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第一部分 命题点精练
命题点3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1.(2021襄阳)“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这是网友对袁隆平院士的追忆。袁隆平院士为了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毕生研究的科技项目是( )
A. 杂交水稻 B. 小麦 C. 克隆羊 D. 太空椒
A
2.(2019江西4题1分)我国利用外源DNA片段转化技术,培育出能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该技术属于( )
A. 克隆技术 B. 发酵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组织培养
C
3.(2021湘潭)我国科学家陈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下列实例中所运用的生物技术与此不同的是( )
A.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 “多莉”羊的诞生
C. 导入杀虫毒素基因培育抗虫棉 D. 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培育超级鼠
B
4.下图为人工生产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产过程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
B. “工程菌”生产胰岛素的变异不能遗传
C. 该技术利用了细菌繁殖快的特点
D. “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5.运用克隆技术,把白色小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转入到黑色小鼠的去核卵细胞中,再将重组细胞培育成胚胎,移入灰色小鼠子宫,这样生出来的小鼠毛色为( )
A. 黑色 B. 白色 C. 灰色 D. 灰白色
B
B
6.(2020北京)为快速获得一批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草莓苗以满足果农需要,下列技术中可选用的是( )
A. 杂交技术 B. 发酵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组织培养技术
7.雷达是仿生研究成果之一,其发明创意来自( )
A. 蜘蛛的结网 B. 蝙蝠的回声定位 C. 乌龟的背甲 D. 萤火虫的荧光
8.(2016江西14题1分)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婴儿”“转基因超级鼠”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 都是在体外发育成熟 B. 形成过程中,都有卵细胞的参与
C. 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一个亲代 D. 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D
B
B
9.(2021江西11题1分)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酵母菌制作腐乳(霉豆腐) B. 用醋酸菌制作酸奶
C. 多莉羊长得像供核母羊 D. “试管婴儿”在体内完成受精
10.(2021龙东地区)下列对现代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 防范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是必要的
B. 转基因抗虫棉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一定能使人致癌
C. 转基因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可以暂时不考虑其他危险因素
D. 因为转基因食品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我们应极力阻止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C
A
11.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发显著,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克隆技术一定要运用到重组细胞 B. 克隆动物性别与供卵细胞动物相同
C. 可以用动物乳腺来生产药用蛋白 D.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前景广阔
B
12.(2021海南)科研人员选择体色为白色和黑色的家猪,利用显微注射法向细胞核中注射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了白天显现出原来的体色、夜晚显现荧光的转基因猪,研究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 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_______控制。
基因
(2) 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生殖。
无性
(3) 如果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_______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这头小猪的基因组成为_____(显性基因用 表示,隐性基因用 表示)。
雌性
(4) 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共5张PPT)
第一部分 命题点精练
命题点2
食品的保存
1.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食物中有机物的自行分解 B. 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C. 食物中水分的不断蒸发 D. 食物中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
D
2.(2021烟台)夏天食物很容易腐败。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蔬菜、水果冷冻保存 B. 熟牛肉真空包装
C. 鲜牛奶灭菌冷藏 D. 海产品腌制晒干
A
3.(2021北京)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在冷藏室中低温保存,下列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 B.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
C. 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消耗增加 D. 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
C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现代食品的保存方法是添加防腐剂
B. 水果晾晒后储存,果干中缺少水分,细菌、真菌难以生存,不易腐烂
C. 气调包装薯片,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D. 将鸭蛋放进煮沸并冷却后的盐水中浸泡,鸭蛋不易变质
A(共8张PPT)
第一部分 命题点精练
命题点1
发酵技术及其应用
1.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利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腐乳 B. 甜酒 C. 食醋 D. 面条
D
2.(2021河南)《天工开物》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其中的“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
( )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醋酸菌 D. 大肠杆菌
A
3.酸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美味的发酵食品。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先将鲜奶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入预先准备的乳酸菌
B. 在预先没有准备乳酸菌时用酵母菌代替
C. 可放在冰箱内进行发酵
D. 发酵过程不密封以确保氧气的供给
4.(2017江西12题1分)研究人员将酿制米酒时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绘图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别代表( )
A. 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B.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C. 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D.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A
A
5.(2021东营)泡菜因其醇香酸脆,制作方便,为人们所广泛喜爱。但传统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了泡菜制作,并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等量的新鲜蔬菜(白菜、芹菜、胡萝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条状放入干净的泡菜坛中。
②加入适量的食盐和冷却后的调味汁料(花椒、姜片和辣椒等),没过蔬菜即可。
③盖上坛盖,向坛口的凹槽内注入清水。将泡菜坛放在阴凉处。
④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每种泡菜至少测量3次,然后取平均值。
图1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图1
图2
图1为兴趣小组依据测量结果绘制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1)由实验数据可知: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先升高后下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 。分析曲线可知制作的泡菜____天后食用更健康,3种蔬菜中_______最适合作为泡菜原料。
(3)泡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_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5)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图2),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白菜
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或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坛中,以便形成无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