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17:2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在下面画上横线,并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4分)
(1)搜集(shōu)花圃(pǔ) 敏感(mǐn)脑电波(nǎo) ( )
(2)石蕊(ruǐ) 溅到(jiàn)吻合(wěn)魏格纳(wēi) ( )
(3)机器(qì) 拦住(lán) 恐怖(bù) 视察员(cá) ( )
(4)齿轮(chǐ) 街心(jēi) 干脆(cuì)小蝎子(xiē) ( )
2.根据语境写词语。(10分)
(1)那些在科学lǐnɡ yù( )有所jiàn shù( )的人,都能jiàn wēi zhī zhù( ),善于从细微的、sī kōnɡ jiàn ɡuàn( )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yí wèn( ),追根求源,找到真理。
(2)jiān yìnɡ( )的表盖里会发出qīnɡ cuì( )的声音,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dān diào( )些。
3.判断题,下列关于辩论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8分)
(1)辩论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可以引用名人名言。 ( )
(2)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只有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不需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 )
(3)搜集辩论材料时,根据观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 ( )
(4)我方陈述时,不要考虑时间,只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
(5)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 )
(6)自由辩论时,要针对对方的漏洞,及时从自己搜集的材料中选择恰当的材料予以反驳。 ( )
(7)双方观点对立时,如果情绪激动,可以出现不礼貌、过激的语言。 ( )
(8)辩论后,如果发现在辩论时有分歧的问题,还可以形成辩题,继续搜集材料,进行辩论。 ( )
4.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鹄 弗若 辨论 鄙夷不屑
B.出板 机械 无聊 锲而不舍
C.钟楼 蟋蟀 唯恐 全神贯注
D.争吵 憎恶 证剧 静止不动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 走漏消息
B.声泪俱下 面面俱到
C.过犹不及 由表及里
D.赴汤蹈火 固若金汤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修改:去掉“之一”)
B.我班在2022年“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中国航天曰”。(修改:在句尾加上“活动”)
C.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修改:去掉“的人”)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修改:删掉“不会和不能”)
(4)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
B.为是其智弗若与?(为:因为)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所以)
D.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
(5)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
A.疑问 否定 B.疑问 肯定 C.感叹 否定 D.感叹 肯定
(6)下列不是孟子的名言的一项是( )。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上课时,我们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修改病句)
.
(2)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改为转述句)
.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写出文言文句子的意思)
.
.
6.根据内容填空。(9分)
(1)本单元课文,有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学弈》说明了 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则体现了两小儿 和孔子 的态度。《表里的生物》则通过 的事例,可以感受到“我”是个 的孩子。
(2)《周易》中告诉人们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变通的句子是“ ”;《礼记》中说明要及时反省,不断革新的句子是“ ”;《师说》中有“弟子不必不如随师不必赞于弟子”的观点的句子是“ ”;《淮南子)中表达不必因品守日的意思的一句是“ ”。
二、阅读与欣赏。(21分)
1.课内阅读。(9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 不同。(3分)
(2)从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2分)
.
(3)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 (2分)
.
(4)孔子不怕两小孩笑话,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应了一句 。(2分)
2.课外阅读。(12分)
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
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②“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短文题目中的“路口”的意思是研究的问题,“顶峰”的意思是研究的成果_。(2分)
(2)文中引号的用法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3)在原文中用“”画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思最接近的一句名言是( )。(2分)
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4)短文为了说明观点,选择了两类事例,一类是正面的,另一类是反面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例子,并在括号内“正”、“反”注明它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6分)
事例1: ( )
事例2: ( )
事例3: ( )
事例4: ( )
表达与习作。(30分)
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大脑可以直接从书本上拷贝知识,如果你拥有一个背包飞行器,如果你用时光机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恐龙时代……你会做些什么?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在下面画上横线,并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4分)
(1)搜集(shōu)花圃(pǔ) 敏感(mǐn)脑电波(nǎo) (sōu)
(2)石蕊(ruǐ) 溅到(jiàn)吻合(wěn)魏格纳(wēi) (wèi)
(3)机器(qì) 拦住(lán) 恐怖(bù) 视察员(cá) (chá)
(4)齿轮(chǐ) 街心(jēi) 干脆(cuì)小蝎子(xiē) (jiē)
2.根据语境写词语。(10分)
(1)那些在科学lǐnɡ yù(领域)有所jiàn shù(建树)的人,都能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著),善于从细微的、sī kōnɡ jiàn ɡuàn(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yí wèn(疑问),追根求源,找到真理。
(2)jiān yìnɡ(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qīnɡ cuì(清脆)的声音,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dān diào(单调)些。
3.判断题,下列关于辩论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8分)
(1)辩论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可以引用名人名言。 (√)
(2)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只有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不需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
(3)搜集辩论材料时,根据观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如果材料很多,可以把要点记在卡片上。 (√)
(4)我方陈述时,不要考虑时间,只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5)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
(6)自由辩论时,要针对对方的漏洞,及时从自己搜集的材料中选择恰当的材料予以反驳。 (√)
(7)双方观点对立时,如果情绪激动,可以出现不礼貌、过激的语言。 (×)
(8)辩论后,如果发现在辩论时有分歧的问题,还可以形成辩题,继续搜集材料,进行辩论。 (√)
4.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鸿鹄 弗若 辨论 鄙夷不屑
B.出板 机械 无聊 锲而不舍
C.钟楼 蟋蟀 唯恐 全神贯注
D.争吵 憎恶 证剧 静止不动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 )。
A.走马观花 走漏消息
B.声泪俱下 面面俱到
C.过犹不及 由表及里
D.赴汤蹈火 固若金汤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修改:去掉“之一”)
B.我班在2022年“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中国航天曰”。(修改:在句尾加上“活动”)
C.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修改:去掉“的人”)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修改:删掉“不会和不能”)
(4)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
B.为是其智弗若与?(为:因为)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所以)
D.孰为汝多知乎?(知:智慧)
(5)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B )
A.疑问 否定 B.疑问 肯定 C.感叹 否定 D.感叹 肯定
(6)下列不是孟子的名言的一项是( C )。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上课时,我们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修改病句)
上课时,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
(2)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改为转述句)
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她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来教她功课。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写出文言文句子的意思)
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等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6.根据内容填空。(9分)
(1)本单元课文,有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学弈》说明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则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表里的生物》则通过“我”迫切想知道手表里有什么的事例,可以感受到“我”是个天真可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求知欲强的孩子。
(2)《周易》中告诉人们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变通的句子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礼记》中说明要及时反省,不断革新的句子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师说》中有“弟子不必不如随师不必赞于弟子”的观点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淮南子)中表达不必因品守日的意思的一句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二、阅读与欣赏。(21分)
1.课内阅读。(9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感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3分)
(2)从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2分)
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3)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 (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孔子不怕两小孩笑话,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应了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分)
2.课外阅读。(12分)
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
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②“顶峰”的路上吗?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一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短文题目中的“路口”的意思是研究的问题,“顶峰”的意思是研究的成果_。(2分)
(2)文中引号的用法分别是:①A_;②B_;③D_;④C_。(2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3)在原文中用“”画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思最接近的一句名言是( A )。(2分)
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4)短文为了说明观点,选择了两类事例,一类是正面的,另一类是反面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例子,并在括号内“正”、“反”注明它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6分)
事例1: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正)
事例2: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 (正)
事例3: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 (正)
事例4: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 (反)
表达与习作。(30分)
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大脑可以直接从书本上拷贝知识,如果你拥有一个背包飞行器,如果你用时光机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恐龙时代……你会做些什么?让我们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