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传》课后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徐霞客传》课后巩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9 15: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巩固
剖析精彩文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阳羡、京口、金陵、吴兴、武林,浙西径山、天目,浙东五泄、四明、天台、雁宕、南海、落迦,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21世纪教育网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襥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貜父为伴侣。亻罗亻罗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扳绝磴,上十数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瓢尚在。复上二十余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入闽,登武夷,泛九鲤湖;入楚,谒玄岳;北游齐鲁、燕冀、嵩雒;上华山,下青柯坪。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每思飏去( )
(2)秋冬觐省( )
(3)凌绝壁( )
(4)心动趣归( )
(5)扪萝上龙湫( )
(6)过陈木叔小寒山( )
参考答案:(1)飞起 (2)拜望长辈 (3)登上 (4)通“促”,赶快,急促 (5)拉、牵 (6)访问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2)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3)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4)质明已失其所在。
(5)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参考答案:(1)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在他的家里。
(2)(徐霞客)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从没有只去一次的。
(3)即使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无法赶得上。
(4)天刚亮,他已经不知去哪里了。(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
(5)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
综合拓展提升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8题。21世纪教育网
丙寅①,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及暮,二虏退屯北原,丁卯,复至城下。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②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回纥在城西,子仪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说之,欲与之共击吐蕃。回纥不信,曰:“郭公固在此乎?汝绐我耳。若果在此,可得见乎?”光瓒还报,子仪曰:“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卫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郭晞(xī)扣马谏曰:“彼,虎狼也。大人,国之元帅,奈何以身为虏饵!”子仪曰:“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以鞭击其手曰:“去!”遂与数骑开门而出,使人传呼曰:“令公来!”回纥大惊。
其大帅合胡禄都督药葛罗,可汗之弟也,执弓注矢立于陈(zhèn)前。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诸酋长相顾曰:“是也!”皆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唐之报汝亦不薄,奈何负约,深入吾地,侵逼畿县,弃前功,结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叛君弃母,于汝国何有!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执我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药葛罗曰:“怀恩欺我,言天可汗③已晏驾,令公亦捐馆,中国无主,我是以敢与之来。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复总兵于此,怀恩又为天所杀,我曹岂肯与令公战乎!”子仪因说之曰:“吐蕃无道,乘我国有乱,不顾舅甥之亲,吞噬我边鄙,焚荡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漫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不可失也。”子仪竟与定约而还。
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九》,有删节)
注:①丙寅:这里是用干支纪日。下文的“丁卯”是丙寅的第二天。②仆固怀恩:铁勒部族首领,助唐平安史之乱有功,官至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后为宦官陷害,愤而反叛,诱合诸蕃入寇。至鸣沙,病甚,还死灵武。③天可汗:诸蕃称唐帝,这里指唐代宗。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仪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说之 说:劝说。
B.郭公固在此乎 固:确实。
C.不然,则身没而家全 全:全部。
D.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 让:责备。
解析:C项,全:保全。
答案: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中的“则”皆为连词“那么”;B项中的“以”皆为介词“用”;C项中的“且”皆为连词“况且”;D项中的“而”分别为承接连词“就”和转折连词“却”。
答案:D21世纪教育网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子仪知之:称代前文的“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已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
B.欲与之共击吐蕃:称代前文的“回纥”。
C.听汝执我杀之:称代前文的“仆固怀恩”。
D.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称代前文的郭子仪与药葛罗“定约”这件事。
解析:C项代郭子仪自己。
答案:C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子仪有勇有谋的一项是( )
①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 ②选铁骑五百为卫从 ③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 ④遂与数骑开门而出 ⑤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 ⑥子仪竟与定约而还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21世纪教育网
解析:②是“诸将”的建议;③是郭子仪对当时形势的分析;⑥是最后的结果。
答案: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纥、吐蕃都是应仆固怀恩的号召而攻唐的,怀恩一死,他们之间因争权夺利而出现了矛盾。
B.回纥人受了吐蕃人的欺骗,认为郭子仪已死,所以郭子仪只好独闯敌营,晓以大义。
C.郭子仪见到药葛罗之后,晓以利害,恩威并举,最终说服了药葛罗。
D.郭子仪与药葛罗签订盟约之后,吐蕃见大势已去,只好连夜撤兵。
解析:B项,回纥人是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郭子仪也不是独闯敌营。
答案:B
8.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不战而下也。
(2)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
参考答案:(1)可以不用打仗而让他们服从。
(2)(我)去用真诚之心跟他们商谈,(他们)或许侥幸听从了我,那就是天下人的福气了。
参考译文:丙寅(初八),回纥、吐蕃联军包围泾阳,郭子仪命令诸将加强守备而不与敌军作战。等到傍晚时,回纥、吐蕃联军退驻北原。丁卯(初九),回纥、吐蕃联军再次来到城下。正当此时,回纥和吐蕃听说仆固怀恩已经去世,便开始互争尊长,不相和睦,分别设置营帐居住,郭子仪知道了这件事。
