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8课 歌曲 《乡间的小路》花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8课 歌曲 《乡间的小路》花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26 21: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演唱《乡间的小路》,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尝试用口琴(竖笛)吹奏歌曲一个乐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乐器教学的介入,以及聆听、演唱、律动、合作学习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音乐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乐器教学,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
教学重点:声音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合作学习吹奏。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与乐器教学的融合、互补。
教法策略:自学与听唱结合法、合作学习法、聆听、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口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课堂常规训练(自选拿手乐器) 
(1)口琴(竖笛)吹奏音阶  
(2)口琴(竖笛)吹奏《欢乐颂》或《海鸥》
二、练声
1、跳音练习
1 3︱5 —︱5 3︱1 —︱
mi mi mi ma ma ma
2、哼鸣练习:带i母音及a母音练习
1 3 2 4 ︱3 5 4 2 ︱1 -︱
mi ma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乡间的小路》
1、导入
(1)出示课件,介绍作品。
(2)播放歌曲,听听叶佳修创作的《乡间的小路》都有什么?
2、 教唱歌曲
(1)学唱歌谱,老师用口琴吹奏一次,跟老师唱一次,互相帮助尝试用口琴(竖笛)吹奏歌曲一个乐句。
(2)播放范唱音乐,学生用LA来哼唱。
(3)讨论:歌曲分了多少部分?
(示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共三个部分,并且第三部分变化重复了第一部分;(出示1和3)出示:这样的结构我们称为带再现的三部曲:表示为 A B A’。
(4)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5)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三连音”、“切分音”。
(6)学唱歌曲:三部分该怎样唱?(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间部分优美连贯)情绪讨论,复习歌曲:同学们,你觉得A段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轻快活泼)?B段的情绪变得怎样了(激动舒展)?A’段尽管是变化重复的A段,但是这里的情绪变得更加得轻松悠闲了。所以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不同情绪的体现!
A、跟随口琴慢速轻唱A部分。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B、跟着口琴轻唱B部分,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示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乐句,注意附点节奏。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C、学唱A’部分。
D、全曲连唱。
3、歌曲理解与处理,(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家”)
(1)教师分别用吉他弹唱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奏歌曲:
第一种:中速
第二种:快速
(2)提问:你觉得这两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家?
(3 你觉得那种表现风格比较合适属于你自己的故乡的小路?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
(4)老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思乡的旋律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身旁。让我们共同来热热爱我们的校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小路。第一种中速,表现的是甜美、幸福的路,是幸福之家;第二种是快速,表现高兴,快乐,是个快乐的家庭!
四、创编活动
1、有没有同学知道校园歌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简单认识吉他)
2、同学们,那个时候,经常会在公园里、各大院校的舞台上、校园的青草地上,听到吉他的弹唱声……自在又温馨!木吉他是校园歌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今天老师突发奇想把吉他让给我们一起来过过瘾吧!让我们走进大学的校园里,自己伴奏自己唱……
3、小组表演
同学们学得真快,现在我们加入一些声势动作表演一下。会捻指吗?练习捻指,出示节奏,跟着节奏练习。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拍手、跺脚等等,逐一练习)
五、小结拓展
1、校园歌曲: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旋律简单优美,易学易唱,贴近生活。常用来反映校园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曲。
2、拓展: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播放《外婆的澎湖湾》)
六、作业布置
继续合作练习吹奏《乡间的小路》的乐句,下一节课以小组的形式表演合奏,看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板书设计:
乡间的小路
三个部分:表示为 A B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