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项测评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项测评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6 16:1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
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
A.太阳光穿过篱笆墙留下的小光点; B.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似弯折;
C.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D.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
3、下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激光准直 B.对镜面画脸谱 C.池水变“浅”了 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不同的
B. 法线就是垂直镜面的一条光线
C. 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有可能相等
D. 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等大的虚像
8、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10、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11、关于光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金黄色的
B.光的三原色叠加的区域一定产生白光
C.红色玻璃纸能透过红光
D.在任两种色光重叠的区域,出现的都是白光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第Ⅱ卷(非选择题 64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黄冈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岸边树木在地上形成 “婆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的,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色的菊花 (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缘故。
2、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果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4°,则折射角为 度。
3、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鼠标垫(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到鼠标内的光学感应器.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   °,玻璃在       (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5、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光在酒面_____(选填“反射”“折射”)形成的像,这个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三、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路灯高度为5m,地上两根高度均为1m的竖直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经过测量发现两根竖直杆的影长之差为1.25 m,求两杆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
1、在我们做实验时,由于方法不同或措施不当都会导致测量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现象或测量结果不准确。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出遇到问题时你的做法。
(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发现平面镜内蜡烛所成的像比较暗,看不清楚。要使像看得更清楚,你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时将右边的纸板向前或向后弯折时,便看不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二、填空题
1、答:反射 反射 折射
2、答:36
3、答:漫反射 实像
4、答案: EO 60 AB面的左方
解析:由题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CD为法线,AB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90°-30°=60°。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射入空气,玻璃在AB面的左方。
5、答案: 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解析】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
【详解】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
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
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点睛】
此题考查了“影子”和像的成因,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
1、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单趟用的时间:t=×2.56s=1.28s,由得s=vt 所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
2、答:5m
【解析】
如图:
根据三角形相似,即ABC,所以,,即OC5BC;又因为,所以,即5B1C1OB+BB1+B1C1,得5(BC1.25)OB+BB1+BC+1.25,解得5BC6.25OBBB1BC,即5BC6.25OCBB1,
得OC6.25OCBB11.25,得BB1m
四、实验探究
1、答案:用手电筒照(其他类似答案也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