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6 10: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主页)
2021 —2022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高一历史 授课章节:第 七 章第 4节
授课班级: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过程、影响.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意识。
学习者 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归纳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素,但是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和史料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需要加强,高中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加理性思维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领和主题探究,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探究,唤醒学生的认知,把握二战的基本线索,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历史解释,落实学科素养,涵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 难点 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影响 2.难点: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评价
教学方法 及教具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史料实证、归纳整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重要作用,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会议,分析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处审批:
时间: 年 月 日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展示《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黑色星期四”华尔街》、 《德意日法西斯主义》三张图片 提问 德意日法西斯主义是如何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与一战相比,二战又有何特点?战后国际秩序又是如何形成的?对世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 1.法西斯主义运动 (1)过程 一战结束后,意大利、日本和德国产生法西斯组织。 1919年,成立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特征 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2.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1929年10月,经济大危机爆发,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法西斯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创,企图通过发动战争,来转嫁危机。 (2)经过 亚洲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欧洲 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10月,墨索里尼派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准备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进一步鼓励法西斯侵略。 二、二战的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从亚洲到欧洲,从北非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成为二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2.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作爆发。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3.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4.1942年1月,以美、苏、英、中为主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5.同盟国协同作战,在以后近三年半时间里,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 6.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思考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⑴战争的正义性是取胜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关系到人心向背,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 ⑵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是重要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依靠的是反法西斯各国团结协作形成的强大力量。 ⑶经济、军事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⑷美苏英中大国的积极协调和巨大贡献; ⑸法西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和内部危机 总结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点具体背景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新社会主义国家。战争目的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性质从总体上看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结果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相同点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从战后状况看,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三、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1.概况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2.内容 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承认朝鲜独立; 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成立联合国;等等。 3.机构 (1)成立:1945年成立联合国,总部在纽约。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3)运作: 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常任理事国“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4.评价 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四、二战的影响 1.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影响: ①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②美国和苏联实力增强。③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思路拓展 二战的影响 1 .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调整了职能:各主要资本主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方面: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改变了世界格局。 (1)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苏联经济逊于美国,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国际格局:确立雅尔塔体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 (3)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4)造成了德国、朝鲜的分裂和欧洲的分裂,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进入“冷战”状态。 (5)成立联合国 (6)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7)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3.科技方面:二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1)战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二战时,不但坦克被广泛应用,新式俯冲式战斗机、火箭、潜艇等尖端科技作品广泛的参与了二战,不是战争,不会有这么大的推动作用,而计算机、原子弹等等更是开启了一个崭新时代,这些的初衷是为战争而造。 ①原子弹——核电站 ②火箭——“阿波罗11号”登月 ③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2)战争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 (3)一些深刻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模式的科学技术,例如:雷达当时的作用是发现敌机敌舰,为己方提供充足的预警时间,现在则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天气预报中的气象雷达,航海中的防碰撞雷达,汽车上的倒车雷达,甚至其中的一个部件走进了千家万户,那就是微波管。这个部件本来是用在微波雷达上面的,现在成了微波炉的核心部件。 4.思想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和平主义思潮) 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课堂小结: 20世纪上半叶,列强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明争暗斗,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摧毁原有世界秩序,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然而战争并没完全稀释矛盾和仇恨,国联只维系了短暂的和平。面对法西斯的局部战争威胁,大国间彼此猜忌、绥靖放任致使人类再次蒙受战争灾难。在全人类的命运面临拷问的关键时刻,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硝烟未尽,大国间构建的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基础,影响着战后世界的发展。 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二 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后喟叹:“要是我知道德国人不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我一点力都不会出!”1955年,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答案】(1)典型事实: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日军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731”等部队以试验方式残杀平民;德军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变成人类屠宰场。意义:国际性正义审判;警示人类,警戒未来。 反思:认识核战争的极端危险性;倡议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世界和平。 真理及方向: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类对美好、和平与友善的追求,世代不会改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采用“情境—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把所讲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自主探究,获取历史的启迪。
教师适时加以学法指导与点拨,搭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收获知识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夯实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落实教学目标与学科素养;通过课后延伸拓展,升华本课主题,突出核心价值,彰显家国情怀。本课教学以问题探究为引领,问题设置环环紧扣,符合学生学情,符合新课标理念,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细思之,仍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如课堂环节中,探究内容较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要做好取舍和度的把握;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后我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大胆尝试新教法,不断提升自己应对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