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神童盖茨》课后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电脑神童盖茨》课后巩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9 16: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巩固
剖析精彩文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盖茨的父亲威廉·亨利·盖茨二世是一名律师,为人正直、聪明。母亲玛莉当教师,是个非常善良的妇女,向来热衷于慈善团体的活动。
少年盖茨是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每天晚上吃过饭,盖茨家的长辈和晚辈喜欢聚在一起,母亲总喜欢讲述日间在慈善机构中所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都述及。尚在接受启蒙的盖茨受母亲影响不浅,因而免不了也定期参加公理会的唱诗班。盖茨对这类活动兴趣不大,不过,家中成员互相融洽交流的环境和气氛对他的心智成长却大有裨益。
盖茨就读的西雅图湖边中学是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学术气氛甚浓,对于他这个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的少年最适合不过。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泛,不过读得较多的还是名人传记,例如拿破仑、罗斯福和一些伟大发明家的传记等。他读过一些书籍之后,往往会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然后陷入长时间的沉思中。他读《拿破仑传》,非常投入,拿破仑的言行引起他的共鸣,拿破仑在政治生涯结束时,得到了一个反思一生作为的机会,他对自己所作的总结,盖茨看后不免暗暗叫绝。
保罗斯创作的泰山和战神一类幻想、冒险故事,同样也深深吸引了盖茨。此外,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类书籍中,他嗜好阅读生物类书籍,对生物演变、大脑发展、脱氧核糖核酸等知识有较深的了解,他认为这门科学与电脑科技一样,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
盖茨成年之后,仍然对以上几类书籍特别爱好,例如他非常欣赏通用汽车公司前主席艾尔弗雷德的自传,他认为这本名为《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日子》是有关经营管理的书籍中的最佳作品之一。艾尔弗雷德解决企业组织、进度测量和危机管理等等问题,使通用汽车公司的员工保持旺盛的斗志,给人深刻的启迪,但这成功之道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众多才俊之士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所长。书中谈到通用汽车公司原本缺乏适当的回债渠道,而艾尔弗雷德发掘组织人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有关的描述,盖茨百看不厌。
阅读使盖茨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阅读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即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企业家,百忙之中每天至少也会用一个小时阅读所谓闲书,周末和星期天更花上几个小时。他每天必定阅读一份报纸,每周读几本杂志。《新闻周刊》更是他从头到尾认真品味的杂志,他说:“这本杂志可以扩大我的视野,假如只阅读那些科技和商业的杂志和专栏,我恐怕只是一只井底之蛙。”
盖茨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在读高中时,有一次,英文老师安妮·斯蒂芬斯安排他在一出戏剧中扮演角色,剧本中属于这个角色的对白长达3页纸,他看过后可以轻而易举地背诵出来。
盖茨在班上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学习进度也比一般同学快,深得老师的喜爱。他身边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看法:“这个孩子长大会有出息。”这是少年盖茨身边的人的共同看法。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裨益( ) (2)盖茨( ) (3)嗜好( ) (4)温馨( )
答案:(1)bì (2)cí (3)shì (4)xīn
2.“盖茨在班上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从节选的这几段文字来看,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列出。
参考答案:(1)有好的天赋;(2)温馨而丰实的家庭环境;(3)湖边中学浓厚的学术气氛和教学资源的投入;(4)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5)广泛的阅读面。
3.盖茨在中学时的读书范围很广,请他读了哪些方面的书?
参考答案:主要是三种书:第一,名人传记,读得较多;第二,幻想、冒险故事之类的书,这类书深深吸引着他;第三,生物类书籍,这是他的嗜好。
4.阅读面的拓宽,对他的思维有什么影响?(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阅读使盖茨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
综合拓展提升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程序控制的丈夫
(前南斯拉夫)伊·布德洛
清晨五时,佩塔尔被闹钟唤醒,他似乎被毒蛇咬了一口,急忙从床上跳下来。他必须去度周末。决不能误了火车。妻子和儿子昨天已经走了,倘若他不能按时赶到,他们定会惊慌不安。
佩塔尔按了一下闹钟的按钮,钟表下面放着妻子留给他的字条:“亲爱的,打开录音机。”
佩塔尔立即遵照妻子的指示打开了录音机。刹那间,欢快的流行歌曲在屋间荡漾起来,音乐停止后,录音机里传来妻子的声音:“早晨好,亲爱的!睡得怎么样?”
