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音乐小屋 主备人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能够用轻盈、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小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带来快乐。2让学生通过自由创编歌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掌握音乐知识f和p,并能渗透在生活中。
学习重点: 用轻盈、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小屋》。
学习难点: 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感受f与排p,并能能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前准备: 自制乐器、纸、钢琴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 案
创设情境 一、发声练习。1=C 2\45 3 5 3 |3 1. |5 3 5 3 |3 1. |叮咚 叮咚 叮咚 叮咚 叮咚 叮咚二、情境导入。同学们,“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音乐王国要建立音乐小屋,主人请我们一起去玩儿,大家想去吗 1,想去呢?就得对得上口令,才能得到门票:3 3 1 3 | 5 6 5 | 4 5. 4 | 3. 0 ||音乐 小屋 | 在欢迎 | 你 欢.迎 | 我. 0 || 师:音乐小屋很喜欢我们大家,所以第二个“欢”读的特别的长,同学们也要把这个“欢”读得长一点。2,小猫也想参加,我们得帮助小猫也得到门票。7 6 5 1| 2 5 4 | 3 2 3| 1 0||我 们的 | 快 乐都|在 里边|装 0|| 优化艺术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此环节运用创新的发声练习曲来激发学生对于练声这一短小而原本枯燥的环节的兴趣。对口令,先按节奏朗读,然后学唱。渗透附点节奏的读法。
自主学习 门票取得后让我们一起乘坐音乐小列车出发吧,咔嚓咔嚓……我们来听一下音乐小屋里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1.聆听感受,初识歌曲。感受音乐的整体情绪。2.复听歌曲,提出问题
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3.跟琴学唱歌曲。用“打电话”等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背诵歌曲。 这是一曲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快乐地,活泼地结合发声练习,用轻盈、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重音记号的唱法,有弹性,但不过重。
合作探究 打开小门,推开小窗,哪个动作需要的力度更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个力度记号f和p,f是强,p是弱。联系实际生活掌握两个力度记号。晴天—小雨—大雨—小雨—天晴晴天—微风—大风—微风—天晴 学生回答。用自制沙锤来表现下雨。用纸来表现刮风。
展示交流 掌握力度记号后,分别用f和p的力度唱一唱歌曲的前两句。学生自己比较,哪一种效果好听? 学生讨论,自己比较效果,并把自己觉得好的效果唱给大家听一听。
拓展提升 大家唱得很好,很动听,可是跟我们一起来的小猫也迫不及待得想一展歌喉了,大家听!大家现在也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学学它的歌声,学学它的动作,编创新的歌曲吧! 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教师示范,并加上小猫喵喵叫的动作。学生相互评价。
总结评价 我们在音乐小屋里度过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我们在音乐小屋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就在这个音乐party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踏着歌声走出音乐教室回忆音乐小屋带给我们的收获与快乐吧!”(生做律动,快乐地走出音乐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也收获了快乐,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1,在跟琴教唱时,忽略了乐句的完整性,使乐句不够流畅;2,渗透附点节奏这个难点是,如果用对比的方法,会更直观,效果会更好;3忽略了音乐要素中音高的问题;4创编环节,示范不够准确,引导不够到位,此环节中,控制课堂的能力还很欠缺。5,板书设计如果可以用彩色粉笔,效果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