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一章复习训练
中考热点专练
热点1:现代顺风耳——电话
1.老师上课用的扩音器,其中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扬声器又把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电磁感应
电
机械
2.如图所示为电话机原理图。电话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话筒与听筒完成声音信号与____信号的相互转换。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听筒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其左端为____极。
电
变强
S
热点2:电磁波的理解与应用
3.(2020·临沂)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信息传递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紫外线 C.次声波 D.超声波
4.“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两器互拍,“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地球“玉兔二号”的照片依靠的是( )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次声波
A
B
5.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所示,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
A.是蓝光
B.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D.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速度小
B
6.(2020·随州)在2020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新基建”的七大产业担负起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5G”产业是其中一项。“5G”手机通过电磁波与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C.“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
D.即使先进的“5G”手机,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热,是因为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C
7.(多选)世界首颗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中国成功发射,使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下列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量子通信属于卫星通信
B.“墨子号”卫星的集成电路主要是用超导材料制作的
C.“墨子号”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在视频通话时视频信号先转换成电信号再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BC
8.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的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发射成功,如图所示。发生地震时,伴随地震产生的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建筑物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卫星是通过_________与地面保持联系的。
次声波
能量
电磁波
9.(2020·滨州)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航母上的舰载机在空中执行任务时,它与航母之间是通过_________传递信息的。当航母在全速航行时,两侧护卫舰必须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因为靠的太近,它们之间水的流速大,压强____,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电磁波
小
10.(2020·连云港)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不能
热点3: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1.抗震救灾活动中使用了收音机、卫星电话、手电筒、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音机通过捕获无线电波获得抗震救灾信息
B.卫星电话发出的信息经数万千米路径传到北京所需时间不足1 s
C.电池在手电筒中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D.红外线成像生命探测仪可以在黑夜探测到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C
12.无需WiFi信号,点亮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成功实现了这一国际前沿通信技术,在LED灯中安装一个微芯片,便可让其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点亮LED灯,灯光下的电脑通过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接收光信号即可上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LED灯光的地方就有网络信号
B.点亮LED灯上网不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的
C.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光由于沿直线传播不能穿墙而过,故网络信息更加安全
D.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没有大功率的无线通信设备,局部电磁辐射大大减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