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工作》课后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为世界工作》课后巩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9 16: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巩固
剖析精彩文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在法国作家当中,马克思对狄德罗的评价很高;他认为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杰作。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全部法国文学他都爱好。恩格斯曾经说过,在这种文学中,法兰西精神不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内容来说,如果考虑到当时科学的状况,那么文学的意义就是在现在看来也是极高的,而就形式的优美来说,更是后无来者。马克思的看法和恩格斯是一致的,他摈斥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特别不喜欢戛多布里昂的故作高深,他的拜占庭式的夸张和感情的卖弄——总之,不喜欢他在文字上的那种过火的矫揉造作。马克思非常欣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认为它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他曾希望在完成自己的巨著之后写一部评论《人间喜剧》的书,但是这个计划也像其他许多计划一样,始终没有完成。
②从马克思定居伦敦以后,英国文学就在他的文学爱好中上升到第一位。莎士比亚的巨大身影在他心目中遮没了其他一切作家,成了他全家的崇拜对象。可惜,马克思从来没有谈论过莎士比亚对决定自己时代的命运的各种问题的态度。关于拜伦和雪莱,他却谈论过。他说,凡是热爱和了解这两位诗人的人都会认为,拜伦死在三十六岁的盛年是一件幸事。因为他倘若活得更长一些,他无疑会成为一个反动的资产者。相反,雪莱在二十九岁就与世长辞,是值得惋惜的,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家,永远会是属于争取社会主义的先进斗士之列的。马克思非常喜欢18世纪的英国小说,特别是菲尔丁的《汤姆·琼斯》,认为这部小说也是以它所特有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时代。此外,马克思还认为瓦尔特·司各脱的某几部小说是这一类作品中的典范。
③马克思在文学鉴赏方面,正如他对莎士比亚和瓦尔特·司各脱的偏爱所表明,是没有任何政治和社会成见的。但是他也绝不是那种常常和政治上的漠不关心或甚至奴颜婢膝相联的“纯粹美学”的信徒。在文学方面,马克思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不能用任何死板公式来衡量的具有独到见解的学者。因此,他在选择文学读物方面完全没有洁癖,有时对于那些使学院审美家们望而生畏的读物,他也并不嫌弃。像达尔文和俾斯麦一样,马克思爱读长篇小说。他特别喜欢惊险小说和幽默小说:从塞万提斯、巴尔扎克和菲尔丁,到保尔·德·科克和大仲马。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矫揉造作( ) (2)奴颜婢膝( )
(3)嫌弃( ) (4)俾斯麦( )
答案:(1)jiǎo róu zào zuò (2)nú yán bì xī (3)xián qì (4)bì
2.从第①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文学的鉴赏标准,请你分条列出,并作简单的解释。
参考答案:(1)内容上要求反映社会生活。比如对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全部法国文学他都爱好,原因是它们反映了法兰西精神;他也欣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认为他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2)形式上不喜欢文字上的那种的过火的矫揉造作。如他特别不喜欢夏多布里昂的故作高深,他的拜占庭式的夸张和感情的卖弄。
3.第②段在写到马克思对文学的爱好时提到了一些文学家和诗人,如拜伦、雪莱等人,马克思对拜伦和雪莱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参考答案:马克思对这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的态度和评价是不同的。他认为“拜伦死在三十六岁的盛年是一件幸事,因为倘若他活得更长一些,他无疑会成为一个反动的资产者”,但“雪莱在二十九岁就与世长辞,是值得惋惜的,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家”。由此可见,马克思阅读评判文学的标准和他的革命思想是紧密联系的。
4.第③段,写马克思的爱好。他喜欢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参考答案:马克思的爱好非常广泛,各种读物都有所接触。相对来说,更偏爱长篇小说。
综合拓展提升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的呼吁(节选)21世纪教育网
①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虽然如此,我坚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只要有人始终充分地思考,并实践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单纯而持续不断的。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它能消除猜疑和误解。因此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一个人在世间所作的善行,会影响他人的心理和思想。我们最愚昧的错误就是不肯认真去冒险为善。我们常常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21世纪教育网
