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2021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得到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D.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2、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Fe2+:可以表示一个铁离子 B.O2: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
C.Ne:可以表示氖气这种物质 D.2H2O:可以表示2个水分子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气: B.两个银原子:2Hg
C.氯离子: D.硝酸铵:
4、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自然界的淡水资源很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D.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FE B.氯化钠NaCl2 C.硫酸铜CuSO4 D.氧化铝AlO
6、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O2 ②Fe3+ ③KMnO4④⑤
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Fe2+——亚铁离子 B.3O2——6个氧原子
C.He——一个氦元素 D.——铝原子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氯化钠溶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倾倒液体 D.蒸发溶液
9、锑(Sb)是军工产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18 B.锑属于金属元素
C.锑的正5价氧化物化学式是Sb2O5 D.锑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所以锑位于第五周期
10、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HCl C.CO2 D.C2H5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根据下表填空:
(1)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氮元素和磷元素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原子中的______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都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一种新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小狗烯,小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小狗烯属于________(填“氧化物”或“化合物”)。“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2.6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_______g。
3、高铁酸钠()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
(1)次氯酸钠(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2)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比)。
4、用数字和化学式符号、化学命名表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
(3)FeS的名称__________;
(4)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5)写出氧化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
5、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_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
(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
②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微粒A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③微粒A和微粒E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乳酸在医疗、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乳酸近年来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已知乳酸的化学式C3H6O3,试计算:
(1)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25g乳酸(C3H6O3)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下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的物质。请回答:
(1)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绿原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元素的种类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钾、锰元素不能形成气体,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_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_____,淀粉碘化钟试纸为_____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1)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
(2)老师:不需要另外进行实验操作,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
(拓展应用)
(1)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a溶解、b_____、c洗涤干燥。步骤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再次查询资料得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会发生以下变化:
ⅰ、二氧化锰首先和氯酸钾反应生成高锰酸钾和氯气和氧气;
ⅱ、高锰酸钾接着分解,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ⅲ、锰酸钾再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通过本次探究,大家认为以下说法正确_____(填字母序号)。
A 对于实验出现的意外现象,根本不要去理会
B 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往往会参加反应
C 学习物质的性质上网查询即可,没必要进行实验探究
D 某个化学反应可能同时伴随着多个反应
2、(提出问题)水的化学式为H2O,它能不能是HO或者HO2或者是其他呢
(探究课题)水化学式的推导过程。
我的假设:水的化学式是H2O,或者是HO,或者是HO2。
(探究准备)精密电解水设备。
(探究过程)(1)用精密电解水设备电解水,同时测定两管中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在下表中:
水的化学式为H2O,它能不能是HO或者HO2或者是其他呢
(探究课题)水化学式的推导过程。
我的假设:水的化学式是H2O,或者是HO,或者是HO2。
(探究准备)精密电解水设备。
(探究过程)(1)用精密电解水设备电解水,同时测定两管中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在下表
时间/min 体积/mL 1 2 3 4 5 6 7 8
连电源负极的管(A)中气体 6 12 20 29 39 49 59 69
连电源负极的管(B)中气体 2 4 7 11 16 21 26 31
(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知:电解水时,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A)中收集到的氢气的体积较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B)中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较少,从第4分钟开始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3)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 g·L-1,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1。由此可计算出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
(4)利用化合物里各元素质量比的算法,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根据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应原子个数乘积之比,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所以有____,解得x∶y=___。
(探究结论)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硬水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
B、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不是质量比,错误。
D、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正确。
故选:C。
2、A
【详解】
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可以表示一个亚铁离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2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Ne 可以表示氖气这种物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分子前面加上数字,故2H2O:可以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A、氢气的化学式为H2,该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银元素的化学符号为Ag,表示原子个数需要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故两个银原子表示为2Ag,该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氯原子得到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形成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该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化学式为NH4NO3,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4、B
【详解】
A、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自然界中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比较少,因此需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C
【分析】
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简,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
【详解】
铁:Fe; 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 ;氧化铝:Al2O3。
故选C。
6、D
【详解】
A、①CO2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C、③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4=0,x=+7,不符合题意;
