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
1
复习内容
PART O1
认识生物
PART 0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PART O3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PART 04
食物链与食物网
PART O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一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蔬菜需要浇水施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
吸
>鲸浮出水面换气: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度物
>人出汗、排尿、呼气,植物落叶、落花等。
4、生物能对
外界刺激
做出反应(应激性)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红杏出墙。
考点一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5、
生物能生长和
繁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
生物具有遗专和变异
的特性。
>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
考点一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归类方法
分类依据
种类
形态结构
植物、
动物、其他生物
生活环境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用途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按形态结构分类,细菌、蘑菇、金针菇、灵芝等属于其他生物
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水稻、玉米、高粱归为一类,鸡、
鸭、鹅归为一类,狗、猫等归为一类。
他们分类的依据为
按照生物的用途
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物适应环境:
>1、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环境。
>2、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
适应
>3、动物冬眠、大雁南飞、旗形树。
影响
生物因素
>4、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生物
环境
影响
非生物因素
(二)生物影响环境:
>1、蚯蚓疏松土壤。
形成统一的整体
2、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使空气变得清新、湿润。
3、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4、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场退化。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n155550851t155555055555tt555555558551 *4444*111133生sn8::::行
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环境影响生物: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分为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
(1)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叫生物因素。
>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共生等。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例子: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②南橘北枳,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北雁南飞(温度)。
>③
春江水暖鸭先知、南橘北枳(温度)。
>④
春兰秋菊、朝蝇暮蚊(光照)
>⑤
红杏出墙(光照)
。
9(共23张PPT)
专题二细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
复习内容
◆
PART O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PART O2
临时装片的制作
PART O3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PART 04
细胞的生活
口考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载物台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光
转换器
(
物
镜
细准焦螺旋
压片夹
镜臂
遮光器
通光孔
载物台
反光镜
(镜
座)
普通光学显微镜
考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1、显微镜的结构中,
放大物象的是目镜
和
物镜
①目镜:安装在镜筒上,标有10×、12.5×等,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标有4×、40×等,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0×
10×
40×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遮器
和
反光镜
①反光镜:有两面,分别是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
②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光圈
,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调节光线强弱。
>环境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反光镜:环境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考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3、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的是
粗准焦螺旋
佳焦螺旋
①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
大
调焦距。
②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小,调焦距,可使模糊物像变清晰。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个
通光
两边有两个压片夹。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包括
"三转”
“一转”: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转”:转动
遮光器
选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三转”:转动反光镜,同时一只眼注视目镜,找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考点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3、观察
放”:把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
降”:转动
粗焦螺旋
,镜筒下降,
眼看
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玻片。
升”: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上升,同时一只眼注视目镜观察物象
显微镜使用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考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三
显微镜使用要点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倒像
(将试卷旋转180°即可)
>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实际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
2、
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向哪玻片标本就往哪里移,
3、
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玻片上。
4、光线入眼的途径:
反光镜
,一载玻片一物镜一镜筒一→目镜
5、观察材料必须
薄透明
6、3
玻片标本有:切片(切取),涂片(涂抹),
装片(撕下或挑取)(共26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三细胞怎样的成生物体
1
复习内容
PART O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ART 0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PART O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
考点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
8::。。。。。。。。,。,。。。,,g}
1、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
088
①细胞生长:使细胞的
体积
增大。
②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③细胞分化:使细胞形态、结构
、
生理功能改变。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考点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细胞生长:
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营物质
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
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生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三)细胞分裂过程
(核→质→膜一→壁
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细胞质
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
细胞壁
④动物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考点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四)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染色体先进行
