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课前小活动说说你最尊敬的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他(她)的性格,并能说出至少一件有关于他(她)的事。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学习目标]2、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3、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第一课时1.积累生字词;回顾作者鲁迅及了解文章时代背景材料。 一、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bù)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我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二、检查预习 绯红 标致 落第
诘责 不逊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 :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物以稀为贵: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fēi hóng biāo zhì luò dì jié zébú xùn tuō cíjiànyì yáng dùn cuòwùyǎo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小组讨论: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先找出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再概括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在仙台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第三部分:离别后,对藤野的怀念。第一部分:见藤野前,在东京。(1---3)(4---35)(36---38)文章结构:交往缘起交往经过别后怀念小结从上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同时也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 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指文学作品中故事发展所呈现的表面线索。) 小组讨论:?
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2、课文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拟出小标题)?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四、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第一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藤野严九郎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白描课文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
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思考对于这样一位具有高尚品质的先生,鲁迅先生抱着怎样的感情?又是以哪些行动怀念他的?(从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找出)感激、崇敬、怀念之情①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的照片
③继续写作。
(化怀念之情为斗争的动力)怀念藤野先生小结学到此,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 课前思考在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从文章中找出原因?第二课时匿名信事件——个人与
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痛惜国民的不觉悟。爱国弃医从文的原因鲁迅先生的爱国思想,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合作探究?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在 东 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所 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爱 国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去 仙 台去仙台日暮里:水户:触发忧国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爱国日暮穷途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
争的勇气和力量爱国主题思想以上几个问题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
义思想,这与课文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
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
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
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感情。第三课时探索研究1、阅读第一段:“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倾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一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使用“所以”“当然”加以强调,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4.精读第38段,思考:
“良心发现”指
“增加勇气”指
“正人君子”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表示东京与其他地方相似。表达对东京的失望、厌恶之情。“只不过”的意思品味语言品味下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
国民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似有此事,
但不完全肯定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与“不”连用,加强定语气。——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
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从这些例子能看出,使用合适的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大有益处的。自我小结两条线索四个典型事例一次思想的转变两种真挚的感情学会整理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2、多年后,鲁迅写信给恩师藤野先生,请你代他写一封信以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