2020年月月销量统计图
(1)从   月至   月,品牌扫地机器人销量增长最快。
(2)若你是销售经理,下一年打算如何进货?请简要说明理由。
18.(12分)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1)这种统计图是   统计图。
(2)护士每   小时给聪聪量一次体温。
(3)聪聪在医院期间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
(4)6月7日12时,聪聪的体温是   。
(5)从体温上看,聪聪在医院的治疗有没有效果?为什么?
19.(12分)下面是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情况的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有一种果子的生长期为4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3)雷勇家住在乙地,他们家准备“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20.(10分)小洪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1)小洪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从这一天到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
所以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的次数的变化情况,把病人的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答案:.
2.解:
(个
虚线①表示均每天练字80个,虚线②表示均每天练字100个,虚线③表示均每天练字在之间,虚线④表示均每天练字140个,所以虚线③能表示张静同学一周平均每天练字个数。
答案:。
3.解:、某班五年级五位同学数学检测成绩情况,宜用条形统计图;
、蛋糕点某月5种不同糕点的销售情况,宜用条形统计图;
、小明月份零用钱支出情况,宜用折线统计图;
、某商场3月份5种不同品牌电脑销售情况,宜用条形统计图。
答案:。
4.解: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结余金额最多的7月份。
答案:。
5.解:、由图可知,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先上升后有所下降;所以错;
、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先有所上升,后有所下降,所以错;
、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开始差距大,后来差距变小;所以错;
、纸质书的阅读量比电子书每年都多,所以,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所以正确.
答案:.
二.填空题(满分30分)
6.解:(1)比赛获胜的是小强,他跑完全程用了5分钟。
(2)小明先快后慢,小强先慢后快。
(3)小强跑了400米时小明跑了500米。
(4)第4分钟后,小强超过了小明,小强把小明早到1分钟。
答案:小强,5;快,慢,慢,快;500;4,1。
7.解:(1)(毫米)
答:3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15毫米。
(2)(毫米)
答:市5月到6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102毫米。
(3)
(毫米)
答: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24毫米。
答案:3、15;5、6、102;24。
8.解:(1)(米
答:明明和亮亮第一次跳远的成绩相差0.1米.
(2)(米
(米
(米
(米
(米
答:他们第5次相差最多.
(3)亮亮的成绩第1次到第2次呈上升趋势,第3次有所下降,第4次、第5次呈上升趋势.
答案:0.1;5;上升.
9.解:(1)商品7月份销售量最高,商品12月份的销售量最高.
(2)
(台
答:商品第三季度平均每月销售75台.
(3)根据图中信息,我认为商品冰箱,商品是取暖器.
答案:7、12;75;、.
10.解:
(千米)
答:小明一家从出发至到达目的地共用了6时,如果不算休息时间,那么小明平均每时行72千米。
答案:6,72。
11.解:(1)这一年中,因患感冒就医的人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
(2)春、夏、秋冬四季中此地区在冬季人最容易感冒.
(3)这是一个折线统计图,从8月到11月发病人数持续增多.
答案:一、四;冬;折线、8、11.
三.判断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12.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得,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答案:.
13.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14.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不相同,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答案:。
四.操作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15.解:作图如下:
16.解: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满分42分)
17.解:(1)从10月到11月,品牌扫地机器人销售量增长最快。
(2)作为销售经理,在下一年进货时多进品牌扫地机器人。理由是:品牌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品牌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答案不唯一)。
答案:10,11。
18.解:(1)这种统计图是单式折线统计图。
(2)(小时)
答:护士每6时给聪聪量一次体温。
(3)聪聪在医院期间体温最高是,最低。
(4)6月7日12时,聪聪的体温是。
(5)从体温上看,聪聪在医院的治疗有很大的效果,因为2天时间,体温就恢复正常,并且平稳了。
答案:单式折线;6;,;。
19.解:(1)甲乙两地今年的温度是逐步升高,到7月份升到最高,然后下降;根据四季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可知明年的温度变化也是如此,即:甲乙两地今年的温度是逐步升高,到7月份升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此种果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生长期为4个月,这种果子适宜在甲地种植.理由如下:
乙地温度在连续4个月内,有时在之间,甲地在连续4个月内,温度不可能出现之间.
(3)雷勇家住在乙地,他们家准备“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10月份甲地的温度较高,而乙地的温度相对甲地更低一些,所以他们要带一些稍单薄的衣服.
20.解:(1)小洪每隔2时测量一次气温.
(2)从这一天到的气温从总体上说从到气温一直上升,从到气温一直下降.
答案:(1)2;(2)从到气温一直上升,从到气温一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