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达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囚绿记》达标训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29 11: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更上一层楼
筑基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并释义。
(1)揠苗助长:
(2)淅沥:
(3)涸辙:
提示:注意字母书写要规范。
答案:(1)yà,拔。(2)xī lì,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3)hé,水干,枯竭。
2.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
(3)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
提示: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
参考答案:(1)排比 (2)比喻 (3)反复 (4)反复
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庖 B.慰籍 弱不经风 整饬 历久弥新
C.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 D.体恤 提纲挈领 端倪 磬竹难书
提示:A项中“誓死如归”应为“视死如归”;B项中“慰籍”应为“慰藉”,“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C项中“举步为艰”应为“举步维艰”;D项中“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回归,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提示:A项中“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答案:A
综合应用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5.画线句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7.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
8.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5.提示:寻找意思相同的词语,这往往是照应点。
参考答案: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了。
6.提示:联系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和长春藤的象征意义作答。
参考答案:如果说原想在离开的时候恢复“绿囚”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那么,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7.提示:长春藤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长春藤寄予的情感是答题的切入点。
参考答案:“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8.提示:抓住“绿友”一词,因为拟人是把物当人来写。
参考答案:拟人。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二、写作训练
9.文中描写了作者在北平寓所的一段经历:把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在书桌前。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写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过程,表现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大自然中的一株长春藤触动作者的情思。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擦亮美丽的慧眼,步入大自然,感悟自然的神奇。海之声、春之韵、花之香、草之凡、山之峻……无不感动着我们。拿出心灵的彩笔,去尽情地描绘自然的画卷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