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同步练习练习题(精选)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同步练习练习题(精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6 10: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2、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3、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某电视台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一一《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让观众大开跟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 .平面呈像
5、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所示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6、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7、关于光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金黄色的
B.光的三原色叠加的区域一定产生白光
C.红色玻璃纸能透过红光
D.在任两种色光重叠的区域,出现的都是白光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铅笔“折断” B.水中倒影 C.墙上的影子 D.光的色散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卓玛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
C.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10、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11、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 B.小孔成“像”
C.水中的“月亮” D.雨后形成的“彩虹”
第Ⅱ卷(非选择题 64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___(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夹角放置.
2、 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 1 )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___________ 而形成的太阳 “像”;
( 2 )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 “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___________ (选填 “深”或“浅”);
( 3 )湖中孔桥的 “倒影”,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 而形成的像.
3、光在__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_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______ ,折射角是 ______ 度.界面的 ______ (选填 “ 上 ”、“ 下 ” 、 “ 左 ” 、 “ 右 ” )侧是空气.
5、如图是武夷山景区内灵动秀美的玉女峰,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_________ 形成的虚像.“倒影”看起来比玉女峰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从玉女峰发射出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 _________ 进入水里.
三、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有两平面镜夹角为θ,有一束光线从C点射人经过两次反射从F点射出,证明其出射角γ=2θ.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李奥男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入射角的大小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研究时,记录了下表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300 450 600
反射角
(1)光的反射定律是: ;
(2)根据具体的实际,填写好实验次序1、2、3的反射角的大小;
(3)若入射光线与镜面成900,请填好实验次序4;
(4)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可以推出: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光线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 D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树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错误;
B.楼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
D.“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D正确。
4、答案:A
5、答案: B 解析: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A、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A不符合题意;
B、树在镜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墙上的“手影”属于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距等于物距,所以镜中的像与镜子相距也为2m,所以镜中的像与她相距4 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二、填空题
1、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30°或150°
【详解】
(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溪水中的“蓝天白云”,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
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反射角为;
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者为180°﹣30°=150°.
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或者150°夹角放置.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很多,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最后一问要牢记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题.
2、答案: 光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详解】
( 1 )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 “像”.
( 2 )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穿过水面,此时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 “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 3 )湖中的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3、答: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
4、答:CO 30 左
5、答:(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
(2)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三、计算题
1、答:
【解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γ=∠FED+∠CDE
平角等于180°
所以∠FED=180°-2∠DEO
∠CDE=180°-2∠EDO
所以
γ=∠FED+∠CDE
=(180°-2∠DEO)+(180°-2∠EDO)
=360°-2(∠DEO +∠DEO)
在△EDO中,∠DEO +∠DEO=180°-θ
所以,
γ=360°-2(∠DEO +∠DEO)=360°-2(180°-θ)=2θ
所以γ=2θ.
2、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单趟用的时间:t=×2.56s=1.28s,由得s=vt 所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同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3)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300 450 600 00
反射角 300 450 600 00
(4) 也向法线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