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6 20: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设计巨人教室”的具体任务,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2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3、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例的意义、比例尺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对生活中图形由小到大看做放大、由大到小看做缩小有一定的认识,但与本课时要学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对应线段长度的比要相等是有区别的。教材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和比例知识结合编排,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
4、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去敬老院活动的小图片)
师:图片看得清吗?怎么办?(放大)
(出示放大图片)
预设生:太模糊了,再缩小点
(教师出示清晰图片)
师:这张图片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随机板书:放大 缩小
师:我们对图片有什么要求?
预设生:图片与原图比较像
图片大小发生变化,形状不变。
随机板书大小发生变化,形状不变
今天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课题)
【利用图片唤起学生对比的意义、比例的意义的回忆,让学生掌握两张图片像与不像可以从倍数关系去思考,也可以从比和比例的角度去思考】
二、入境质疑
(出示情境图)
师:这位巨人朋友想让我们帮他设计一间教室,教室里可以设计哪些巨人用的物品呢?想一想,说一说?
预设:巨人用的教室,长宽高及教室的讲台,电脑等均可
巨人用的文具
【利用教材24页情境图“设计巨人教室”,激发学生设计巨人用的物品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三、探究新知
(一)探究将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的方案
1、说一说
师:如果巨人与普通人身高的比是4:1,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巨人用的教室及学习用品呢?
预设:我们教室的长10米,巨人用的教室的长与我们的教室长的比是4:1,宽也是4:1
我们用的尺子是2dm,,巨人用的尺子的长度就是我们的4倍,也就是2×4=8dm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例如尺子的长,教室的长、课桌的宽等,让学生根据旧知经历决问题的方案,尝试发现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按4:1的比设计】
2、动手画一画
师:如果下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你能按4:1的比将图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吗?画好的同学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更有说服力?并准备将自己将图形放大的完美方案和同学分享?
学生经历以下学习过程:
自主解决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白板共学选择合理方案总结方法
1 自主解决
学生在课本24上的方格纸上尝试,教师提示:规范作图、标注数据、写出思考过程
⑵、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
⑶汇报展示
预设一:4:1=4 4×5=20(格) 3×4=12(格)
预设二: 我把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也就是长是5,放大到原来的4倍是20个格,宽是3,放大到原来的4倍是12个格。
⑷白板共学,深度探究图形放大的方法
教师演示:将图形按4:1放大,先画出原来的长,再画出宽,同样的方法画出另外的长和宽,长原来是5个格的长度,放大后20个格(课件闪烁出现),宽是3个格,放大后是4个3也就是12个格。
出示做好的表格,通过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放大后图形与原图有怎样的联系?)
引导得出:放大前后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图形的大小变化,形状不变
⑸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了如下设计方案,哪种更合理?
让学生用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来解决这道题,也可以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从而得出结论: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并随机板书。
【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发现、交流,发现图形放大的实际意义,掌握在方格纸中进行放大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二)举一反三,自主解决,独立探究图形缩小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我们用的物品放大,设计出巨人用的物品,也可以将巨人用的物品缩小,设计出我们用的物品,看我给大家带来了巨人用的三角尺,出示课件
⑴如果下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巨人用的三角尺,你能按1:4缩小,设计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
动手操作前,谁来说说按1:4缩小是怎样缩小,1代表什么?4呢?
预设:按1:4缩小就是将三角形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缩小的图形各边长度都是原三角形的四分之一,缩小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对应线段长度的比是1:4
⑵自主解决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预设:1:4= 8×=2
底是8个格,按1:4缩小后是原来的,也就是2个格,高缩小后也是2个格。
⑶斜边的比也是1:4吗?
预设:斜边原来是8个对角线的长度,按1:4缩小后是2个对角线的长度。所以也是1:4
⑷如果没有方格纸,我们该怎样缩小斜边
预设:量出斜边长度,再按指定的比缩小就可以了。
⑸追问:放大和缩小有斜边的图形时,怎样做更方便?
预设:只要放大和缩小直角边的长度,然后将斜边连起来即可
⑹探究缩小后图形与原图联系,自主总结将图形缩小的方法?
得出结论:缩小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并随机板书,齐读板书。
【学生通过将图形放大的方案,能自主分析出将图形缩小的方案,并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自主、合作、发展学生演绎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巩固拓展
相信通过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检验一下学得怎么样?
1、 出示课本p25页第一题
指名读题 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 集体订正
拓展 给我们一个比,我们怎么判断是将原图放大还是缩小?板书4:1 1:4 2:5
预设:比较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大小
求比值 比值大于1就是将原图放大,比值小于1就是将原图缩小
【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再次经历学习过程,体会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出示p25 第二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白板课件演示
3、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将物体和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现象?
【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12:3=20:5 大小变化 形状不变
4:1 4:1
2:8=2:8 2:2=8:8
1:4 1:1
1: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