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07:57:19

文档简介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二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向人们介绍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恐龙的有关知识,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加强学生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
第二课时着重体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了解课文逻辑叙述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准确生动的语言,了解课文逻辑叙述的写法。体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能思考提问,尝试解决。加强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回顾: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词语复习:出示本课要求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学习。
3.主要内容:
(1)出示段落结构,让学生回顾对应段落的内容。
(2)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
(二)自主探究
1.提出假说:
教师: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是什么?
明确: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思考:“恐龙”和“鸟类”是毫不相关的物种,为什么科学家提出这样的假说?
2.自主学习:
教师:找出课本上有关恐龙和鸟类的形容词!
3.历史发现:
教师:一开始(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出示禽龙骨骼和古代鸟类骨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发现。
4.历程进程:
教师: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了……
明确:提出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思考完成:(1)这个假说依据是什么?(2)假说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5.知识强化:
教师: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有什么发现?
明确:证实假说,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6.小组交流:
教师: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内容点拨: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_____一般大小;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_______其中,一些_____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_____;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开始在_____生存。这些_____的恐龙慢慢具备了_____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地面上_____的恐龙奔跑过程中也学会了飞行。所以恐龙的一支就演化为鸟类,飞向蓝天了。
(三)逻辑推理
1.带着问题阅读:
教师:每个时间段里恐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课文中圈出关键词句,并批注感悟。
学生按三个时间段在文中圈出关键词句,写出感悟。
2.重点突破:
出示第4自然段内容
教师:你的感想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3.重点语句:
出示第4自然段(节选)内容: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教师:“形态各异”指的什么?
4.恐龙家族:
教师:分别从“生活习性、身体形态、性情”三方面具体了解第一代恐龙的特点。
5.重点词语:
出示第4自然段(选段),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_中空_,身体_轻盈_;脑颅_膨大_,行动_敏捷_;前肢_越来越长_,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_美丽的羽毛_,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6.猜想过程:
教师:科学家在得出结论前有哪些猜想?
明确:
猜想一: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
猜想二: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7.得出结论:
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8.结尾归纳:
教师:自主阅读第5自然段内容。提示关键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历史进程”指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
“愿望”指重现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过程。
(四)课内拓展
1.小练笔:
教师: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注意:(1)运用准确的语言;(2)语言充满趣味性;(3)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
2.资料袋:
(1)一开始(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随即提出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随即证实假说。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类起源的假说?结合资料袋说一说。
点拨:槽牙类起源说(假锷类起源说)、鳄类的姐妹群假说、兽脚类恐龙起源说。
(五)课堂小结
1.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从中我们还体会到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和艰辛。
课文最后还表达了科学家们美好的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的这一历史进程。
2.演化回顾:
出示时间顺序,让学生回顾随时间变化,恐龙的演变过程。
(六)随堂小测
1.读一读,连一连。
轻灵的 羽毛
迟钝的 霸王龙
凶猛的 鸽子
美丽的 马门溪龙
(七)板书设计
(八)布置作业
1.为你喜欢的恐龙制作小卡片。
2.查找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
第 9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学案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能按要求,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结合准确生动的语言,了解课文逻辑叙述的写法。体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学习难点】
默读课文,能思考提问,尝试解决。加强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并试着解决。
