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涟水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12 13: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涟水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二)
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B.从氟到碘,单质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越来越难
C.14 C和14N两种核素的质量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看是否只含一种元素
C、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 g /mol
B.通过树状分类法可把硝酸和硫酸分入强酸,把纯碱分入正盐
C.酸性的雨水都是酸雨,酸雨的PH小于5.6
D.1mol CO2的质量是44 g
4.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氨的合成即为固氮。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1 mol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
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5.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 )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 K、Zn分别与少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 Li、Na、K的原子半价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 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7.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 )
A.汤姆生 B .道尔顿 C.卢瑟福 D.波尔
8.下列变化过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9.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混合气体经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小,将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O2 B.肯定没有Cl2、NH3、NO2
C.肯定有NH3、NO、HCl D.肯定只有NH3和NO
10.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11.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熔点:铁<汞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 D.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
12.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 D.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危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molO3,与11.2 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 ( Na0H)相等
D.2SO2(g)+O2(g) = 2SO3 (g)和4SO2(g)+wO2(g) = 4SO3 (g)的△H相等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在任何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页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 B.原子弹发生剧烈爆炸
C.钢铁厂冶铁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16.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将反应Fe + 2Fe2+ = 3Fe3+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7.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18.将40℃时的饱和KCl溶液冷却至1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KCl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K+的数目
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化学反应不能将一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离子
C.正四面体分子中的键角都是109°28
D.羊油和重油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加以区分
20.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10mL 1mol·L-1AlCl3溶液,在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乙烧杯中加入与上述NaOH溶液等体积、等pH的氨水。下列有关两个烧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产生的沉淀一定比乙中多
B.乙中产生的沉淀一定比甲中多
C.甲和乙产生的沉淀一定一样多
D.甲和乙中产生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21.下列数据有些明显不符合事实。其中不可信的是( )
A.H—Cl的键能为432 kJ/mol,H—F的键能明显高于432 kJ/mol
B.0.1 mol/L氨水中NH3·H2O部分电离,一定温度下该氨水的电离度为55%
C.某Ca(OH)2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
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超过50%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用pH试纸测得25OC时某溶液的pH为4.0
C. BaS04、Ca(OH)2、HN03均为强电解质
D.室温下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AgCl)变大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1-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3,3-二甲基丁烷。
B.工业生产中用乙醇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乙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被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阿伏伽德罗和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4.某NaBr、NaI混合液中,含NaBr 0.1mol,NaI 0.2mol。通入vL(标准状况)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
当v的取值范围为0<v<2.24L时,固体剩余物质成分是 ;
当固体剩余物质成分是NaCl时,v的取值范围为 ;
当固体剩余物质成分是NaCl和NaBr时,v的取值范围为 。
25.(1)一种变色眼镜的镜片和普通照相感光胶片中含有卤化银。镜片变化是因为卤化银在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式是 ,照相感光胶片曝光的化学反应是

(2)在我国干旱严重的华北地区,近年来利用飞机、高炮或火箭等运载工具向过冷支层中播撒碘化银(AgI)或干冰,实现人工增雨(或人工增雪),达到减灾的目的。下列有关人工增雨的评述中,你认为不甚理智的是
A.它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大气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效益
B.它使用的碘化银中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造成污染
C.它使用的AgI如换成干冰,可避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
D.它是人类彻底战胜自然的表现,体现了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
26.纳米TiO2作为一种光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正广泛开发运用。
(1)制取纳米TiO2的方法很多,氢氧火焰水解法是将TiCl4气体导入氢氧火焰中(700~1000℃)进行水解,其化学反应式为: 。
(2)纳米二氧化钛可光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若无水蒸气存在,三氯乙烯降解反应为:C2HCl3+2O2→2CO2+HCl+Cl2,若有足够量的降解后的尾气,实验室检验产物中有氯气的简单方法是: ;通过质谱仪发现还有多种副反物,其中之一为:,则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峰。
(3)利用半导材料TiO2与染料、铂电极及I和I-的混合物作电解质(I2+I-I),可构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工作原理如右图,该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4)在不同的载体(钛片、铝片、陶瓷)表面制备二氧化钛薄膜,来考察不同载体TiO2薄膜光催化使甲基橙脱色,每次光照20min取一次样,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载体,无论何种温度一定是钛片最好
(b)约在520℃时,钛片载体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c)无论何种载体,催化活性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不同负载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不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