②尊重生命的信念要求我们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防治大众疫病的奋斗是永远需要的。我们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所给予的善良帮助,并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赎罪,因为从我们最初发现航线,到达他们的海岸以来,我们已经在他们身上犯下了许多罪恶。所以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为了实践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这是受难的人们之间的同胞爱。我们对所有的民族都有义务以人道行为及医疗服务来帮助他们。从事这些工作时应带着感谢和奉献的心情。我相信必定有不少人挺身出来,怀着牺牲的精神替这些受难的人服务。
③可是,今天我们还深陷在战争的危机里。我们正面临着两种冒险之间的选择,一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原子武器竞赛,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战争;另一种是放弃原子武器,并寄望美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盟邦,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平共存。前者不可能为将来带来繁荣,但是后者可以给人类带来繁荣与幸福,我们必须选择后者。也许有人会以为他们可以利用原子装备来吓退对方,可是在战争危机如此高升的时刻,这种假设毫不值得重视。
④今后,我们的目标是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敢表白我的信心,当我们能从理论的观点来拒绝战争的时候,我们必定能以谈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战争到底是非人道的。我坚信,现代人的理性必能创造出伦理的观点,因此今天我将这个真理向世人宣布,希望它不会只被当作虚假的文字看待,以致实际上根本就被置于一旁。
⑤希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致力避免一切会使现况恶化、危险化的事情。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的名言:若是能够,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不但是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也是对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希望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5.(1)解释第①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
(2)第①段中画线句为了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参考答案:(1)不行善却想改变现实中的暴行。(2)行善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或: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
6.(1)第②段中“富有将来性的政策”指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第②段开头说“尊重生命的信念要求我们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请从本段中概括出可以帮助别人的途径。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1)强者助弱者,弱者互助。(2)帮助旧日殖民地民众;防治大众疾病;提供医疗服务;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7.请给这五段文字划分层次(用“‖”画在下面的序号之间),并概括各层次的意思。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考答案:①‖②‖③‖④‖⑤
第一层:提倡和呼吁真理、友好、仁爱、和气和善良等道德原则。第二层:通过具体的有效途径来尊重生命。第三层:呼吁国家领袖们为世界和平和反对核战争而尽自己的努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黑土地
韩静霆
①我是北方的黑土捏成的,土性浇铸在我的灵魂之中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我生于黑土,长于黑土。童年,我用黑土捏出我的天使:人,马,牛,羊,鸡,狗。我和黑土造就的这些众生厮守,说话,说梦。我用黑土制成能吹奏抑抑扬扬、呜呜咽咽曲调的埙。我的埙就是我的唇舌,我生命的延长,我灵魂的独白。我是黑土的上帝,黑土也是我的上帝。26年前我孑然一身进关,闯荡京华。我住在前门箭楼下的小客栈里,柔和湿滑的京腔在议论我:这个北方的小牛犊子。哦,是的。牛犊子,北方,我。我走出北方黑色的漠野,什么也没带——不不,我带走了一样东西,永生永世不可抛弃也无法抛弃,就是我的土性。
③带着黑土地给我的足够的营养,我离开了故土。西北高原的风吹不倒我这北方的棒莽,海南天涯的烈日晒不干我黑褐色肌肤蕴藏的油性。有时候,我枕着塬,枕着海,闭上眼睛想到的却是北方黑土地柔软的怀抱;想到儿时睡过的桦树皮摇床。我为此心神摇荡,依稀看到黑土地上跋涉而去的祖先。哦,努尔哈赤的雕弓拉成满月,“玉驰嘶罢飞尘起,皂雕没处冷云平”;哦,挖参人如崖上的壁虎,没入密林,“雪中食草冰上宿”;哦,刚刚冷却的火山口杉木葱茏,岩洞里举起了伐木人的炊烟。哦,田畴把黑色的垄划到天尽头,那里,一人,一犁,一牛,共同较量着耐力和韧性。犁着,耕着,走着,没有一点声音。我的黑土地就是这样一部悠远的、孔武的、神秘的、充满着内聚力的不朽经典。当然,在黑土的深层,也埋藏着古战场鲜血锈蚀的剑,也抛落了亡国之民的遗骸,也有过拼搏、绞杀、屈辱和失败。即便是失败,我的先人也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21世纪教育网