【自主学习】
1.找出课本上有关恐龙和鸟类的形容词。
2.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思路,把空白处补充完整。(根据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写作思路:注意相似——( )——提出假说—( )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辨析形近字组词。
吨 钝 末 末 漫 慢 描 猫
( )位 ( )来 缓( ) ( )述
迟( ) ( )尾 浪( ) ( )咪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一些猎食性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2.恐龙向鸟类演化大致有哪几个阶段?(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关注加点的词,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中“全面”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一个演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2.查找有关恐龙灭绝的资料。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略。
【自主学习】
1.示例:形容恐龙的:凶猛、笨重、迟钝、茹毛饮血、温顺可爱等;形容鸟类: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等。
2.研究化石 发现证据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吨 未 慢 描 钝 末 漫 猫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小,它们骨骼中空,这样体重减轻了,身体变得越来越轻盈;它们的头变大一些,行动更加敏捷;前肢变得越来越长,很像鸟类的翅膀;再后来,它们的身体表面长出美丽的羽毛,慢慢地具有了飞翔的能力,演化成了鸟类。
2.第一阶段:世界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第二阶段:繁衍成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第三阶段:一些猎食性恐龙变得像鸟;第四阶段:学习飞行。
3.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全面”一词,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科学家希望揭示这一历史进程,说明还没有揭示,而课文表明对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进程已经有了大致的揭示,这样就矛盾了。用上“全面”二字表示科学家希望在大致揭示的基础上,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揭示,获取更多的证据。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参考:两亿四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像鸟类。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到树上去寻找食物,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就能飞行了。地面上有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所以恐龙的一支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
2.略。
第 1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向人们介绍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恐龙的有关知识,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加强学生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
第一课时着重识字,能质疑提问,梳理课文结构。整体把握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2.认读“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毫、末”等15个生字,理解“恐龙、笨重”等词语。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阅读课文,能质疑提问,整体把握内容。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借助恐龙的有关知识,梳理课文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题目解析:
(1)了解题目中的“恐龙”是课文的描述对象。
(2)体裁:科普说明文。
主要向人们介绍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3)试着填一填:( )的恐龙。
思考:恐龙与鸟类之间有什么关系?
2.走近作者:徐星及他的研究成果。
3.恐龙的诞生:
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恐龙。
(二)新课初知
1.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认识。
2.预习检查:
(1)课文分成几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讲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的演化过程是___自然段。
(4)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3.结构图示:
教师:根据内容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段落。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三)生字积累
1.生字朗读: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
2.串词知文:
教师出示图文结合顺序图,让学生掌握生字“衍、颅”等,并得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的结论。
3.生字积累:出示本课要求写读的生字,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写一写。
4.重点字指导:
(1)书写指导:
末:注意撇捺要舒展,第二横较短。
隧:注意右半部分“遂”的笔画。
膨:注意“膨”字三撇笔画及位置。
翼:注意“羽”字笔顺。
(2)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重点字,教师巡视指导;
(3)组词;
(4)辨字及运用。
5.生字比较:出示两组相似的字,让学生观察并给它们组词。(钝—吨 膨——肢)
6.词语认读:出示“恐龙、笨重”等词语,要求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
7.疑词解惑:翱翔、凌空、五彩斑斓、点睛之笔。
教师提醒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换词法理解。
教师: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四)学法导读
1.阅读提示:
(1)恐龙与鸟类之间有什么关系?
(2)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3)本课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
2.对比学习:
教师出示“恐龙、鸽子、孔雀”的图片及特点,让学生对比了解恐龙和鸟类的关系:
恐龙:凶猛、笨重、迟钝、茹毛饮血
鸽子、孔雀:轻灵、敏捷、轻盈、五彩斑斓、凌空翱翔
