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青岛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3.1 三角形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7 18:16:08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文档简介
13.1 三角形
1,一个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它们长分别为50cm,70cm,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为x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 ,
如果第三边长为偶数,则次三角形的周长为 .
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已知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
长为 .
4,已知五条线段长分别为1cm,2cm,3cm,4cm,5cm,以其中三条为边长可以构成 个不同的三角形.
5,在△ABC中,若∠B=∠C=40 ,则∠A= .
6,在△ABC中,∠ABC=90 ,∠C=43 ,则∠A= .
7,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若∠B=50 ,∠C=70 ,则∠ADC= .
8,如果△ABC中,∠A:∠B:∠C=2:3:5,则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应为 .
9,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 .
10,△ABC中,三边长为a,b,c,且a>b>c,若b=8,c=3,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
11,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 )
A.30 B.45 C.60 D.90
12,在△ABC中,∠A=50 ,∠B,∠C的平分线相交于0,则∠BOC的度数为( )
A.65 B.130 C.115 D.100
13,如图所示,图中的三角形有( )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14,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 |a+b-c|+|b-c-a|-|c-a-b|.
15,三角形中有一边比第二条边长3cm,这条边又比第三条边短4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求最短边的长.
参考答案
1,20
7,80 8,直角三角形 9,135 10,C 11,C 12,C 13,B
14,由a+b>c知,a+b-c>0,b-c-a=b-(a+c)<0,c-a-b=c-(a+b)<0,
故|a+b-c|+|b-c-a|-|c-a-b|=a+b-c+a+c-b-a-b+c=a-b+c.
15,设第二边长为xcm,则第一边长为(x+3)cm,第三边长为(x+7)cm,又x+x+3+x+7=3x+10=28,解得x=6cm即为最短边长.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8章 角
8.1 角的表示
8.2 角的比较
8.3 角的度量
8.4 对顶角
8.5 垂直
第9章 平行线
9.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9.3 平行线的性质
9.4 平行线的判定
第10章 一次方程组
10.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0.3 三元一次方程组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第11章 整式的乘除
1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1.3 单项式的乘法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1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11.6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第12章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2.1 平方差公式
12.2 完全平方公式
1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第13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13.2 多边形
13.3 圆
第14章 位置与坐标
14.1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1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4.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14.4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