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北京版必修一《勾践灭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北京版必修一《勾践灭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1 20: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越王墓越王殿越王台勾践灭吴《国语》1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990年--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简介春秋时期形势图栖( )于 会( )稽
贾( )人 资絺( )
蓑( )笠 暴( )露
请更( ) 所恶( )
宦( )士 句( )无
鄞( ) 豚( )
饩( ) 疾疹( ) 餔( ) 歠(   )
衣( ) 水犀(   )
囿(   )kuàiɡǔɡēnɡpùɡōuyiˉ读准字音qīchīsuōwu‵ huànyíntúnxìchènbǔchuòxīyòu通假字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餔出(哺)
8、无不歠之(啜)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岂)
10、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5) 结构梳理文种定计,赴吴求和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同仇敌忾,一举灭吴西施庙西施殿西施绍兴纺织博物馆内的勾贱夫人纺织蜡像 人物形象 勾践—— 败而不馁,能屈能伸,城府很深,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在郊外)
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二)名词作动词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名词作动
词,穿)
2、宦士三百人于吴(名词的使动用法,使…
作帝王的仆隶)(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受辱,
使…耻辱)
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使…干净/使…美丽/使…充足/使…切磋)
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兵)词类活用1、此则寡人之过也
2、非二三子之罪也(“……也”)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2、国之孺子之游者二、定语后置何后之有?三、宾语前置无乃后乎(表推测或反问,恐怕…吧?)四、固定结构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3、勾践说于国人曰
4、遂使之行成于吴,宦士三百于吴五、介词结构后置文言句式六、省略句1、将免者以(之)告(之) (宾语)
2、十年不收(赋)于国 (宾语)
3、必(于)庙礼之 (介词)古今异义(古/今)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管理 / 知道)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勇猛武将 / 走狗、帮凶)
3、将不可改于是也 (这种状况 / 判断词)
4、亿有三千 (十万 / 万万)
5、欲其旅进旅退 (共同 /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6、进不用命 (服从 / 利用)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9、生丈夫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10、南至于句无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离开 / 前往)
12、寡人请更 (请允许我 / 请求别人)
13、十年不收于国 (国人 / 国家)
14、贫病者纳宦其子 (贫困 / 疾病)
15、孰是吾君也 (这个、这样 / 判断词)一词多义练习和,连词1、丈夫二十不取
2、生丈夫与其子丈夫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夫吾之与越也1、吾不能居其地
2、其达士,洁其居
3、其有敢不尽力者乎?1、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跟,介词他、他的,代词那、那些,代词岂、难道,副词嫡子尊称男子男孩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4、孰为汝多知乎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1、既而儿醒,大啼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3、将军既帝室之胄知道感到,感觉主持,管理知识重复再,又不久既然知复既一词多义练习已经反复1、果行,国人皆劝
2、劝君更尽一杯酒1、自杀未遂
2、登而望之……遂逐其师
3、遂使之行成于吴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当劝遂劝勉劝说成功于是,就终于掌管正值,正当阻挡,把守应该将一词多义练习4、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不担心他的民众人数不够多,却担心他们的志向操行缺乏知耻的精神。 我不需要单凭个人血气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他们与众人共进共退。 前进就想到奖赏,后退就想到刑罚;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赏赐。 前进不听众命令,后退却不知耻辱;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刑罚。1、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2、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3、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语句翻译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