总结: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自我描述: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进程(用上前后顺序词)。
4.叙述过程:
教师:在文中画出恐龙从古到今体形变化历经的阶段的关键词句,并用课文语句完整叙述演化进程。
时间顺序:
①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五)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1)我学习了生字词有:钝、凌、隧等。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认识了许多关于恐龙的名词____________
(4)恐龙演化成鸟类的最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
(六)随堂小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文章。
(2)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作用是直接点明中心。
(3)课文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提出的假说: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并批注,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 7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学案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2.认读“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毫、末”等15个生字,理解“恐龙、笨重”等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指导阅读课文,能质疑提问,整体把握内容。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学习难点】
借助恐龙的有关知识,梳理课文结构。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你认识哪些恐龙,写一写。
【自主学习】
1.课题: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描写对象:__________________
3.课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体裁: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在田字格中写下本课生字,并标注拼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拼音。
【qī xī】树栖( )
【suí suì】隧道( )
【bì pì】开辟( )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翱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凌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彩斑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课文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提出的假说:
2.理清本文的结构特点。
第______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______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______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例如:角龙、甲龙、剑龙、霸王龙等。
【自主学习】
1.《飞向蓝天的恐龙》
2.恐龙
3.直接点明中心
4.科普说明文
5.徐星 《未亡的恐龙》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略。
2.qī suì pì
3.翱翔: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五彩斑斓:颜色多、绚烂多彩。
点睛之笔: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局部。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1、2 3、4 5
3.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
第 7 页6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后作业(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òng chí dùn gē zi
mò qī xíng tài qián zhī
kāi pì miáo huì
【能力提升】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一篇有趣的 文,再现了
过程。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 到 的,揭示了科学家们在 方面的重大发现,唤起了我们对
的浓厚兴趣。
2.猎食性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身体轻盈→ →
→体表长出羽毛→ →慢慢具备了滑翔、飞行能力。
【综合运用】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回收的塑料瓶哪里去了
教室的角落里,堆放着装满空塑料瓶的箱子。班长把它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卖废品的钱用来充当班费。
回收塑料瓶司空见惯,同学们都习以为常了。可有谁知道废品收购站把回收的塑料瓶弄到哪里去了,这些塑料瓶又做了什么呢?
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废品收购站把回收的塑料瓶按颜色、类别进行人工分类,然后把各类塑料瓶分别压缩打包,送往再生工厂。在工厂里,塑料瓶先被送入粉碎机,粉碎后清洗干净,去掉杂质,再经过真空干燥后,进入纺丝阶段。他们先把这些清洁干燥后的废旧塑料纺成集束状组合,继而经过拉伸变细,再加热使其卷曲,以增加弹性,然后切断、烘干,最后打包出厂。
就这样,车间的机器“吃”进塑料瓶碎片,产出差不多等量的涤纶短纤维。这种涤纶短纤维粗细不等,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塑料品,可做纺纱、织布的原料(我们穿的衣服),可用于家具(我们用的塑料桌子、坐的塑料椅子)、玩具和枕头、被子、棉衣等的填充料。涤纶短纤维越细,保暖性和柔软度越好,甚至可以达到替代羽绒的效果。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一种成熟的技术,可以利用废弃的塑料瓶,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出用于食品包装的聚酯原料。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350万吨的废弃塑料瓶,如能全部再生利用,那该节省多少能源啊!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聚酯(zhǐ zhī) 差不多(chā chà)
纤维(xiān qiàn) 空塑料瓶(kòng kōng)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废品收购站把回收的塑料瓶按形状、类别进行人工分类。 ( )
(2)塑料瓶碎片可以再生出涤纶短纤维。 ( )
(3)人们可以利用废弃的塑料瓶生产出用于食品包装的聚酯原料。 ( )
3.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已经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同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看到这条消息,你想说什么?
