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主页)
2021 —2022学年度 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 高一历史 授课章节:第 七 章第 2节
授课班级: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模块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史料结合和相关图片,认识到十月革命的爆发的原因,了解到十月革命的具体进程,并结合史料分析十月革命对世界和中国影响,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评价苏联模式以及对中国的启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进而培养学生唯物史观、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和家国情怀。
学习者 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理解分析。但由于其阅历尚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还不能很好的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高峰期,其记忆力、理有解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其影响;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难点:用唯物史观分析列宁和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方法 及教具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教学与阅读教材相结合 学法:讨论法 预习设问法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处审批:
时间: 年 月 日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学生辨认图片 思考: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勇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这本书创作于什么历史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1)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俄国工人阶级产生。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3)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政党做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党的指导思想——“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⑴ 列宁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⑵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⑶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过程 (1)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政权并存。 (2)1917年4月,列宁回到俄国,发表《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3)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 (4)全俄工兵代表苏推埃大会召开,成立苏推线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 总结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征: ①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的形式; ②革命道路:走以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 ③革命阶段: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 ④理论角度: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 比较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相同点背景 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斗争方式 武装起义两者的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2.意义 (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梦想成为现实,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2)时间:1918-1921年 (3)内容 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4)评价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对于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约1925年 (2)内容: 征收固定的粮食税,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 ⑶实质 在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利用资本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⑷作用: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苏联成立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4.社会主义建设 (1)实践 ①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②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工业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③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2)评价 作用: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弊端: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苏联发展。 拓展思路 斯大林模式经验教训 1.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2.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3.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4.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要使轻重工业和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6.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7.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9.改革必须注重增强企业活力和地方的积极性 总结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实施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经济和政治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威胁,国内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主要内容或形成过程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特征取消贸易和市场,“直接过渡”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机制进行经济建设,“间接过渡”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历史影响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讲解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引发学生思考,把握重点难点,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行透彻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 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编自《列宁全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农业长期落后;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僵化实行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基于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整合新了课标和教学资源,进行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进程以及影响教学。将历史的发展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结合,重新整合了教学的顺序,教学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鉴于教学内容多的特点,结合内容的特点,选用了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利用的“列表”等教学工具,节省教学时间,既培养了学生解读多种史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比较、解释的学科能力。 不足之处:教学活动中,学生互动的环节不够深入,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