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件 28张PPT+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件 28张PPT+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26 22:31:07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专题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浙教版 中考复习
类型一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例1 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m4﹣m2+m1 
 化学 
重点题型
【解析】
(1)锡粉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安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锡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m3=锡的质量m1+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m4-m2),即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m4-m2+m1;
重点题型
变式1 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开始进行实验。
(1)实验1:加热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团表面变为______色,铜丝
团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将铜丝团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铜丝团表面有白色固体生成、______________,然后将铜丝团移出溶液,小心地松手,发现稳定后的砝码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下降
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Cu与氧气的质量总和
溶液变为蓝色
上升
变式演练
类型二 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例2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H3 D.N2
【解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先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写出表达式,推断其它物质的组成元素。AgNO3由Ag、N、O三种元素组成,SO2中由硫元素,不可能;NH3中由氢元素,也不可能;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是NO2 。正确答案是B。
B
重点题型
变式2 3.0克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不含氧元素
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
C
变式演练
例3 (2020·河池)燃气公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及时发现燃气泄漏,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H2S D.S
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已知反应物的原子有:4个C、12个H、2个S、18个O,生成物的原子有:4个C、12个H、14个O,比较反应前后C、H、S、0原子的数目,可知生成物中缺少2个S和4个O,注意到X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是由1个S和2个O构成的SO2。故答案选A。
类型三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重点题型
变式3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S+3C=X+N2↑+3CO2↑。请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K2S

变式演练
例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的质量/g 4 待测 28 2
【解析】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生成丙20g;减少的是反应物,甲16g和丁4g参加反应,写出表达式甲+丁=丙。乙没有参加反应,可能是催化剂,AB错误;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6g:20g=4:5,C错误;由于甲+丁=丙,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所以D不正确。
D
重点题型
题型四 图表型题
变式4-1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x的数值为6%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9
C
变式演练
变式4-2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
变式演练
变式演练
变式4-3  某科学实验小组探究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得到如表所示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分析下列问题。
(1)从以上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______(选填“A”“B”或“C”)。
(2)B实验中生成CO2质量不是28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A
碳是过量的,16 g的氧气只能与6 g的碳反应生成22 g的二氧化碳

质量(克) A B C
O2 8 16 24
C 3 12 6
CO2 11 22 22
例5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5:4
类型五 微观模型题
D
重点题型
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氮,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NH3======== 6H2O+4N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5:4,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一定条件
重点题型
变式5 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B
变式演练
例6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 D,则C的质量为( )
A.6.8g B.9.6g C.8.8g D.4.4g
题型六 求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
【解析】根据方程式:A+3B=2C+3D,结合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故A和B的质量比为7:24,所以当2.8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可以求出消耗B的质量为9.6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2.8g+9.6g=C+3.6g,所以C的质量=8.8g,故选C。
C
重点题型
变式6 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5:1 D.4:1
【解析】此反应可表示为A+B=C+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10g+ =8g+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g+4g-l0g=2g,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2=5:1,答案为C。
C
变式演练
题型七 利用表格分析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7 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_____g。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
(3)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20 20 2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0.2
13:100
重点题型
【解析】
(1)根据前两次都是生成0.08g氢气,而第三次只生成0.04g氢气,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08g+0.08g+0.04g=0.2g 。
(2)(3)设锌的质量为x
由第一次、第二次实验可知,20g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08g氢气。
Zn+H2SO4═Zn SO4+H2↑
65 98 2
x y 0.08g
65/x=2/0.08g
x=2.6g
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2.6g:20g=13:100
98/y=2/0.08g
y=3.92g
H2SO4%=3.92g/20g=19.6%
故答案为: (1)0.2;(2)13:00(3)19.6%。
重点题型
变式7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丙同学实验所用20g样品中有 g的 参加了反应;
(2)四位同学中, 两位同学所取的硫酸溶液质量不足(填写“甲”、“乙”、“丙”或“丁”);
(3)计算混合物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甲 乙 丙 丁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25 25 20 20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00 120
反应剩余固体质量/g 21 17 12 12
反应掉固体的质量/g 4 8 8
答案:(1)8 CuO (2)甲、乙 (3)m(CuO)=20g-12g = 8g  CuO% = 40% 
变式演练
板书设计
题型八 含图像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型的计算
例8 实验室中有一包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CaCO3的含量,取20 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g。
(2)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4
作业布置
变式8 小华同学为研究胆矾晶体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取2.50 g胆矾晶体(CuSO4·xH2O)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加热到t1 ℃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 ===CuSO4+xH2O。
(1)计算胆矾晶体中x的值。
(2)升温到t2 ℃,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预测其化学式为_______,求图像中m的数值(写出求m的数值的过程)。