再均分
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五)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
数目也相同
假如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
目变化情况是n→2n→n
。
(六)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
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是一定的。
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口考点一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男开开开卡卡卡卡中卡中无”为节”88888开开FF卡卡””””F””””””开开开开开开卡卡卡卡卡市为”为无”””””””开开开开开开卡卡卡卡中卡”数为数为票””””
(七)癌细胞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
福变
①分裂速度非常快,会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②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及远处的组织和器官。
③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④癌细胞不分化。
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即染色体
在形态和数目上相同。(共19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四生物圈中有那些绿色植物
1
复习内容
PART O1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PART 02
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PART 03
种子结构和功能
考点一孢子植的主要特征
(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
可以分为四大
类:
藻类
种子植物
(二)
藻类植物
1、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
水
2、
结构特点:无根
茎
叶
的分化。
3、
代表植物:水绵(多细胞)、衣藻(单细胞)
4、
藻类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
氧气的主要来源
(70%)。
5、
藻类植物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和无机盐
6、
藻类植物:
检测水污染
的指示植物。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
藻类植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植物提
供
水和无机盐
考点一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
潮湿
的陆地环境中。
2、结构特点:植株矮小,
具有类似茎和叶
的分化,
但是茎中无导管
叶
中无叶脉
具有假根。
苔藓植物主要用叶吸收水和无机盐,假根起
固定作用
3、代表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等。
4、
苔藓植物是监测
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它的叶只有一层细胞。
>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
考点一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四)
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陆地环境中
2、代表植物:里白、卷柏、贯众、满江红、桫等。
3、结构特点: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就是有
根、茎、叶的分化
有专门的
输导组织
4、蕨类植物的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原因是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到温暖湿润
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5、与人类的关系: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卷柏和贯众可供药用。
肾蕨可以观赏。蕨类植物埋藏于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煤
考点一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五)常考的孢子植物
地衣
地钱
卷柏
贯众
桫椤
***********
满江红
考点一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思维警示
>不是所有带“藻”的植物都属于藻类植物,如金鱼藻、黑藻属于被
子植物。
纵向分析上述植物,植物的进化有如下趋势:
①生活环境:水生→陆生
②形态结构:简单→复杂
③进化地位:低等→高等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
原因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共20张PPT)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五被子植物的一生
1
复习内容
PART O1种子的萌发
PART 02
,植株的生长
PART O3开花和结果
考点一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
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光照、土壤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来白子叶或胚乳
>把种子种在有光或者无光的环境中,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同时萌发。
>把种子种在贫瘠或者肥沃的土壤中,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同时萌发。
>春季早播前松土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
充足的空气,
覆盖地膜是为了给
种子萌发提供
适宜的温度
(二)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
活的,且种子已经度过体眠期
>干瘪的种子也不能萌发,因为没有足够的
营养供种子萌发。
>种子休眠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可以避免种子在不
适宜的环境里萌发,避免幼苗受到伤害而死亡。
考点一种子的萌发
(三)描述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水分
同时子叶或
胚乳
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
胚根、胚茅、胚轴。随后,
胚根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
伸长:胚芽发
育成芽,茅进一步发育成
茎和叶
胚根
首先
发育
根
子叶
种子
吸收
营养物
发育
连接根和
质转达
胚轴
茎的部位
胚乳
莱豆种子
玉米种子
胚芽
发
茎和叶
考点一种子的萌发
例1:如图表示在大豆萌发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是(B)
例2:大豆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是(C
质量1
质量
质量引
质量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A
B
C
D
口考点一种子的萌发
思维警示
>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萎缩。
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不断增强,消耗有机物。
>
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出叶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
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慢慢积累,植株才能正常生长。
口考点一
种子的萌发
(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
样本
,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
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
2、抽样检测是应
随机
抽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3、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不同,如适宜温度不同。
4、发芽率=发茅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5、
数据分析: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共18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穴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
复习内容
PART O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PART 02
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PART 03
气孔的组成和功能
PART 04
蒸腾作用
考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运输和散失
(一)水分的吸收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
根毛
增大了根
部吸水的表面积,提高了吸水能力。
>根毛细胞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吸水。
(二)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
运输到叶肉。筛管把叶片光合作用产
生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三)水分的利用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少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等过程,绝大部分(99%)通过蒸
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考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运输和散失