回纥军队住在城西,郭子仪便派牙将李光瓒等人前去游说回纥,打算联合回纥共同攻击吐蕃。回纥人不相信李光瓒,说道:“郭子仪真在这里吗?你不过是在欺骗我罢了。假如真在这里的话,我可以见见他吗?”李光瓒便回去向郭子仪报告,郭子仪说:“如今我们寡不敌众,难于凭借军事力量取胜。过去我们曾与回纥缔结协约,交情甚厚。所以不如我挺身前往,去劝说他们,可以不战而胜。”诸将请求选派铁骑兵五百人作为郭子仪的警卫随从,郭子仪说:“此举恰恰会害了我。”郭晞拉住郭子仪的马劝说道:“他们是虎狼,父亲大人你是一国元帅,怎么可以让自己成为敌人口中之食呢!”郭子仪回答道:“如今要是交战的话,那么我们父子俩都会牺牲,国家就危险了。我前去以真诚劝说他们,或许能侥幸使他们听从我的劝说,那就是国家的福分了!假如他们不听我的劝说,我虽身死而我家可以保全。”郭子仪扬鞭抽打郭晞拉马的手,说道:“走开!”郭子仪与几位骑兵打开城门而去,郭子仪又派人传呼说:“郭令公来了!”回纥军队大吃一惊。
回纥统帅合胡禄都督药葛罗是回纥可汗的弟弟,他执弓上箭,立在军阵前列。郭子仪脱掉盔甲,放下长枪,向前走去,回纥各位酋长相互看了看,说道:“是郭子仪来了!”他们都下马一起围着郭子仪跪拜。郭子仪也下了马,上前拉着药葛罗的手,责备他说:“你们回纥对我们唐朝是有大功劳的,唐朝报答你们也不薄,为何背信弃义,深入我内地,侵犯进逼京畿郊县,放弃前功,新结怨仇,违背恩德而帮助叛臣,这是多么愚蠢啊!况且仆固怀恩背叛国君,抛弃母亲,对你们国家有什么好处!今天我挺身前来,任凭你们把我抓起来杀掉,我的部下必定与你们作殊死搏战。”药葛罗回答道:“仆固怀恩欺骗我,说大唐天子已经驾崩,郭子仪也已经去世,中国没有主人了,所以我才敢同他前来。如今我已经知道天子在上都长安,您又在这里统帅军队,仆固怀恩又为苍天所杀,我们难道愿意和您交战吗!”郭子仪因此劝说道:“吐蕃暴虐,乘我国有乱,不顾舅甥之国的关系,吞噬我边疆,焚毁扫荡我京畿地区,他们所掠夺的财物用车装都装不完,马、牛和其他牲畜前后长达数百里,散布在荒野上,这是苍天赏赐给你们的。使自己的军队完整而能与唐朝重归于好,击败敌军又能取得财富。从你那方面考虑,还有比这更有利的吗!机不可失啊!”郭子仪最后与回纥订好盟约才回来。
吐蕃闻讯后,夜里便率领军队逃跑了。
(二)(2006山东高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危。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一种筑城的劳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
匡:辅佐。
B.代立践南面
践:登上(王位)。
C.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21世纪教育网
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
征:(被)征召。
解析:A项中的“匡”应是“纠正”的意思。
答案:A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中,第一个“为”表被动,第二个“为”是介词,当“给”讲;B项中第一个“者”是疑问语气词,第二个是指代词,相当于“……的人”;C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D项中,第一个“以”当“凭借”讲,第二个当“因为”讲。
答案: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诸谀儒多疾毁固 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①是背景说明,⑤是说那些谄佞的小人嫉妒诽谤辕固生。排除每组中带有①和⑤的选项,就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汤、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昧。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解析:B项,“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一句不正确,景帝后面的类比,并非是为了评判他们辩论水平的高低。
答案:B[21世纪教育网
参考译文:清河王刘承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因为研究《诗经》,孝景帝时拜为博士。他和黄生在景帝面前争论。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辕固生反驳说:“不对。那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商汤、周武赞同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效命而心向汤、武,汤、武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正是上下有别的道理。桀、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汤、武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保持天子的尊严,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称王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于是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于是争论止息。此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召来辕固生问他读此书的体会。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于是让辕固入兽圈刺杀野猪。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直言并无罪过,就借给他锋利的兵器。他下到兽圈内去刺杀野猪,正中其心,一刺,野猪便应手倒地。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廉洁正直,拜他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很久之后,他因病免官。当今皇上刚即位,又以品德贤良征召辕固入朝。那些喜好阿谀逢迎的儒生们多有嫉妒诋毁辕固之语,说“辕固老了”,于是他被罢官遣归。这时辕固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被征召时,薛邑人公孙弘也被征召,却不敢正视辕固。辕固对他说:“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自此之后,齐人讲《诗》都依据辕固生的见解。一些齐人因研究《诗经》有成绩而仕途显贵,他们都是辕固的弟子。
三、语言表达及应用
13.下面是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压缩至35个字。
从旭日东升,到太阳西下,太阳每天都在无偿的赋予地球光和热、色与彩。地球在每秒钟内接受到太阳的能量相当于600万吨标准煤释放出来的能量。如此之多的能量如果不加以利用,那就白白浪费了。
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热水器正是靠太阳光转化来获取热量的家居用品。在一次性投资之后,太阳能热水器便源源不断地以零成本为家人提供热水了,只需3年时间就可以收回热水器投资。这种家居新宠,与电加热相比,可以大量节约能源;与天然气等燃气相比,可以杜绝环境污染。因此,用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解决家用热水,不仅省钱,而且意义重大。
市场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大多数是以全玻璃真空镀镆管为集热元件,集热管像一个拉长了的暖水瓶胆,由两根同心圆玻璃管组成,内外管之间抽成真空,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沉积在内管的外表面构成吸热体,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参考答案: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节能、清洁、省钱的家居用品。
14.提取处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解析:此题的答题关键就是找出主干,添加定语。可以看出“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就是主干,然后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作为定语逐一加入主干。
参考答案:即“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1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
贾 生注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贾生”,就是贾谊。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的一段故事:“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21世纪教育网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参考答案:(1)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