变式演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中得到80克食盐水
2.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下述各式为物质间系数关系,正确的是( )
A.2b=2m+n    B.3n=2a C.3n=a D.2m=a
3.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1O)2]。次氯酸
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Cl2 B.CO2 C.CaCl2 D.O2
4.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中含有氧元素 C.M中含有水 D.M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
5.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
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W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Y在反应中可能起催化作用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1
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
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7.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6 g
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 g。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的固体是纯净物 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
C.3.8 g气体是CO2和O2的混合物 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 g
8.将10g镁、铝的金属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经测定溶液质
量增加了9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19g B.50g C.58g D.63g
二、填空题
9.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利用甲烷(CH4)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C2H5OH)的途径。
(1)“其他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2)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的产物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0.如图,用细线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硬质铜丝悬挂起来,调节细线位置使之处于铜丝中点,
此时铜丝保持水平平衡。
(1)用酒精灯给铜丝左端加热数分钟,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停止加热后冷却,铜丝的左端将 (填“下降”“升高”或
“静止不动”)。
(2)将铜丝连同细绳取下,铜丝加热过那一端浸入稀硫酸中,充分反
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后,重新用细绳在原位置悬挂起来,发现
铜丝右端下降.请解释原因: 。
11.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100 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
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反应到B点所得溶液质量的增加量______ g。
12.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
取11.2 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 g CuO、8.0 g 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求X中铜、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
13.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
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
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
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
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
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
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
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
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
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
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
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
来自___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足量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1)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g。
15.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组实验。
(1)上述实验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可多选)
(2)实验A中硫酸铜溶液与烧杯中铁粉混合后充分反应,
过滤,往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没有产生气泡。
请写出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______。
(3)实验D中,若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烧杯中时,混合物中
4种离子(分别用a、b、c、d表示)数量变化情况如
图2所示,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在哪个点(选填“甲、
乙、丙”)时恰好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
三、解答题
1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纪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
甲 乙 丙 丁
取用稀硫酸质量/g 100 100 100 200
加入金属的质量/g x 1.25x 2x 2x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5 0.6 0.8
略不计)计算:
(1)甲同学加入锌的质量x;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7.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 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
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石灰石样品/g 25 15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
请回答:
(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写最简比)
(2)表中m=___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8.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象如图,该图象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
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
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 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NaHCO3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产生CO2的质
量为4.4g,刚好总共消耗盐酸100g。请问:
(1)写出V1、V2的比值;
(2)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9.张南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内蒙古伊盟地区的天然碱湖带来一种“碱”样品(含 有碳酸钠、氯化钠和泥沙)。为测定这种样品(样品中的泥沙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中碳酸钠的含量,并得到纯净的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反应中生成氯化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该“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_;
(4)若最终得到的滤液为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C 5.A 6.D 7.D 8.C
二、填空题
9.(1)氧 (2)相同
10.(1)2Cu+O2 △ 2CuO 下降
(2)铜丝在左端被氧化成氧化铜部分与稀硫酸反应,导致左端重力小于右端
11.(1)MgCl2、NaCl(2)188.4
12.(1)4.8(2)1∶2
13.(1)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2)空气(3)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14.(1) 温度未达到金属镁的着火点 (2) 2Mg+O2点燃2MgO (3) 1.6 g
15.(1)ACD (2)硫酸亚铁,硫酸亚铁、硫酸铜
(3)丙,这是因为c表示氢氧根离子数量,随着反应进行,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当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在丙点时,氢氧根离子数量减小到0,说明氢氧化钠恰好和盐酸完全反应。
三、解答题
16.(1)甲同学加入锌的质量为13g;(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4%
17.(1)10∶3∶12 (2) 336.8(3)7.3%(4)80%
18.(1)v1:v2比值为1:1(2)盐酸中HCI的质量分数为7.3%
19.(1)Na2CO3+2HCl═2NaCl+H2O+CO2↑; (2)117/x=44/4.4g; (3)53%; (4)6.7%; (5)2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学案
重点题型·变式演练
类型一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例1 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
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
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 ,于
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变式1 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后开始进行实验。
(1)实验1:加热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团表面变为________色,
铜丝团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将铜丝团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铜丝团表
面有白色固体生成、______________,然后将铜丝团移出溶液,小心地松手,发现
稳定后的砝码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类型二 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例2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H3 D.N2
变式2 3.0克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不含氧元素
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
类型三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3 (2020·河池)燃气公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及时发现燃
气泄漏,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6H2O+2X,则X的化学
式为( )
A.SO2 B.SO3 C.H2S D.S
变式3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2KNO3+S+3C=X+N2↑+3CO2↑。请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最
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题型四 图表型题
例4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的质量/g 4 待测 28 2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变式4-1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x的数值为6%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9
变式4-2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变式4-3  某科学实验小组探究一定质量的碳放
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得到如表所示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分析下列问题。
(1)从以上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分析,这三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______(选填“A”
质量(克) A B C
O2 8 16 24
C 3 12 6
CO2 11 22 22
“B”或“C”)。
(2)B实验中生成CO2质量不是28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类型五 微观模型题
例5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5:4
变式5 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题型六 求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
例6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 A与一
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 D,则C的质量为( )
A.6.8g B.9.6g C.8.8g D.4.4g
变式6 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
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5:1 D.4:1
题型七 利用表格分析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7 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
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20 20 2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_____g。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
(3)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变式7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
同学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25 25 20 20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50 100 100 120
反应剩余固体质量/g 21 17 12 12
反应掉固体的质量/g 4 8 8
请分析上述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丙同学实验所用20g样品中有 g的 参加了反应;
(2)四位同学中, 两位同学所取的硫酸溶液质量不足(填写“甲”、“乙”、
“丙”或“丁”);
(3)计算混合物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题型八 含图像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型的计算
例8 实验室中有一包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CaCO3
的含量,取20 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与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g。
(2)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式8 小华同学为研究胆矾晶体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取2.50 g胆矾
晶体(CuSO4·xH2O)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
加热到t1 ℃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 ===CuSO4+xH2O。
(1)计算胆矾晶体中x的值。
(2)升温到t2 ℃,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预测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求图像中m
的数值(写出求m的数值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