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12 14: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看一看下列图片说一说分别是哪个民族?看一看猜一猜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 “和 同 为 一 家”第 五 课一、寻根溯源1、唐朝边疆少数民族民族概况吐蕃回纥靺鞨南诏何族祖先杰出首领地理位置社会生产
生活习俗藏族青藏高原松赞干布游牧、农耕、纺织和冶铸水平高色楞格河流域怀仁可汗维吾尔族崇尚勇敢,作风纯朴东北松花江与黑龙江流域渤海郡王满族骁勇善战, 能歌善舞云南王彝族、 白族建筑艺术高超
(千寻塔)云南苍山洱海一带2、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李世民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臣,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唐太宗二、“和同为一家”1、开明的民族政策列举唐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政策的事例合作探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国的创建人。629年登赞普位,定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641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传播了中原文化,为汉藏关系友好发展作出贡献。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国的创建人。629年登赞普位,定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641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传播了中原文化,为汉藏关系友好发展作出贡献。2、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该画描绘了当时吐蕃使者禄东赞向唐太宗请求联姻的情境。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食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来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吐蕃人民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问题:
这则材料记载了什么事件?说明了什么?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碑, 公元823年立,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的誓言,历述了唐蕃双方和亲“永崇舅甥之好”的历史。3、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发展问题:
观察回纥贵族服饰,你发现了什么?大雁塔 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渤海石灯塔 讨论:为什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能够取得这样大的发展?(提示: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唐朝的民族政策上分析。)政治上,唐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族政策上,采取了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册封、和亲等灵活多样的手段,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团结。小结民族融合的形式: 第一、民族迁徒第二、联合斗争 第三、友好交往 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第六、兼并战争 归纳思考 1、联系现实,想一想你应该如何对待班里的同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同学?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族融合的形式有哪些吗?课后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