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生活中的负数存在的显示问题,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
同学们指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内容吗?出示“数的认识”
进一步引导:这节课研究的“数”叫做“负数”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负数的认识。
1、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出示例1三幅情境图。
师:从这三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图片
(1)介绍温度计的单位、用法等
(2)向学生讲述:0度的含义及读法并说明,0度以上的温度通常称为零上摄氏度,0度以下的温度通常称为零下摄氏度。
3、介绍正负数及其读写法。
(1)出示课始三幅图,学生观察。
引导提问:1、你能看出三个地方的气温各是多少吗?
2、图中哈尔滨和三亚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和南京的比怎么样?
引导思考:你能用数学的方法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吗?
学生尝试,教师出示并讲述: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零下 20摄氏度记作:-20.并介绍各种读法。
引导学生齐读各数。
4、试一试
(1)读出课件展示的各温度。
(2)完成练习单中练习一
。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境图和文字
1、向学生介绍海平面及海拔高度的含义。
2、让学生读出和写出条件中高8844米和低155米各怎样用正负数来表示?
3、介绍: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可以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可以用负数表示。
4、尝试练习:
(1)把出示的例1和例2中的各数进行分类。
(2)练一练:练习单中练习二。(学生在答题纸中完成,教师展示。)
(3)a、补充8是正数还是负数 0呢
b、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三、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介绍你知道吗
2、读出生活中的负数:(1)冰箱上的负数 (2)电梯里的负数 (3)存折里的负数 (4)股市里的负数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提问:你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吗 水结冰时的温度呢 100是正数还是负数 0呢 。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各自填空后,追问:为什么青海湖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 而死海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呢 。
5、完成练习一第4题(练习单中练习3)。
让学生先读一读表中的数,说一说从统计表中可以知道什么,再在表下的空白温度计中涂一涂。
展示学生在练习单中表示温度的方法.
4、全课总结
1、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负数来表示?
2、负数用什么符号表示?正数呢?什么符号可以省略?
3、“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这句话对吗?
5、布置作业:
练习一 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