四)水分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根尖成熟区→根中的导管→茎中的导管→叶脉中的导管→
叶片气孔
整部导管
根都导管
考点一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1、验证:
将一段带叶的茎,插到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会发
现叶脉
变红了,把茎横向、纵向切断,你会发现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结构是
导管
2、导管与筛管的比较
名称
存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图示
筛管
导管
导管
木质部
水和无机盐
从下往上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从上往下
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
口考点一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思维警示
1、构成导管的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
细胞壁
已经消失,
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2、割树皮采集橡胶:
割断筛管
3、环剥树皮树死亡:切断了所有
筛管
有机物运不到根。
4、
轻敲树皮则果实更大:筛管向下运输受阻,有机物更多地留在果实
中。
5、红墨水插枝条:染红的是
木质部
6、移栽植物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团是为了
保护幼根和根毛,
便于成活。
7、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傍晚或者剪去一部分枝叶,都是为了降低
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散失。
考点二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一)实验梳理:观察叶片的结构
1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
叶片横向迅速切割
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
放入水中。
(2)制作临时切片: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
临时切片
(3)观察叶片的结构。
(4)观察叶片的下表皮:①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②用
显微镜观察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和气孔(共23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
复习内容
◆
PART O1
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PART 02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PART O3
运用光合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暗处理:先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遮光处理: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目的:形成对照
3、光照:把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4、
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
酒精
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目的:
溶解叶绿素
叶片由原来的绿色变成
黄白色
5、清水漂洗后滴加
碘液
6、清水漂洗,观察变化。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后
变蓝
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
不变蓝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结论:
粉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
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水浴加热的目的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溢出或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
叶片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叶绿体的“能量
转换器”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
二)海尔蒙特实验
:
不断加水
90kg
2.5kg
81.8kg
89.943kg
海尔蒙特认为柳树增重除了吸收了土壤中少量
无机盐
外,主要是
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忽略了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
口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深究实验
(三)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四)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暗处理→设置对照→见光→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漂洗
氢氧化钠
水
1、变量:二氧化碳。现象:第一组叶片遇碘不变蓝,第二组叶片遇碘变蓝
2、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五)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
1、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猛烈燃烧
2、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共25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八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
复习内容
PART O1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
PART 02
呼吸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PART O3
运用呼吸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PART 0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运用
考点一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
(一)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能量
萌发种子
煮熟种子
1、现象:甲瓶内温度
升高
2、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释放
能量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用
于
种子萌发,
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3
考点一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
(二)
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
洋油的石灰水
湿清的石灰水
萌发的种子
煮熟并冷却的种子
甲
乙
1、
现象: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
2、
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在上述实验中,也可以用新鲜的豆苗和用沸水烫过的豆苗来代替,但是一定要
注意用不透光的黑色瓶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防止瓶中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
同时也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考点一
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
(三)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
甲
乙
甲
1、现象:甲瓶蜡烛立即熄灭,乙瓶蜡烛
继续燃烧
2、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口考点二呼吸作用的概念、
表达式、实质、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
氧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
有机物中的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二)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有机物中氧气
二氧化岚+水+能
1、场所:
2、条件: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口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
实质、意义
(三)呼吸作用的实质
1、实质: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糧
2、物质变化:
有机物无机物
(分解有机物)
3、能量变化:
化学能热能
(释放能量)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1、
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3
口考点三
运用吸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一)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
水分越
少,
氧气浓度越低或二氧
化碳浓度越高
呼吸作用就越弱。(低温低水低氧高二氧化碳)
(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
田间松士
及时涝
2、抑制呼吸作用:
、减温:瓜果蔬菜等低温冷藏(低温抑制呼吸作用),适当降低大棚蔬菜
夜间温度(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减水:晾晒粮食(缺少水分,抑制呼吸作用)
。
C、
减氧:水果蔬菜等用保鲜袋包装(缺少氧气,抑制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