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说课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说课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7 11:4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古代的商业贸易
选必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目录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过程(学习活动)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学习要点:
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第七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九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区域贸易到全球贸易
上承
下启
《中外历史纲要》部分的延续
商贸改变人类生活

1.知识储备
2.认知水平
优势:素养有所提升,有一定史料阅读分析能力。
不足:整体逻辑思维能力:
对充分认识商业发展的内在线索存在难度。
深化理解思维能力:
对透过商业发展更迭感悟商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观念变化存在难度
学情分析
初中《中国历史》(部编版)教材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详细介绍
简单介绍历代商品交流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版)
中国历代商业贸易的发展表现
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教版)
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的表现及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优势:
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丝绸之路的开辟等基础知识已有一定了解。
不足:
对于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等商业贸易中的专业概念不甚清晰。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表格梳理,能够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商业活动的具体表现,结合历史地图,能够梳理古代世界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脉络,涵养时空观念。
2.通过结合有关史料,能够认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分析论述古代商业贸易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涵养史料实证能力。
3.通过图文资料,能够解释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4.通过商业发展中产生的义利并举的观念,涵养传统文化,落实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教学难点:
认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感悟商业发展带来的观念变化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了解中国古代的商贸活动
学习活动二:
探究古代贸易通道及世界贸易的发展概况
学习活动三:
认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学习活动一:了解中国古代的商贸活动
阶段 对内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状况
商朝 已经出现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贵族手里 /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
秦汉 货、车、度统一,促商品流通 将丝绸等运往亚、欧、北非,再将奇珍异宝运会
唐宋 坊市分区制度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中国商品出口南洋、波、阿、红、南。设市舶司,朝贡贸易
元明清 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广州设工行;广州一处通商“十三行”垄断处理
自主学习:根据课本整理古代中国商业贸易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和表格梳理,能够整体把握中国古代商贸活动发展历程,围绕教学重点,培养整体思维能力,落实时空观念。
阶段 对内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状况
商朝 已经出现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贵族手里 /
春秋战国 “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
秦汉 货、车、度统一,促商品流通 将丝绸等运往亚、欧、北非,再将奇珍异宝运会
唐宋 坊市分区制度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商品出口南洋、波、阿、红、南。设市舶司,朝贡贸易
元明清 商品化程度加深,形成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 广州设工行;广州一处通商“十三行”垄断处理
思考:从商人、商业场所、商业范围、商业政策等角度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
商人:官商→私商→商帮
商业场所:固定→不固定
商业范围:地区性→全国性→国家间
商业政策:宋转折 始终奉行重农抑商
设计意图:
通过结合表格内容,能够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商业发展概况,归纳古代商业发展的的趋势及特征,进一步落实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培养唯物史观。
小组合作:依据地图并结合多本教材知识,从多角度分析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地位提升的原因。
设计意图:
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多角度对比分析影响商路发展的因素,围绕教学重点,落实唯物史观。
②整合多本教材知识,培养整体思维能力。
学习活动二:探究古代贸易通道及世界贸易的发展概况
自然条件:海洋运输自由,陆路多戈壁自然险恶
国内因素:北方人南迁,南方经济发展
国际因素:海路市场广阔,运费低
陆路拜占庭帝国垄断东方在欧洲市场,阿拉伯中介垄断
市场相对狭窄,运载量有限,费用高
……
古埃及:历史悠久;国家控制商业
古希腊:城邦商业贸易中心(雅典为代表);海外贸易活跃。
古罗马:商贸繁荣;海外航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垄断商路
阿拉伯商人:亚非欧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主要文明区域
古巴比伦商业繁荣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6页,在亚非欧文明发展图上标注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
设计意图:
通过结合地图进行自主学习,掌握世界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落实时空观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辞下》
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推动力。
商业起源时期,出于交换的需要,逐渐发展出部落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
而后由互补余缺发展为逐利增财
设计意图:
①通过史料分析,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围绕学习聚焦,落实史料实证。
②通过史料对比,认识商业功能的转变,达成唯物史观的培养。
横1:唐代一种铜铸币
横2:唐朝的一种信贷汇兑券
横3:古代纵横三大洲,从事贸易的群体
横4:古代钱庄发行的本票,可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
竖1:中华民国建国初的法定货币
竖2:明朝出现的新式金融机构
竖3:晋商开设的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
竖4:唐宋官府设置掌管对外贸易的机构
竖5:元朝发行的纸币
竖6:商周时期的一种经营制度
竖7:新中国的法定货币
竖1
银 竖5
横1 开 元 通 宝
竖2 钞
横2 飞 钱
铺 竖4 竖6
市 工 竖7
横3 阿 拉 伯/舶 商 人
竖3 司 食 民
横4 庄 票 官 币

活动:同桌互相讨论并完成填字游戏
设计意图:
通过趣味活动,了解教材中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复杂概念,并认识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有利于突破难点。
学习活动三:认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设计意图:
①通过自主学习和时间轴整理,建立中外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发展时空线索,落实时空观念。
②通过分析古代中国贸易工具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的特性,进一步突破难点。
思考:自主整理时间轴,并分析古代中国贸易工具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的特性
特性:起步较晚
政府对借贷的干预度较低
平遥票号日昇昌名扬九州,享誉全球……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使全国性的货币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远距离的商业贸易更加便利,促进了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王夷典《日昇昌票号》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票号和汇票的出现有何意义。
便利了交换,扩展了商业的领域。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分析,了解票号和汇票的出现带来的影响,围绕学习聚焦,进一步突破难点,落实史料实证。
平遥城内一位沿街讨饭数十年的寡妇老太太,有一天持一数额为12000两的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汇票,到总号提取银两。任柜头的一看签发时间在同治七年,与取款时间相隔了30多年,赶紧跑到后厅询问大掌柜,认真查阅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现银。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张家口经商做皮货生意,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一天,这位早已沦为乞丐的老妇,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夹袄,从衣角摸到一张日昇昌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日升昌兑取现银。这件事之后日昇昌名声大振。
——摘抄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思考:为何日昇昌会名声大震?
诚信不欺
设计意图:
通过史料分析,感悟商业发展背后蕴含的诚信精神,而这种诚信深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中,落实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贸易
古代贸易通道

世界古代贸易
货币 信贷 商业契约
义利并举
设计意图:
综合以上学习,揭示古代贸易发展的脉络,同时感受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观念变化,涵养传统文化,落实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本课时间跨度大,变化多,概念多,内容高度凝练。故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表格和时间轴的形式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整体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同时围绕重难点设计多个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化理解史实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