④北方的黑土地是何等博大啊,兼容着火山与冰岸,天池与地泉,针叶林与毛毛草,红高粱与翼柔花,野性与柔情,爱肠与仇恨,严峻与温馨,粗犷与粗疏,自强与自私,寥廓与孤寂。既有长久的四季轮回,又有短暂的无霜期,既有虎群的雄浑,又有狗皮帽子的寒碜,既有宽广又有褊狭,既有宁静又有躁动,坦诚而又神秘,富丽而又贫瘠。我的黑土地,我的黑土地,我对你的爱也是又宽阔又稿狭,又坦诚又神秘的。我读着你,想念你,梦过你。我也渴望走出“宇宙黑洞”,穿破固垒,渴望超越当我远离故乡去生存,拼搏和拓荒数年之后,终于明白有一种东西是不可超越的,那就是黑土地所给予我的生命的原汁。
⑤是的,读懂黑土地这部博大恢宏、幽远深邃的自然、历史和人生的巨卷,需要时间的穿凿和精神的反刍。如今,我头上的野草荣而又枯,年已不惑,似乎才领略了一点她的教诲。她从我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用日出日落、阳春严冬和风霜雨雪教导我。她要我生来就成熟,就懂得什么是沧桑,什么叫坚韧,什么叫忍耐,什么叫不屈。黑非洲谚语说,创世之初,上帝赐给每个人一杯土,人们从杯中吸吮生命的滋养。北方黑土地给我的滋养令我受用无穷,也就铸成了我终生的土性。21世纪教育网
⑥不可改变,我北方的土性。因为,自我落生的时候,黑土地就给我打上了胎记。我的黑土铸成的肌肤和魂魄不可改变,因为,我不能选择也不愿意改变我的籍贯。我为此感到荣幸——当我走在异乡异域的时候,人们会顷刻间认识我和我的内涵:中国,北方,黑土地。
8.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自己的“土性”,结合全文,请概括“土性”的含义。
参考答案:自己的“土性”是指从黑土地中汲取滋养并逐渐形成的坚韧、忍耐和不屈的成熟品质。
9.根据文意,理解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1)我是黑土的上帝,黑土也是我的上帝
(2)时间的穿凿和精神的反刍
参考答案:(1)我用黑土自由地创造物品;黑土地给我滋养,铸成我的优秀品质。(2)要透彻理解黑土地丰富的内涵,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生活磨炼后的感悟。
10.文章第③段追溯黑土地深邃的历史,联系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表现了北方黑土地悠远、孔武、神秘、充满内聚力的历史,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纵深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语言表达及应用
11.下图是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表,调查人员发现:
请结合两个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一条结论。
参考答案:86.9%的学生认为综合时间活动对个人发展有帮助;但是72.2%的学生没有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不出现具体数据: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有帮助;但是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12.下面是从一则乱办学的招生广告中摘录出来的话,除内容方面的问题外,在标点、语法、句意表述上也有不少毛病。读后完成后面的两题。
①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②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③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④由于办学成绩突出,⑤国内外80多家新闻界报道了我校。⑥我校饮誉东南亚,⑦除了越南、柬埔寨,⑧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③⑤⑧
(2)选三处改正
a.(只填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只填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只填序号)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段摘自招生广告的文字,从题干可知有标点、语法、句意表述和内容等多方面的错误。从语法的角度看,“跨省办起三所学校之一”不通,应“办起”后加“的”;从标点的角度看,③处“教学楼”和“图书馆”都作“有”的并列宾语,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看,⑤处“新闻界”前面不能用“多家”作定语,因为前面有“80多家”,应该将“新闻界”改为“新闻单位”;从内容看,⑧处“东南亚”是一个集合概念,用“某些”修饰“国家”是不恰当的,应改用“许多”“一些”等。当然,从答案来说,只要写出其中任意三处就可以了。
答案:略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①
杜 甫
玉露②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③,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④。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②玉露:白露。③他日泪:往年之泪。④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从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异无常和臬兀不安的前途。(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回答诗人的情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