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第四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C D D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D C D B C B B
非选择题(60分)
21.(14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ABD , 2 (1分),4 (1分)
(2)B (1分) , ②
(3)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4)②③
(5)雌性(1分),aB
22.(16分)每空2分。
(1) bbii,BBII (2) 6 ,1/6
(3)白毛狗∶褐毛狗∶黑毛狗=2∶1∶1
(4)雌性褐毛狗,a.若后代全是黑毛狗,则该雄性黑毛狗是纯合子;
b.若后代黑毛狗:褐毛狗=1:1,则该雄性黑毛狗是杂合子。
23.(14分)每空2分。
(1)常染色体 隐性 , I-3和I-4正常,生出患乙病的Ⅱ-10 或 I-1和I-2正常,生出患乙病的Ⅱ-7 , 伴 X染色体 隐性
(2)AaXBY 1/4 (3)1/8 (4)二
24.(1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R型活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菌混合后 减法(1分)
(2)②①④③,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含35S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3)C
(4)上清液(1分) 沉淀物(1分) 搅拌不充分 是 (1分) 未侵染细菌的噬菌体离心后位于上清液 钢城第四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一 命题 时间 75 分值 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建立在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该研究中孟德尔提出的问题是“豌豆株高差异的机制是什么?”
C.孟德尔所作假设内容之一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D.“F1实际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2.某种番茄果实的红色和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用一株红色果实番茄和一株绿色果实番茄杂交,F1既有红色果实番茄也有绿色果实番茄,让F1自交,红色果实番茄自交产生的F2的表型全为红色果实,绿色果实番茄自交产生的F2的表型为红色果实和绿色果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杂交对父本的操作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B.亲本红色果实番茄和绿色果实番茄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
C.若F1中绿色果实番茄自交得F2,F2中绿色果实:红色果实=3:1
D.让F2中全部绿色果实番茄自交,F3中绿色果实:红色果实=3:1
3.萝卜的花色(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结果分别如下图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
B.红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紫花个体
C.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一紫花个体连续自交3代,得到的子代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是7/16
4.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1全为红色鳞茎洋德,F1自交得F2,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鳞茎的不同颜色是由叶绿体中的色素引起的
B.F2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1/3
C.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型,所占的比例是3/8
D.对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鳞茎洋葱所占的比例为2/3
5.某二倍体生物是雌雄异体。下列示意图表示某种生物某一个体体内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的细胞(示部分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该个体是雄性个体,②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
B.该个体的性腺可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
C.图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只有①③
D.细胞④的染色体行为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没有细胞质的均分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7.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以下两个家系都有相关患者,遗传系谱图如下(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10关于这两种病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10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病
的男孩的概率为1/18
8.某动物的毛色有红、黄两种表型,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B对b完全显性,其遗传过程中存在纯合致死现象(XY、ZW均视为纯合子)。现用表型不同的雌雄个体杂交,F1中雌性:雄性=1:2,则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红色为显性性状,F1中雌性个体的毛色为红色
B.黄色为显性性状,F1中雌性个体的毛色为黄色
C.该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F1中雌性个体的表型与母本相同
D.该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F1中雌性个体的表型与母本相同
9.下图是两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其等位基因为A)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b(其等位基因为B)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I-2的基因型是AaXBXb
C. Ⅱ-7和Ⅱ-8婚配产生的后代中,同时患这两种病的概率为1/12
D. Ⅱ-5的基因型和I-1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10.从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到确定真正的遗传物质,历史上多位科学家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C.艾弗里团队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C. 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1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13.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B. 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C.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D.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蓝紫色植株与红褐色植株的比例
14.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F1表现型的比为1:1,此亲本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
A. 1 B. 2 C. 3 D. 4
15.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B.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C.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形成四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D.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6.如下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 AB、Ab、Ab
B. Aa、Bb、AB
C. Ab、aB、ab
D. Ab、aB、aB
17.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下图,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 ④②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 白♀×白♂ B. 杂合红♀×红♂ C. 白♀×红♂ D. 杂合红♀×白♂
19.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 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 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0.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②R型菌被转化为S型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菌的DNA具有毒性
③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④艾弗里实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计60分)
21.(14分)下面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罝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2)图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______。其中E、F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 (填数字)阶段。
(3)丙图中形成II、III过程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5)该动物是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成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2.(16分) 已知狗的毛色受两对基因(B、b和I、i)控制。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I基因抑制皮毛细胞色素的合成,以下是一个有关狗毛色的遗传实验:
(1)该遗传实验中,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理论上,其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比应为___________。
(4)欲鉴定F2中一只雄性黑毛狗是否为纯合子,可选择多只___________个体与之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_遗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遗传。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Ⅰ-2产生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
(4)若Ⅱ-6还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患者,且确定其病因是Ⅰ代中2号个体产生异常的配子,可以推断是Ⅰ-2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24.(16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少不了一些经典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对最终结论的得出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能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既分离出S型菌又能分离出R型菌的一组实验的处理是将____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艾弗里和他同事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利用_________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
(2) 赫尔希和蔡斯进一步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
A. 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 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 噬菌体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 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 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理论上离心之后_____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会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在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