“这与你何关?”嘟囔了一句,抽起烟来。
“马上把烟灭掉!”妻子从录音机命令道,“到冰箱里取出早餐用的木瓜酱。注意,不要吃起来没完。”
他刚刚吃完早饭,妻子的命令又从录音机里飞出来:“看看阳台花盆下面的字条。”
妻子在字条里提醒他别忘了浇花,详尽地说明如何进行这一美化环境的工作。
厨房里的字条敬告他及时洗刷碗。贴在衣柜门前的字条要求他如何打扮自己:穿灰色的西装,不要忘记扎领带。
佩塔尔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正欲动手收拾旅行包时,在包底又发现一张条子:别忘了带刮脸刀。
佩塔尔顺从地将险些忘记的刮脸刀放到旅行包里,便向门口走去,可是房门上的字条威风凛凛地命令道:回去!烟灰缸里还有一只没有熄灭的烟卷。
在房门的另一面上,妻子留下了最后一道命令:检查一下,你是否把门锁好了?
佩塔尔拉了拉门柄,一切符合要求,门已经锁好。
在火车站,他走到售票口,把钱递给了售票员。21世纪教育网
“我买一张票。”佩塔尔说。
“去哪儿?”售票员问道。[21世纪教育网
“去哪儿?”佩塔尔迷惑不解地自言自语,下意识地转过头去,寻找妻子。然而妻子不在身边。
“您是否能告知去何处?难道这也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吗?”售票员挖苦道。21世纪教育网
这时佩塔尔恍然大悟,是妻子忘记告诉他去何处。他张大嘴吸了一口气慢慢地吐着气,把钱收回衣袋里。
回到家里,他砸碎了录音机,打开了鸟笼,放走了囚在笼中的金丝鸟,然后拿出一瓶酒,连鞋也没脱就躺到床上,嘴对着瓶口畅饮起来,脸上泛起了甜蜜的微笑。
5.对小说画横线句“他似乎被毒蛇咬了一口”,你是怎样理解的?(28字以内。)
参考答案:预示了被控制的丈夫将要遇到一系列被“控制”、被束缚的经历。
6.小说画横线的句子“欢快的流行歌曲在屋间荡漾起来”,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45字左右。)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这与小说中被控制的丈夫那种无奈、焦躁、痛苦的情绪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
7.你怎样理解小说的末尾“回到家里,他砸碎了录音机,打开了鸟笼,放走了囚在笼中的金丝鸟,然后拿出一瓶酒,连鞋也没脱就躺到床上,嘴对着瓶口畅饮起来,脸上泛起了甜蜜的微笑”这句话?
参考答案:这位被程序控制的丈夫只有在抛弃了妻子的命令时,才找到了自由,找到了自我,“脸上泛起了甜蜜的微笑”。21世纪教育网
8.小说结尾,丈夫“脸上泛起了甜蜜的微笑”这一表情,与上文对他的一些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请找出三处。
参考答案:①他似乎被毒蛇咬了一口。②立即遵照妻子的指示打开了录音机。③嘟囔了一句,抽起烟来。④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⑤顺从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的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有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示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
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
没有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有着大段大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个!
文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须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9.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的含义。
(1)生命气息的载体
(2)心灵欲望的载体
参考答案:(1)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
(2)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内心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
10.简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2)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个”?
参考答案:(1)进入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本题要求根据本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2)总体说来,作者要强调东西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11.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参考答案:苏轼诗词、书法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三、语言表达及应用
12.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21世纪教育网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在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
参考答案:(1)《庄子》——哲学的天籁;(2)《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3)《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4)《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5)《三国演义》——龙争虎斗的历史壮剧;(6)《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悔的人生。
13.下面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连贯和标点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三处,先写出序号,然后再修改。
①被称为2003年美国最惊艳小说的《达·芬奇密码》中文版日前面市。②这部悬疑小说曾旋风般一路横扫去年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③这部小说既加进了大量艺术史、宗教史、象征学等文化佐料,④又混合了谋杀、悬疑、侦探、追捕等常规的畅销要素。⑤它在纽约时报书评榜上足足呆了16周之久。⑥作者丹·布朗为此风靡一时。
参考答案:②“横扫”与“排行榜”不搭配,改为“横扫……市场”。③④“既……又”所引的内容调换;⑤“纽约时报”应加书名号。⑥“风靡一时”形容事物、爱好、衣饰等在一个时期内极为流行,改为“一举成名”。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帮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1)谁在“计程”?谁“今日到梁州”?
(2)据白居易的《三梦记》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你认为改句与原句相比哪个好?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白居易(或:作者与李十一);元九(或:元稹、故人)。
(2)现在的句子好。理由有三点:“醉”为下文“醉折”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起、承两句重复使用“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首句为三、四两句写“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