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6 15: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

1
)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两侧的湿热地带人口稠密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干热地带人口稠密
C.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 D.远离海洋的中亚地区人口稠密
2.影响世界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社会经济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土壤肥力 C. 交通运输 D.生产力发展水平
3.40°N~50°N与40°S~50°S人口分布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 海陆分布 D.水资源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图2为“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

2
)
4.导致图中南美洲人口迁往北美洲的推力是
A.南美洲生活成本低 B.北美洲发达的经济条件
C.北美洲优越的自然环境 D.南美洲就业机会少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 B.缓解了住房压力 C.促进经济发展 D.保护生态环境
江苏省苏州市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2018年常住人口约1072万,其中外来人口约832万。图3为“苏州外来人口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与全省人口的对比图”。读图完成6~7题。
(

3
)
6.苏州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进入的主要因素是
A.开放程度 B.就业机会 C.国家政策 D.科技水平
7.与全省人口进行对比,可推测苏州
A.流动人口比重小 B.人口性别比平衡
C.人口出生率较高 D.人口结构年轻化
2021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春节返乡人员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返乡。各地陆续发出“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节”的倡议。1月28日、29日和30日,春运前三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分别为308万、283万和296万人次,仅为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左右。据此完成8~9题。
8.2021年春运前三天铁路发送旅客人次与去年同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回家过节欲望降低 B.铁路运力下降
C.春节民俗发生变化 D.政策大力调控
9.2021年春运期间发送旅客人次大量下降会
A.增加返程途中的交通压力 B.缓解东部大城市的用工紧张
C.提高东部大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D.加大东部大城市的住房压力
(





) 图4为“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

4
)
10.下列能正确表达该时期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的是
A.①流向② B.③流向④ C.⑤流向① D.②流向④
11.关于该阶段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
B.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发展中国家” 迁往“发达国家”
C.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小, 非定居的外籍劳工多
D.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图5为“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

5
)
12.流入广东省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是
A.湖南 B.广西 C. 河南 D.湖北
13.导致上海市流入人口中江苏人明显多于四川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空间距离差异 B.城市化水平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D.人口密度差异
复活节岛曾经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据科学家估算,最兴盛时人口达8000~20000人,而当时生产水平所能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于是悲剧发生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至1877年岛上仅剩100多人。读图完成14~15题。
(

6
)
14.材料中提及到的“2000人”是指复活节岛当时的
A.适度的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实际人口数量
15.材料说明一个区域的人口数量如果严重超越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是
A.资源环境承载力将变大
B.资源环境承载力将变小
C.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变
D.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没有影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图7为“2001—2016年北京市用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
(

7
)
16.2001年以来,北京市
A. 环境用水量增加 B.生活用水量减少
C.工业用水量持续保持主体地位 D.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持续增大
17.北京市“以水定人”的要求主要考虑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对外开放程度 B.资源丰富程度
C.生活消费水平 D.经济发达程度
图8为“某城镇商业、住宅、工业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及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

8
)
18.关于图示字母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A.D表示工业付租能力 B.E表示商业付租能力
C.A表示住宅区 D.C表示工业区
19.图示形成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无法判断
20.有关A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筑物高大密集 B.人员流量大
C.交通线密度大,交通便捷 D.是城镇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成都平原西部的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布。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型的聚落。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形成一种田—林—宅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随田散居形式是当地最为适合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文化符号。图9为“林盘景观图”。读图完成21~22题。
(

9
)
21.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为了
A.改善环境 B.节约土地 C.减少污染 D.便于耕作
22.林盘中树林和竹林所具有的生态功能是
A.林木掩映,保证了居民生活的私密性 B.调节微气候
C.提供燃料、竹具、水果 D.营造田、林、宅的空间变化意境
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滞后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本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 式。读表完成23~25题。
世界部分国家的城镇化率(单位:%)
国家 中国 英国 美国 日本 巴西 印度
1950年 11.8 79 64.2 53.4 36.2 12.4
2011年 51.3 79.6 82.4 91.3 84.6 31.3
23.与英国相比,中国城镇化
①起步晚 ②发展慢 ③水平高 ④速度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巴西和印度的城镇化分别属于
A. 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
B.滞后城镇化、过度城镇化
C.过度城镇化、过度城镇化
D.滞后城镇化、滞后城镇化
25.在城镇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环境污染加重
C.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D.住房紧张、房价过高
图10为“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完成26~28题。
(
窑洞
海草房
骑楼
土楼
)
(

10
)
26.能够见证我国南方湿热多雨自然环境的地域文化景观是
A.窑洞 B.海草房 C.骑楼 D.土楼
27.海草房屋顶坡度较大,利于
A.采光 B.排水 C.通风 D.保暖
28.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很少有围墙,这说明
A. 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与美国的地域文化不同
C. 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的社会环境比中国安全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是具有典型岭南特色的古村落,临广州环城高速、国道,是城郊型村庄。该村原为董、徐两族聚居地,后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村内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关系多元化发展,内部空间结构布局演变明显。图11为“北村近40年来的空间布局演变图”。读图完成29~30题。
(

11
)
29.从阶段Ⅰ到阶段Ⅱ,该村现代居住用地大量增加的原因是
①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  ②农村自建出租屋增多 
③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④城市人口向城郊扩散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0.该村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
A.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化 B.各类用地空间竞争趋于增强
C.外来居民占总人口比例下降 D.传统居住区的宜居环境改善
二、非选择题:共2 题,共 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1935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地理学界将这条界线称为“胡焕庸人口地理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 的东南部地区,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部地区。几十年过去了,我国人口从 4亿多增长到14亿多,而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依旧。
材料二:我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图12)
(
M
N
)
(

12
)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4分)
(2)读图,我们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 ,试从自然条件分析江苏省人口稠密的原因。(6分)
(3)下列措施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是( )(2分)
A.开发浦东新区 B. 实施西部大开发
C. 振兴东北老工业区 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
(4)M和N两个省区相比,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的是 ,决定M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资源是 。(4分)
(5)为提高MN省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
主干道
次干道
铁 路
绿 地
拟建高新技术园
拟建高级住宅区
在 建 楼 盘
文 教 区
河流及流向
山 地
)材料:某学校开展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的课题研究。图13为“该校学生绘制的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

13
)
(1)“辨身份”。图例中甲、丙表示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4分)
(2)“做参谋”。某同学的父母打算在①②两处在建楼盘中选购住宅,估计①②两处中房价较低的最可能是________,购物更方便的是________。(4分)
(3)“当代表”。该市准备在④地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6分)
(4)“谋发展”。该市规划将来主要向北发展,限制其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为打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新城区,该市可采取的对策有哪些?(6分)
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1~5 CDCDC 6~10 BDDBA 11~15 DBACB 16~20 ABDAD
21~25 DBCAD 26~30 CBBDB
31.(20分)
(1)我国人口分布明显不均衡(2分);东南 多、西北少(2分)
(2)>500人/km2 (2分,特别关注:单位) 气候温暖、 降水适中( 气候适宜); 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较为肥沃。 (任答两点得4分)
(3)B(2分)
(4)N(2分) 水资源(2分)
(5)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跨区域调配紧缺资源;节约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提倡适度消费等。(任答两点得4分)
32.(20分)
(1)工业区(2分) 商业区(2分)
(2)①(2分) ②(2分)
(3)合理(2分) 理由 ④地位于城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④地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水质好;④地靠近绿地和文教区,环境优美;④地靠近主干道和次干道,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得4分)
(4)地形(2分)保护文物古迹,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各类用地,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任答两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