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功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3、通过欣赏《京调》,感受京剧唱腔在器乐曲中的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京剧脸谱、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进入音乐教室。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
生:京剧
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感受魅力
师: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材料。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1、京剧的四大行当
(1)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学生活动:(说)小组介绍收集的相关知识。
师: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
课件播放,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2)师:介绍完四大行当,哪个小组来扮演或模仿“生、旦、净、丑”角色?
学生活动:(演)。学生扮演“生、旦、净、丑”角色。
2、京剧的脸谱
(1) 看脸谱、说脸谱
师:说说你还了解京剧哪方面的知识,然后请搜集脸谱资料同学评评。
学生活动1:介绍脸谱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提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和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学生活动2:有代表性的脸谱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骜不驯;
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
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
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
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伴奏乐器
(1)师: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哪一组继续介绍相关的知识?
学生活动:(谈)说说都有哪些乐器?
学生交流:
(2)师:你认识这些乐器吗?想想这两组乐器有何特点?
课件出示图片1:京胡、京二胡、笛子、唢呐、月琴。——文场
学生活动:(辨)
课件出示图片:实物如:京锣、钹、班鼓、梆子等。——武场
学生活动:(析)与文场比较,判断乐器的类型。
(3)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学生活动:(赏)在《京调》主题音乐中,请学生轻声哼唱《京调》主题音乐。
三、欣赏乐曲
1. 初次聆听乐曲《京调》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为了进一步深入欣赏《京调》,让我们一起走进《京调》、认识《京调》、了解《京调》。
2. 分段复听。
(1)聆听《京调》引子部分,描绘了什么情景?
师: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2)聆听《京调》第一部分。
师:这是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它的板式是西皮原板,也叫“有板有眼”。“板”是强拍,“眼”是弱拍,也就是四二拍。如:我们一起打着拍子把第一部分主题音乐演唱一遍(强拍拍腿,弱拍点手心)。
学生视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出示《京调》第一部分主题谱例。)
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曲谱,演唱第一主题。
师:这段旋律在京剧中是旦角的唱腔,我们可以随着音乐做旦角的动作。
生:女生随音乐模仿旦角动作,男生用手轻轻打拍。
(3)聆听《京调》第二部分。
师:下面我们欣赏第二主题,听一听它和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
师:这段旋律在板式上和第一主题不同,在京剧中叫“有板无眼”,也就是1/4拍,没有弱拍。我们一边打拍一边来唱一唱这段旋律(轻轻拍手)。
学生演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出示《京调》第二部分主题谱例。)
师:这段音乐好像生角的状态,我们随音乐来模仿生角的动作。
生:男生随音乐表演生的动作。
3. 认识《京调》分辨结构。
师:这首乐曲主要是由这两个主题构成的,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全曲,除了开始的引子和结束时的尾声外,听一听 这两个主题是怎样进行的,请拿出图形版,你们可以任意用一个图形表示第一主题,用另一个图形表示第二主题,然后按音乐的顺序排列出来(也可分组讨论)。
学生再次欣赏乐曲《京调》,用图形表示并讨论乐曲的结构。
师:乐曲的结构应该是引子、A、B、A、B、A、尾声。
4. 了解《京调》认识京剧的伴奏乐器。
师:这首乐曲是由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但是在京剧中是有专门的乐器伴奏的,你们知道京剧有哪些伴奏乐器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京剧伴奏有文场和武场,管弦乐队的伴奏称为文场,一般是为以唱为主的文戏伴奏的,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被称为四大件。(出示京胡、二胡、月琴、小三弦图片。)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京剧的唱腔和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而且准确地区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段落。京剧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课下了解更多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