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 压强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篆刻刀刀口尖锐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盲道上凹凸不平 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2.为方便食用苹果,人们常用牙签扎进苹果而不用筷子扎(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二者对于扎苹果而言,牙签容易产生较大的( )
A.压强 B.压力 C.速度 D.硬度
3.如图所示,把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哪一种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
A.平放 B.立放 C.侧放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将一块砖侧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中线竖直截去一半,则剩下半块砖,其密度、对地面的压力、对地面的压强与原来整块砖相比较有( )
A.密度不变,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密度减半,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C.密度减半,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D.密度不变,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5.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5N,与竖直墙壁的接触面积是1.0×10﹣2m2,用大小为6N的水平力作用在物体A上,则墙面受到的压强为( )
A.100Pa B.500Pa C.600Pa D.1100Pa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压强是表示压力 的物理量。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4帕,其物理意义是 ;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帕。
7.张华同学经常在家帮奶奶干活,在劈柴时,他感觉斧头的刃越锋利,越容易劈开木头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 ,增大了 的缘故。
8.如图所示,小文把同一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用两种方式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是 (甲/乙)图,这一现象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 大小有关,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后按图甲所示放置,比较前后两次海绵形变的大小,这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9.如图所示,两根手指按压铅笔的两端,使铅笔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 (选填“左”或“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10.质量是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 N;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则它的质量是 kg(g取10N/kg)。
11.如图所示,用F=10N的水平力将重G=8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2.一个重量为68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卓、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4.如图所示,为我市于2月8日启用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已知整车质量约为7000kg,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0.5m2.(g取10N/kg)求:
(1)公交车的重力;
(2)静止时公交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析】解:
ACD、篆刻刀刀口尖锐、盲道上有凸起、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CD错误。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正确。
【答案】B。
2.【解析】解:使用牙签和筷子时相比较,使用牙签时受力面积更小,根据p=知,在压力一定时,压强越大,越容易扎进苹果。
【答案】A。
3.【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砖无论平放、侧放、立放,其本身的重力都不变,也就是说砖对地面的压力都不变,根据p=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砖平放时的受力面积最大,压强最小;立放时的受力面积最小,压强最大。
【答案】B。
4.【解析】解:(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沿中线竖直截去一半后,剩余半块砖的密度不变;
(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沿中线竖直截去一半时质量减半,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减半,
∵p=,
∴剩余半块砖对地面的压强等于原来整块砖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D。
5.【解析】解:由于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力,所以物体对墙壁的压力F=6N,
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
p===600Pa。
【答案】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6.【解析】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104N;
走路时,人的重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对地面的压力不变;走路时相当于是一只脚着地,此时的受力面积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压强计算公式p=可知,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即压强为2×104帕×2=4×104帕。
【答案】作用效果;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104N;4×104。
7.【解析】解: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所以斧头的刃越锋利,受力面积越小,对木头的压强越大,越容易劈开木头。
【答案】受力面积;压强。
8.【解析】解:小文把同一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用两种方式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是乙;这一现象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后按图甲所示放置,此时受力面积相同,压力是不同的,比较前后两次海绵形变的大小,这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答案】乙;受力面积;压力大小。
9.【解析】解:(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
(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面积不同,而两端受到的压力相同,所以压强不同,因此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大,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相同;右;受力面积。
10.【解析】解:因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所以质量是5kg的物体的重力:
G=mg=5kg×10N/kg=50N;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则它的质量
m===10kg。
【答案】50;10。
11.【解析】解:(1)因固体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所以,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力等于水平力,即F=10N;
(2)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墙壁对它的摩擦力,
因物体压在竖直墙上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物体受到摩擦力等于重力,即f=G=8N。
【答案】10;8。
12.【解析】解:F=G=mg=68kg×10N/kg=680N,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受力面积为S1;
==2×104Pa。
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受力面积为s2,
P2===4×104Pa。
也可不用计算P2,从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一半,压强就增大一倍这方面叙述一下。
故答案分别为:2×104Pa;4×104Pa。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解析】解:(1)根据转换法,同学们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可以得到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有关;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故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大小; (3)乙、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4.【解析】解:
(1)公交车的重力:
G=mg=7000kg×10N/kg=7×104N;
(2)公交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F=G=7×104N,
受力面积S=0.5m2,
静止时公交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p===1.4×105Pa。
答:(1)公交车的重力为7×104N;
(2)静止时公交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1.4×105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