D、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氟离子,氟离子是氟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⑤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镁离子,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Fe2+可以表示亚铁离子,符合题意;
B、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3O2表示3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He可以表示氦元素,1个氦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不符合题意;
D、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质子数=原子序数,13号元素是铝元素,表示铝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A、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体积,不能配制溶液,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为防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瓶底需要放少量水或细沙,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未倾斜,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瓶口未紧挨试管口,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1,则2+8+18+X+5=51,X=18,选项A正确;
B、该元素的名称是锑,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B正确;
C、锑的+5价氧化物中锑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锑的+5价氧化物化学式是Sb2O5,选项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出,锑原子有5个电子层,因此位于第五周期,选项D错误;
故选:D。
10、C
【分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详解】
A、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含氧化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符合题意;
D、酒精含有三种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S
(2)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3) 得到 NaF
【分析】
(1)
根据元素周期表图示可知,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是硫元素,元素符号为S;
(2)
氮元素和磷元素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
9号元素为F元素,17号元素为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均容易得到1个电子。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所以钠元素与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两者的个数比为1∶1,其化学式应为NaF。
【点睛】
2、化合物 338 12:1 2.4
【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小狗烯中不含氧元素,不符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属于氧化物,小狗烯是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化合物;
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12×26+1×26=338,故填338;
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6):(1×26)=12:1,故填12:1;
2.6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2.6g××100%=2.4g,故填2.4。
3、
(1)+1
(2)7:8
【解析】
(1)
在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2)=0解得x=+1故填:+1。
(2)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6:(164)=7:8。
4、
(1)2H
(2)CH4
(3)硫化亚铁
(4)3
(5)
(6)H2O
【分析】
(1)
元素符号可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2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2 ,所以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
(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H4。
(3)
化学式从右到左读作某化某,FeS中铁元素显示+2价,称为亚铁,所以FeS读作硫化亚铁。
(4)
硫酸根离子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原子团,3个硫酸根离子在其前面加数字3,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5)
氧化镁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金属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6)
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要使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另一种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应该最小,而原子量最小的是氢原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可表示为:H2O。
5、
(1) 钠、氯两种元素 钠##Na 氯化钠##NaCl 氯气##Cl2
(2) AC 具有相同质子数 失去 AlCl3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分析】
(1)
物质宏观上由元素组成,氯化钠由钠元素、氯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氮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钠属于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氯气由氯气分子构成。
(2)
①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C,因为两者的质子数均为17,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②微粒D为13号元素铝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铝元素化合价为+3,微粒A为17号元素氯元素,化合价为-1,两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③微粒A和微粒E是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点睛】
三、计算题
1、
(1)1:2:1
(2)6:1:8
(3)10g
【分析】
元素的质量比需使用最简整数比。
(1)
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每个乳酸分子含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即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6:3=1:2:1,故填1:2:1;
(2)
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6:1:8;
(3)
乳酸(C3H6O3)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可通过乳酸(C3H6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因此25g乳酸(C3H6O3)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故填10g。
【点睛】
2、解:设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x,则有
解得
答: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为8.4g。
【详解】
见答案。
3、
(1)354
(2)32:3
【解析】
(1)
根据化学式,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故填354。
(2)
绿原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32:3。
四、实验探究
1、不变 Cl2(或氯气) 一 复燃 蓝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Cl2能溶于水) O2无刺激性气味/收集到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Cl2有刺激性气味 过滤 引流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D
【详解】
查阅资料: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根据实验现象,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说明产生了具有助燃性的氧气,没有产生氯气,故猜想一成立。
方案Ⅱ:根据结论,猜想三成立,即产生了氧气和氯气,故现象为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钟试纸为蓝色。
反思评价:
(1)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导致氯气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
(2)不需要另外进行实验操作,就能排除猜想一,根据资料信息,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氧气没有气味。
拓展应用:
(1)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a溶解、b过滤、c洗涤干燥。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A.对于实验出现的意外现象,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发现和了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往往会参加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学习物质的性质上网查询即可,有必要进行实验探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某个化学反应可能同时伴随着多个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D。
2、2∶1 1∶8 x∶16y x∶16y=1∶8 2∶1 H2O
【详解】
(2)由表中数据可知,从第4分钟开始,每分钟内,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3)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0.089 g·L-1):(1×1.429 g·L-1)≈1:8;
(4)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应原子个数乘积之比,所以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x:16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不变,故反应前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故有x:16y=1:8,x:y=2:1;
探究结论:故水的化学式为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