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絮说(xù) 荒僻(bì) 捎带(shāo) 家圃(pǔ)
B.憎恶(zèng) 侮辱(wǔ) 门槛(kǎn) 忿然(fèn)
C.诘问(jié) 愧怍(zuò) 晌午(xiǎng) 黏性(nián)
D.震悚(sǒng) 镶嵌(qiàn) 尴尬(gān) 糟糕(zāo)
【解析】A.荒僻(pì);B.憎恶(zēnɡ);C.晌午(shǎ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
B.他这个人挺古怪,独来独往,不爱跟人讲话,却经常自言自语。
C.摔倒的老人究竟该不该扶?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庭广众激烈的争辩。
D.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许许多多的水滴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汪洋。
【解析】“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场合”不能“争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等。
B.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
D.康肃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解析】A.删去“……”或“等”;C.“蹦,蹦,蹦”与“蹦,蹦”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D.“你也懂得射箭吗”后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4.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①:__把“通过”或者“使”删去。__
修改②:__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__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绿茶茶艺表演的第九道程序是“春波展旗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有趣。
①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②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伸展开来
③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
④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
⑤直直的茶芽称之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之为“眉”,蜷曲的茶芽称之为“螺”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③⑤②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④①⑤
6.名句默写。(6分)
(1)独坐幽篁里,__弹琴复长啸__。(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何人不起故园情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__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__。(《木兰诗》)
(4)雄兔脚扑朔,__雌兔眼迷离__。(《木兰诗》)
(5)《晚春》中描写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的诗句是:__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__。
7.(甘肃武威市中考)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题目。(4分)
街上越来越热闹了,祭灶的糖瓜摆满了街,走到哪里也可以听到“糖来,糖”的声音。祥子本来盼着过年,现在可是一点也不起劲,街上越乱,他的心越紧,那可怕的二十七就在眼前了!他的眼陷下去,连脸上那块疤都有些发暗。拉着车,街上是那么乱,地上是那么滑,他得分外的小心。心事和留神两气夹攻,他觉得精神不够用的了,想着这个便忘了那个,时常忽然一惊,身上痒刺刺的像小孩儿在夏天炸了痱子似的。
祭灶那天下午,溜溜的东风带来一天黑云。天气忽然暖了一些。到快掌灯的时候,风更小了些,天上落着稀疏的雪花。卖糖瓜的都着了急,天暖,再加上雪花,大家一劲儿往糖上撒白土子,还怕都粘在一处。雪花落了不多,变成了小雪粒,唰唰的轻响,落白了地。七点以后,铺户与人家开始祭灶,香光炮影之中夹着密密的小雪,热闹中带出点阴森的气象。街上的人都显出点惊急的样子,步行的,坐车的,都急于回家祭神,可是地上湿滑,又不敢放开步走。卖糖的小贩急于把应节的货物掏出去,上气不接下气的喊叫,听着怪震心的。
(1)选段中“可怕的二十七”指的是什么事?(2分)
二十七那天是刘四爷的生日,虎妞让祥子去给他磕三个头。
(2)祭灶这一天,祥子拉着曹先生回家时,被侦缉队的一个人跟上了,这个人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让祥子的希望再次破灭?(2分)
孙侦探,他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准备买车的钱敲诈走了。
8.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回答问题。(6分)
新京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8月28日10时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达到1亿千米,探测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多个载荷完成自检,确认设备状态正常,相关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约36天,距离地球约1075万千米。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专家称,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成为一颗人造行星,与地球、火星共同绕太阳公转,并逐渐远离地球,飞向火星。到达火星时,探测器距离地球约1.95亿千米,实际飞行路程约4.7亿千米。
(1)请为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达1亿千米
(2)“天问一号”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请从下面名称中任选一个,概述其寓意。(4分)
①货运飞船“天舟” ②载人空间站“天宫”
示例:①“天舟”即天上的船,“天舟”的命名,体现了航天人希望货运飞船能像船在水里一样来去自如地在天上飞,为空间站提供补给支持。②“天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天宫”的命名,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太空未知事物孜孜以求的态度,也体现了我们希望宇航员的太空生活能像在宫殿里一般舒适。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逢入京使(4分)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2分)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为下文让人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
10.作者为什么不作家书,仅“凭君传语”?“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又蕴含哪些复杂情感?(2分)
因为是在马上相逢,没有纸和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二)(10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选自《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楚国神射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技艺。④金鱼:古人的一种配饰。
1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2分)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B.及守荆南回(和,与)
C.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D.坐客罔不叹服(没有)
【解析】及:等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岂汝先人志邪?
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志愿吗?
14.【甲】文中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评价的句子是:__无他,但手熟尔__;【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打他的原因是:__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乙参考译文】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力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志愿吗?”(于是他的母亲)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三)老王(节选)(14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语文 七年级下(配人教) — 145 — — 146 — 语文 七年级下(配人教)(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语文 七年级下(配人教) — 147 — — 148 — 语文 七年级下(配人教)(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5.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选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4分)
作者的善良: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的生活,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老王的善良: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各答出两点即可,4分)
16.根据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状态(1分)。
(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字能否删去?)
不能删去(1分)。“强”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老王贫病交加却还来向作者表示谢意,让作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伤和感动(1分)。
17.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这是为什么?(2分)
老王受了作者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硬撑病体,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2分)。
18.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老王这个人物?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刻画老王(1分)。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淳厚善良、知恩图报的人(1分)。
19.联系全文,说说你对选文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虽然“我”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也不好,但比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关怀。“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2分)。
(四)家徽(14分)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有删改)
20.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3分)
①“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时代背景。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牛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做铺垫。③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气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④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气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21.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4分)
(1)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1分)。②通过“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1分)。
(2)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①“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1分)。②由前文的“攥”着米袋到后文的“提”着米袋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1分)。
22.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3分)
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23.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4分)
①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②家徽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③家徽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④家徽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三、作文(50分)
24.当你把目光投向那些耀眼的明星时,可否关注过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关注过那些看起来卑微而灵魂却高贵得让人无法仰视的人们?他们的一个细微动作,一句温馨话语,一声真诚问候,都会令人感动不已。
请以《读你的感觉像春天》为题目,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笔流畅,富有真情实感;②必须运用细节描写这一手法,人物形象鲜明;③书写工整,标点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