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赶圩归来啊哩哩》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赶圩归来啊哩哩》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26 21: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 学生情况分析:
主要优势:1、对歌曲熟悉程度:根据前期调查,本班有少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听过这首歌曲,绝大多数学生因低年级学过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所以对“啊哩哩”这一歌曲并不陌生。
2、合奏以及简单的肢体动作的能力:本班有一部分学生参加学校及校外合唱团、器乐、舞蹈社团,具有较好的音乐素养,能够跟节奏和肢体动作参与音乐活动。
3、音乐记号运用能力:学生学过歌曲中出现的波音记号,并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中。
2、背唱歌词方面:
由于歌曲有四段歌词,对于背唱有难度,所以本节课只安排一段歌词的学唱
3、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通过课前调查,由于学生从小生活在北京,因此他们不太熟悉我国西南彝族文化和音乐风格,对于彝族人“赶圩”的生活场景比较陌生。
3、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接唱、舞蹈、声势等活动使学生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并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1、三种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上波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唱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验彝族的风格特点,喜欢彝族歌曲。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演唱第一段歌词并能按书上伴奏谱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1、伴奏与演唱的结合
2、通过演唱表现彝族歌曲的韵味
3、一字多音
五、教学过程
1.声势练习 激发兴趣
阶段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达到能够按照教师给的速度进行合奏。
教师出示节奏,学生边打稳定拍边击节奏。
(1)
由于稳定拍学生容易打快,所以让学生心里喊小分拍练习
(2)
提示八分休止符
(3)
出现两种声势提示:附干向下拍手,附干向上拍腿。学生自己练习。
(4)合奏,三种节奏型合奏。第一条节奏跺脚,第二条节奏敲椅子,第三条节奏手腿敲击。
2.初步感受 揭示课题
阶段目标:通过教师清唱、欣赏图片、聆听音乐、随音乐律动感受彝族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清唱歌曲,师提问歌曲中出现最多的词是什么?从而引出彝族。
(2)通过师生讨论“赶圩”是什么意思,揭示课题。
(3)学生通过观看彝族图片,了解彝族风土人情,以及“火把节”模仿火把节的舞蹈队形创编舞蹈,再次感受走进彝族。
3.多种形式 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带动学生参与歌曲演唱,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感受彝族音乐风格特点。并愿意参与到音乐
实践活动中
(1) 教师出示第一乐段曲谱,用红颜色线条勾画出d的位置,从而缩短识谱时间,通过师生接龙的形式识读第一乐段曲谱。
(2) 教师范唱有波音记号和没有波音记号的曲谱,让学生模仿有波音记号
(3) 填词演唱第一乐段,教师指导一字多音处、啊哩哩的演唱以及有波音记号处。
(4) 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一领众和 男女对唱
(5) 自学第二乐段曲谱歌词,提示一字多音、气息支持。
(6) 完整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 表现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打击乐合奏、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强作品活泼热闹的气氛
(1)打击乐伴奏
用手铃、双响筒、沙锤为歌曲伴奏
(2)舞蹈动作
(3)教师范唱引子和尾声部分
5.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