4.我能仿照短文第三自然段工厂处理废塑料瓶的过程,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写出我每一次预习课文的过程。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笨重 迟钝 鸽子 末期 形态 前肢 开辟 描绘
二、1.科普说明 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 简单 复杂 古生物研究 科学
2.头颅膨大 前肢渐长 转移到树上生存
三、1.zhǐ chà xiān kōng
2.(1)× (2)√ (3)√
3.示例:这是一项正确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遏制破坏环境的行为,但保护环境还得靠大家自觉,从自身做起。
4.略。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作业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后作业(三)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夯实基础】
一、读句子,再根据拼音写字词。
1.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bèn zhòng( )、chí dùn( )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líng kōng( )翱翔的gē zi( )。
2.恐龙xíng tài( )各异:有的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dūn( );有的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的身体逐渐变小,但nǎo lú( )péng dà( ),qián zhī( )越来越长,能像niǎo yì( )一样拍打。
【能力提升】
二、辨字组词。
钝( ) 巩( )
顿( ) 恐( )
漫( ) 据( )
慢( ) 锯( )
【综合运用】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保鲜千万年
动物或植物失去生命后,大多都会腐烂掉,其中少部分会变成像岩石一样的东西,这个过程叫石化作用。然而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动物或植物不需要经石化作用也可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样的“生命”可以保鲜千万年。
在辽宁省抚顺市的第三纪煤层中,曾发现有大量的琥珀。琥珀为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透明固体,是一种很珍贵的装饰品。在琥珀中常可以看到一些植物的叶片和完整的小昆虫,如蚊虫、蚂蚁等,它们都是远古时代的生物,但仍然翅脚俱全,栩栩如生。为什么这些叶片和昆虫能保存得这样好呢?原来一些植物(如红杉、松树等)会分泌出一种透明的、黏度很强的树脂。当昆虫或叶片恰巧被粘住后,树脂就逐渐把虫体或叶片整个包成球状的团块,而虫体或叶片受到树脂的保护,就像被封闭在一个玻璃容器里,与空气隔绝,能防止细菌的分解,不致腐烂。经过漫长的岁月,树木成了煤炭、包裹有昆虫或植物叶片的树脂团块成为化石,这就是透明的琥珀。虽然琥珀是化石,但其中的昆虫或树叶却是几万甚至几千万年前的生命的完整呈现。
还有一个奇异的实例,就是在西伯利亚北极圈冻土层中,曾发现几十具完整的猛犸象遗体,它们出土时皮毛完好,骨肉相连,肌肉还很新鲜,有的口内还衔着没有下咽的青草,胃中没有消化的食料也保存下来了。原来它们死后被埋藏在冻土层内,就像被冷藏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内,虽然经过了几万年,但超低温的冷冻让它们的“生命”被延续至今。
由此可见,封闭、冷藏等特殊的自然条件,都可以使生物体不经石化作用而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几千万年前的生物都能保存得栩栩如生。
1.生物体保存千万年需要特殊的条件,下列不符合保存条件的是( )
A.石化作用。 B.水中保鲜。
C.封闭保存。 D.超低温冷藏。
2.琥珀是一种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 ,琥珀中的昆虫虽然经历了上千万年,但仍然 , 。为什么生物在琥珀里不会腐烂?用“_____”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
3.文中提到要把生物体保鲜千万年有三种方法,而作者重点写了其中两种,并举了两个事例,请概括这两个事例:
① ;② 。
4.根据文章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
提出的问题:
解决方法:
答案:
5.有人说,小昆虫被松脂包裹住,生命就结束了,这太可惜了;也有人说,小昆虫在松脂中,它的生命得以延续千万年,真好。你赞成哪种观点呢?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三)
一、1.笨重 迟钝 凌空 鸽子
2.形态 吨 脑颅 膨大 前肢 鸟翼
二、示例:迟钝 顿时 巩固 恐龙 漫长 缓慢 依据 钢锯
三、1.B
2.透明固体 翅脚俱全 栩栩如生 当昆虫或叶片恰巧被粘住后,树脂就逐渐把虫体或叶片整个包成球状的团块,而虫体或叶片受到树脂的保护,就像被封闭在一个玻璃容器里,与空气隔绝,能防止细菌的分解,不致腐烂。
3.①琥珀将几万甚至几千万年前的生命完整呈现
②西伯利亚北极圈冻土层中几万年前的猛犸象遗体保存完整
4.提出的问题:红杉、松树这些植物分泌出的树脂有什么作用?
解决方法:查资料、询问他人。
答案:这些植物分泌出的树脂就好像动物伤口流出的组织液,有保护伤口的作用,能避免病虫害从伤口感染整棵植株,是植物的自我保护措施。
5.示例:我更赞成后者。小昆虫的生命虽然在当时就结束了,但是以另一种形式在松脂中得以完整保存并延续了千万年,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