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6 21:0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前回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经济
工业化
“一五计划”
政治
民主化
目的 时间 特点 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
1953|
1957
发展重工业
一桥
两铁
三公
四厂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时间 依据 地位 意义
1954
宪法
根本政治制度
为民主政治奠基
部编版八下第二单元第5课




课题含义: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1953年6月15日
一化
三改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是指劳动资
源、工具(如土地、
厂房、机器、耕畜等)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
我国表现为国家所有
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
第5课
一、三大改造的背景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农业生产分散、落后,……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相关史事
结合课本内容,并根据相关史事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农村为什么要成立合作社?)
农业生产经营较为分散、落后,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
第5课
一、三大改造的背景
结合课本内容,并根据相关史事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农村为什么要成立合作社?)
“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即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绝大的困难,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相关史事
工业化建设需要的粮食
分散经营提供的粮食
农产品
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1.农业
合作化
上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宣传画
农业合作化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的过程。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原则:
方法:
“自愿互利”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1.农业
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合作社
高级农业合作社
集体化
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私有几户共同劳动互相帮助
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入股
统一经营
集体所有制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5课
案例:河北遵化西铺村的农业合作化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结果: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农村合作社领取粮食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民土地所有制
集体土地所有制
公有
私有
1953-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
金额单位(亿元)
1.农业
合作化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农业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里仅有的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来。大车、土犁等农具也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社员齐心协力,苦千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说:“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入社。1954年秋,全村80多户贫农和中农、全部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相关史事
根据相关史事及下面图表说说农业合作化有何作用?
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2.手工业
合作化
(1)背景:
(2)方式: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广东省新会县手工业者
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2.手工业
合作化
缝纫社
铁器社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材料1: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网》
材料2: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从5月27日-6月9日的12天里,银元价格上涨两倍,致使物价上涨247%。这场“银元之战”及其后的“粮棉之战”,都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②一些私营工商业在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曾一度受到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2年)中国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现在还不能说的很
完整,总的来说,是和平转变的道路……不会再流第二次血。
——周恩来同若干资本家代表人物谈话
范旭东
荣宗敬
荣德生
匡仲谋
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
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鸿泰祥酿造厂公私合营
纪念徽章

国家

资本家
合营
共同经营企业
领导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
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即指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变为国营企业。具体做法: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发给股息,年息为5%。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转变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政策创举
利润分配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20.5%
企业公积金30%
国家34.5%
工人福利15%
第5课
二、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形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实质:
第5课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改前 改后
农业 农民土地私有制 集体所有
手工业 手工业者私有 集体所有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家私人所有 国家所有
根据下面图表说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和实质。
1956年底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已加入96%
尚未加入4%
农业
已完成92%
尚未完成8%
手工业
已完成99%
尚未完成1%
资本主义工商业
至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图
第5课
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材料说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私有制
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5课
三大改造
根据材料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背农民自愿,胡乱的多办社、办大社,盲目追求公共财产,有的甚至将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
——陈大斌《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
材料研读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小结全课——知识归纳
第5课
三大改造
局限性
时间
内容
形式
实质
意义
1953-1956年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合作社
公私合营和赎买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知识归纳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
鸦片战争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完成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10月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底
社会主义社会
1.(2021·广西百色·10)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021·广西河池·23)到1956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中考真题链接
【C】
3.(2021·河北省·15)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
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
中考真题链接
【B】
A.1911~1918年 B.1949~1956年
C.1958~1965年 D.1978~1985年
中考真题链接
【D】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合作化
C.农业合作化 D.三大改造
4.下图反映的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国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0.7% 71.8% 6.9%
1956年 32.2% 7.3% 7.1% 接近0%
——整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