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23:1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5* 无言之美
情境导入
同学们,“无言之美”有三种境界,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或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朱光潜笔下的《无言之美》。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无言之美的内涵。
2.学习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论据,赏析本文语言。
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
文学常识
朱光潜(1897—1986),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是朱光潜先生论美学的一篇文章,写于1924年。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先生首次提出了“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命题。
意蕴( ) 蛾眉( )
寂寥( ) 颦( )
基础知识
给红色字注音
yùn
é
liáo
pín
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
栩栩如生:
铢两悉称:
闲情逸致:
惟妙惟肖: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一丝一毫都相吻合。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基础知识
解释词语
初步感知
读课文,理思路,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3):引出论题:生活中充满“无言之美”。
第二部分(4—12):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论证方式,论证了“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归纳总结,得出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初步感知
本文是作者的第一篇美学论文,读读本文未选入的后半部分的一段话,整体把握论述对象“无言之美”的内涵。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
初步感知
归纳总结: 文中涉及的“无言之美”是一个关于文学本质的美学范畴。本文以图画、文学、音乐、雕塑的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为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写作思路,层层阐发,条理清晰,深刻的阐释了“无言之美”即“含蓄之美”的丰富内涵。对我们今后鉴赏文学作品等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1.请概括说明第3段中作者认为“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
①“言”是“达意”的手段,它是固定,有迹象,琐碎,有限的。
②“意”是“言达”的目的,它是多变,无踪迹,混沌,无限的。
③“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概述其大概。
精读析文
研读思考
2.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
同意,美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若美术作品撒谎,就脱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性。
3.文中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精读析文
研读思考
精读析文
研读思考
4.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无限的情绪意旨。
②“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
③“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获得美的体验。
精读析文
研读思考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先自己思考批注,同桌交流。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精读析文
研读思考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1.为什么“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
详细地描述仍不能尽意,笼统地描述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余味无穷的效果。
2.如何理解“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这句话的意思?
文学作品让人获得美感固然因为其语言表现,更因为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意旨。
品味语言
精读析文
结构梳理
拓展出文
请说出至少两句能体现“无言之美”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而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最后归纳自己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启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布置作业
以曹文轩《孤独之旅》为例,说说你品出的“无言之美”。
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给读者留下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杜小康可能要回去了;也许也要抒发一下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让我们自己在脑海中创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