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
联合国(United Nations)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2个观察员国。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
(2)会议:
(3)结果: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题思考:
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 随着亚非拉一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已在联合国总数中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毛泽东曾表示:“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材料二 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材料三 1969—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问题思考:
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材料一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联合国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 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材料三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
个时候彻底失败了。 ——乔冠华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的外交
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敌 对
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美关系的变化: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乒乓外交(Ping Pong Diplomacy)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小球”指的是乒乓球,“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运动员科恩和中运动员庄则栋1971年日本名古屋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队代表
在拉瓦尔品第,我们消失了48小时,对外宣称的理由是我身体不适,但我们真正的目的地是北京。在华盛顿,只有总统和我的首席助手黑格知道我真正的使命。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
——1972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1978年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建交公报”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发展。
邓小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那是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中美建交尚未满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带了20多个随从和8个中方安保人员,飞往大洋彼岸,次日凌晨抵达美国。图为邓小平夫妇和美国总统卡特夫妇在白宫向人们致意。
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会走向缓和?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材料二 60年代中期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台,推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积极进攻战略,到70年代中期,苏联在军备方面超过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数量超过美国的40%。美国迫切需要改变被动局面。
(1)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材料三 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五 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无论我们还是中国,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美国总统尼克松
(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会走向缓和?
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会走向缓和?
材料分析:
材料六 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密切。但从1964年开始,苏联不断向中苏边界增兵制造事端。据统计,从1964年至1969年,由苏方挑起的边境事件达4189起。
材料七 1969年3月2日,中国和苏联边防部队在乌苏里江珍宝岛上发生冲突。在珍宝岛冲突中,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尤其是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最终,中国军队获得胜利。之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正式破裂。
材料八 中苏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激烈交火。这次事件后,中苏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降至冰点。
——整理自《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3)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严重威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会走向缓和?
材料分析:
材料九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整理自《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十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1972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4)缓和中美关系,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美关系在70年代会走向缓和?
材料分析:
从上述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当中,可以看出:
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利益
“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还有巨大的分歧。而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政府《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到1972年
底,一年多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三、 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1.背景
2.举措(了解)
3.成果
成就2: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成就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3.成果
成就3:中国举办的重要会议。
4.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温馨提示:请从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方面思考。)
(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课堂小结
1.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27届联合国大会
随堂检测
基础巩固
C
2.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1971年基辛格访华 B.乒乓外交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3. 下图是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某期的封面。封面上的照片为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合影。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照片为运动员游览美国名胜所拍
B. 照片拍摄于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
C. 此举打开了中美人民友谊的大门
D. 表明美国社会各界赞同中美建交
C
3.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做出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原因是( )
A. 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B. 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 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D. 与苏联争霸处于不利地位
能力提升
C
4. 1972年3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28万美元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超过1971年274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B
能力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位……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州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美国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时间 事件
近代
现代
知识拓展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00-1901年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成为英法侵略者的帮凶
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美国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美国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建交后的中美关系改善过程曲曲折折,纠纷不断,但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是积极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