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17:5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民族风俗
蒙古族——蒙古包
彝族——火把节
苗族——吊脚楼
土家族——峒布
节日风俗
清明节——踏青
端午节——赛龙舟
中元节——放水灯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部编 RJ·六年级下册
习作 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 风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审题指导
习作内容
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
深入了解这种风俗
多方面介绍这种风俗
查阅资料
询问长辈
主要特点
实际体验
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回忆参加活动的经历
如果你们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
描写自身的感受
穿插这种风俗
的特点或来历
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
闹花灯
赛龙舟
扭秧歌
拜年
吃粽子
包饺子
赏月
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呢?
闹花灯
人们的表现
闹花灯的传说
花灯的种类
花灯的样子
……
拜年
拜年时说哪些话
拜年时长辈的表现
拜年时的动作、神态
拜年时的心情
……
包饺子
怎么做馅儿
怎么包饺子
怎么擀皮
包饺子的习俗
……
怎么煮饺子
吃饺子的情景
你想重点介绍哪个方面?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
《北京的春节》
按时间顺序记叙
详略得当
充满京味儿的语言
回顾课文,交流写法
《腊八粥》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
详写与略写相结合
《古诗三首》
想象丰富
情景交融
《藏戏》
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写相结合
“总—分—总”结构
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顺序合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方法多样,描写生动,突出特点。
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感染力强。
多方面介绍,说明与描写相结合。
掌握写作技巧
确定
题目
新颖独特——突出特点,表达感情
串联全文——文章的纲要和线索
写作提纲
明确内容——主要特点,多方面介绍
突出重点——重点详写、次要略写
确定题目,列写作提纲
苗族的花山节
在我的家乡,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会举办花山节。花山节又叫“踩花山”,是我们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①
花杆是“踩花山”的重要标志,以一根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木制成,上面还扎有鲜花、彩旗等装饰。在节日到来
①开门见山,介绍了家乡的传统节日——花山节。
示例
前,花杆头”——节日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会在日出之前把花杆立在花山场中央,为六月初六的“踩花山”活动作好准备②
到了“踩花山”这天,首先,“花杆头”会向前来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伴着花山场内喧天的锣鼓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踩花山”正式开
②先介绍花杆,突出了节日的特色。
始。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③要说“踩花山”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倒爬花杆”了。一个个参赛者背贴花杆,双手伸到背后,扣住花杆,倒立于花杆之上。听到指示后,他们便手脚并用,一纵一
③总体描写节日的景象,营造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纵向上倒爬,谁爬到杆顶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最终的“花杆王”。
为什么要过花山节呢?④苗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古时苗族人民流落异乡之时,想起自己东逃西散的苦,不禁伤心落泪。一天,祖先显灵,劝他们与其伤心难过,还不如到高山顶上吹芦笙、
④以问句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往下读。
唱歌跳舞,为自己求得好运气。祖先走后,从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了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唱歌跳舞、吹起了芦笙。说来也奇,那一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⑤祖先显灵的那一天正是六月初六。从那以后,每年的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穿上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唱歌、
⑤介绍花山节的传说故事,使节日多了一层神秘的文化色彩。
跳舞,祈求这一年有个好收成,也希望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⑥
这就是我的家乡热闹的花山节。听了我的介绍,你对花山节有兴趣吗?有机会的话,请大家到我的家乡来看一看,与我们一起过一次热闹的花山节吧! ⑦
⑥介绍了举行这些活动的意义,也点明了节日的意义。
⑦结尾发出邀请,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这篇习作主要写家乡人民过花山节的情形,详细具体,表现了家乡人民热情、乐观的生活面貌。文章不仅详细介绍了节日的过程,还加入了关于节日的故事传说,加深了读者对苗族花山节的印象。
总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